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高敏雪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054297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8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高敏雪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高敏雪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高敏雪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高敏雪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高敏雪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高敏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高敏雪(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第三版,1,国民经济核算,第1章 总 论,1.1 国民经济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1.2 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 1.3 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及内容组成,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第三版,2,本章学习目标,掌握国民经济核算的功能 了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演变历程 掌握国民经济范围的定义、机构部门与产业部门分类的基本原理 掌握经济交易的定义及其对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性 了解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内容组成,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第三版,3,1.1 国民经济核算与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1.1 国民经济核算的性质和功能 1.1.2 国民经济核算

2、体系及其发展 1.1.3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1.1.4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第三版,4,1.1.1 国民经济核算的性质和功能,国民经济核算(National Accounting) 是按照一套既定概念方法对一个国民经济总体(通常指一个国家)所进行的系统定量描述,性质 采用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 运用一套相互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账户和平衡表,国民经济核算的性质,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第三版,5,国民经济核算对象 一国经济总体 国民经济核算的功能 对国民经济总体在一段时期内的状况进行系统 的宏观核算 通过核算,连续地提供一套系统的数据来显示国民经济过程

3、及其成果 由此可以为监测、分析和评估经济运行提供动态连续的数据信息,1.1.1 国民经济核算的性质和功能,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和功能,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第三版,6,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 运用统计指标这种手段来达到描述现实经济状况 国民经济核算的特点 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按照一套符合国际惯例的概念、定义、分类和规则设计核算体系的框架 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对国民经济进行统一核算 引入工商企业会计的复式记账原理,使整个核算在数量上相互联系,形成一套逻辑严密、协调一致而完整的数据体系,1.1.1 国民经济核算的性质和功能,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和特点,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第三版,

4、7,1.1.1 国民经济核算的性质和功能,提供主要经济流量指标,监测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显现经济学所定义的经济过程中的因果机制,支持运用计量经济方法进行宏观经济分析 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支持中长期计划的制定和计划目标的论证,为经济决策提供基础和依据 在核算日益国际化的前提下,为进行国际比较提供支持,服务于国际事务的管理和分析 国民经济核算还在整个经济统计信息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协调作用,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第三版,8,1.1.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发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围绕国民经济核算所形成的一套理论和方法,称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5、accounts,SNA,又称国民核算体系、国民账户体系),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第三版,9,从国民收入估算方法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1.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发展,国民经济核算是在国民收入估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一是国民经济核算理论方法的演进过程 二是国民经济核算向世界各国不断推进并逐渐实现全球一体化的过程,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第三版,10,2.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SNA-2008,SNA-2008的修订: 一是核算内容和方法的改进,目的是将“那些近年来越来越重要的经济特征引入核算之中,对那些日益成为分析焦点的各种观

6、点做详细阐述,澄清这一系列相关主题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处理方法” 二是内容编排的优化,将整个文本分成主干和延伸两个部分,1.1.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发展,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第三版,11,1.1.3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历史经历了三个阶段: 基于MPS模式的建立和发展阶段 从MPS模式向SNA 模式的转换阶段 基于SNA 模式的发展阶段,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第三版,12,1.1.4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理论基础 经济学,尤其是宏观经济学 体系设计方法 借鉴工商企业会计的复式记账原理 方法基础 统计学 现实基础 纷繁复杂的经济生活,国民经济核

7、算的基础,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第三版,13,1.2 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1.2.1 一国经济的范围 1.2.2 国民经济中的单位和部门 1.2.3 国民经济中的活动 1.2.4 经济流量与经济存量,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第三版,14,1.2.1 一国经济的范围,国民经济整体 在一国范围内各种经济单位所从事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和 一国的经济领土(economic territory) 指由该国政府实行有效经济控制的区域 在确定的经济领土上,该国公民、货物、资本可以自由流动,不受国界的限制 一国经济领土的基础是该国的地理疆域,但是,它并不等同于地理疆域,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

8、,第三版,15,国民经济中的经济单位,常住单位 (resident unit) 如果一个单位在一国经济领土上拥有一定的活动场所(住宅、厂房或其他建筑物) 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 并超过一定的时期(一般以一年为标准) 非常住单位(rest of the world) 不具备上述特征,就被称为该国的非常住单位而被视为国外 其活动不能纳入该国国民经济的范围内,1.2.1 一国经济的范围,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第三版,16,1.2.1 一国经济的范围,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确定各经济单位常住性的依据: 该单位所处的位置 与该国经济的密切程度 时间的长期性(以一年做为原则性标准),国民经济核算原

9、理 与中国实践,第三版,17,1.2.1 一国经济的范围,国民经济的组成,图1-1 国民经济的组成,图中阴影区域为中国国民经济的范围,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第三版,18,1.2.2 国民经济中的单位和部门,机构单位(institutional unit) 是指能够独立拥有资产、承担负债 从事经济活动并与其他单位进行经济交易的经济实体 是进行经济决策的基本单位 机构单位的特征 能够编制出一套包括资产负债表在内的完整的账户,1.机构单位与机构部门分类,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第三版,19,1.2.2 国民经济中的单位和部门,国民经济的机构部门(institutional sector

10、) 非金融企业部门 金融机构部门 政府部门 住户部门或称居民部门 为住户服务的非盈利机构部门 国外部门 从机构单位到机构部门,1.机构单位与机构部门分类(续),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第三版,20,1.2.2 国民经济中的单位和部门,基层单位(establishment)即产业活动单位 在一个地点、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类型生产活动 具有相应收支核算资料的生产单位 它只是生产决策的单位,难以进行独立的财务决策,2.基层单位与产业分类,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第三版,21,国民经济产业(industry)分类 根据各经济单位之间所存在的同质性和异质性,可以把国民经济区分为不同的产业

11、产业分类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分类,1.2.2 国民经济中的单位和部门,2.基层单位与产业分类(续),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第三版,22,1.2.3 国民经济中的活动,经济活动 不同单位在持有一定资产前提下完成的生产、分配、消费、积累四类活动 这四类活动代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四个阶段,它们周而复始,形成国民经济的循环过程 为了实现具体的核算,使用了交易概念对经济 活动进行了更详细的区分,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第三版,23,1.2.3 国民经济中的活动,交易(transaction) 是指两个机构单位之间按照相互协议而进行的活动 交易的不同形式,交换,转移,内部交易,国民经济核

12、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第三版,24,1.2.3 国民经济中的活动,交易的划分从内容上区分 货物与服务交易 收入分配交易 金融交易 补充说明 需对非货币交易所发生资源流的价值进行估算 应该将非法经济、地下经济、非正规经济的交易包括在国民经济核算范围内,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第三版,25,1.2.4 经济流量与经济存量,经济流量(economic flow) 反映一段时期内各种经济活动发生规模的总量 经济存量(economic stock) 反映在特定时点上经济资源的拥有量的总量 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就特定时期而言,经济流量是在期初经济存量基础上发生的 然后经济流量改变了经济存量,使之从期

13、初状态变化为期末状态,经济流量与经济存量,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第三版,26,1.3 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及内容组成,1.3.1 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和基本规则 1.3.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组成 1.3.3 本书内容安排和写作方式,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第三版,27,1.3.1 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和基本规则,1.记录方法:从复式记账到四式记账 2.数据系统归集方法:账户和平衡表 3.记录时间的约定:权责发生制 4.估价方法的选择:以现期价格为基础 5.特殊处理方法:汇总、改道、分解、合并、取净额,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第三版,28,SNA-1968提出的五个子体系: 国民收入与生产核算 投入产出核算 资金流量核算 资产负债核算 国际收支平衡核算 SNA-1993提出的另外一种模式 中心账户体系+其他核算表,1.3.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组成,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组成,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与中国实践,第三版,29,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附属表补充部分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核心部分,1.3.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