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概述 课件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8052737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8.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亚洲概述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亚洲概述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亚洲概述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亚洲概述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亚洲概述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亚洲概述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亚洲概述 课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域地理学习要点:,地理位置和范围,(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分析自然环境,(地形、水文、气候 ),探讨人类活动,(人口、文化、工业、农业 ),3.1亚洲概述,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位置特征。 2、运用地图归纳出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一、亚洲的位置与范围 位置与范围:地跨 带、 带和 带,东、北、南三面临海,跨 最广,东西距离最 的洲。 二、亚洲的自然环境 地形:以 为主,地势 高 低,地面起伏大,平均海拔高 。,自学检测,热,温,寒,纬度,长,高原山地,中间,四周,放射状,河流:发源于亚洲中部 的河流呈 流向海洋,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复杂多

2、样;季风气候特征显著;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一、地理位置和范围,1.半球位置 亚洲主要位于哪个球?,东半球、北半球,26E,169W,81N,11S,跨寒温热三带,跨纬度最广,2.经纬度位置:,亚洲跨哪些温度带?,3.海陆位置,亚洲连两洲、围三洋指哪些?,亚洲,欧洲,非洲,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B,C,D,E,G,H,I,J,A,F,1,2,3,4,5,读图认识主要的海与群岛,读图训练,岛弧链,海峡:白令海峡、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朝鲜峡 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土耳其海峡,岛(岛弧链):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F,B,G,D,E,C,A,读图认识主要的半岛与海峡,讨论:

3、亚洲大陆轮廓有什么特点,半岛:勘察加半岛、朝鲜半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小亚细亚半岛 海峡:白令海峡、朝鲜海峡、台湾海峡、 马六甲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土耳其海峡,它有着世界上最长的海岸线(69900公里)和面积最宽广的大陆架(926万平方公里)。亚洲还是个多半岛、多海峡的大洲,半岛与海峡数量之多均居世界首位。,3.海陆位置,亚洲大陆轮廓特点,海岸线漫长曲折,多半岛、岛屿、海湾和海峡。,4.相对位置 描述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与欧洲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与非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与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亚洲

4、,欧洲,非洲,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范围与面积,面积最大的洲,亚洲大致经纬度范围,26E169W,11S81N,纵跨纬度约90,为经圈的1/4,横跨经度约164,东西距离最长达万多千米,时差达10个小时。,二.亚洲的地形,1.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青藏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蒙古高原 喜马拉雅山昆仑山脉 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2.主要地形单元,地形特征,世界最平坦的平原 平原,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高原, 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山脉,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峰, 世界上最低的盆地 盆地。 世界陆地的最低处 等。,西西伯利亚,青藏,喜马拉雅,珠穆朗玛,吐鲁

5、番,死海,2.主要地形单元,地形剖面图,30N,80E,40N,(1)填出地形区名称A ,B , C ; (2)亚洲地形起伏很大,其地势具有_的特点;,读“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伊朗高原,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中高周低,【典型例题】,1,3,4,6,5,8,7,9,三.亚洲气候,读图要求:指出气候类型名称,分析亚洲分布最广的和只分布在亚洲气候。,分析亚洲气候的特点,三.亚洲气候,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1.气候特点,三.亚洲气候,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1.气候特点,讨论:为什么气候如此复杂多样?,(1)亚洲跨纬度广,跨热

6、、温、寒三个热量带,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显著。 (2)亚洲面积大,距海远近差异大,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显著。 (3)亚洲地形起伏大,垂直分异显著。,三.亚洲气候,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1.气候特点,气温-温差大;年降水量-少、季节变化大,亚洲气候大陆性强,表现在与同纬度地区比:,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1.气候特点,2.季风气候的利弊,利: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弊:夏季风不稳定导致降水不稳定,容易发生水灾和旱灾,图:孟加拉国的水灾,三.亚洲气候,地形、气候、河流、位置等,1.与世界各大洲相比,亚洲最为突出的气候特点是( ) A.季风气候显著 B.

7、以热带气候为主 C.海洋性强 D.气候类型单一 2.形成亚洲突出气候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地形 D.洋流,A,B,四.河流湖泊,亚洲地域辽阔,许多河流源远流长。主要外流河分属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三大水系。主要的内流河有塔里木河、伊犁河、阿姆河、锡尔河、约旦河等。,水系呈放射状,1、试结合地形特点分析其水系的形态特征。,活动,2、结合亚洲气候特征,填表。,提示:水文特征主要包括径流量大小及变化、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水量丰富,含沙量小,无结冰期,径流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有结冰期,东南亚和南以降水补给为主,水位季节变化大。西亚流经干燥地区,水量不大,

8、融雪和雨水补给为主,春季水位最高,夏季最低,春季冰雪融水补给,结冰期长,有凌汛,1.下图是“某大洲水系示意图”, 图中平均地势最高的点是( ),A点 BB点 CC点 DD点,C,(3)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很高的湖泊,亚洲几个独特的湖泊:,死海,(1)世界上最深的湖,贝加尔湖,(2)世界上最大的湖,里海,(4)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巴尔喀什湖,四、河流湖泊,A,1、关于亚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地势的影响北亚地区河流多自南向北流 B、受降水的影响南亚地区河流冬季水量大增 C、受气温的影响东亚地区河流冬天都会结冰 D、南亚和东南亚的河流都流入印度洋,2、下列河流中注入太平洋的是

9、( ) A、叶尼塞河 B、恒河 C、长江 D、印度河,C,北亚,中亚,东亚,南 亚,东南亚,西亚,1.亚洲的分区,亚洲的人文环境,2.国家:亚洲共有 个国家和地区,除 等小数国家为发达国家外,其余国家都为发展中国家。,48,日本,亚洲的人文环境,亚洲的主要国家和首都,亚洲的人文环境,亚洲的人文环境,3.人口,亚洲人口超过亿的是哪几个?,六、亚洲的人文环境,3.人口,3.人口,约40亿人,东南亚、南亚、东亚是人口稠密区,印度尼西亚(东南亚) 印度(南亚) 孟加拉国(南亚) 巴基斯坦(南亚) 中国(东亚) 日本(东亚),2.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但人口分布不均。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相比

10、较,人口相对稀少的是( ),甲,1.当前亚洲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 B、人口数量多,人口增长快 C、人口分布不均 D、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B,4.人种,主要为黄色人种,其中南亚、西亚多属白色人种;,5.地域文化,平坦的地形,适宜的气候,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壤,六、亚洲的人文环境,5.地域文化,亚洲的西部,欧洲、美洲、大洋州,阿拉伯半岛,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 非洲的北部和东部,古印度,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世界三大宗教发源地,5.地域文化,1.下图为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这三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 A.都位于热带地区 B.都位于湿润地区 C.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

11、区 D.都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C,2、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的“两河流域”是指( ) A、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B、印度河 C、黄河、长江 D、恒河,A,3、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着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这样的生活习惯受下列何种自然条件或民族习俗影响( ) A热带干旱草原,人们过着游牧生活 B气候湿热,人们过着聚居生活 C山坡地区 D.气候严寒 4、右图是印度的一处名胜古迹,它是 A泰姬陵 B金字塔 C布达拉宫 D巴特农神庙 5、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 A、欧洲 B、亚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A,A,B,6、关于亚洲地势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

12、原为主 B、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C、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D、世界最高的大高原青藏高原雄居中部 7、关于亚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受地势的影响北亚地区河流多自南向北流 B、 受降水的影响南亚地区河流冬季水量大增 C、 受气温的影响东亚地区河流冬天都会结冰 D、南亚和东南亚的河流都流入印度洋,D,A,8、下列地理事物与其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 青藏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 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日本群岛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咸水湖 A、 B、 C、 D、 9、当前亚洲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 B、人口数量多,人口增长快 C、人口分布不均 D、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B,B,10、下列河流中注入太平洋的是( ) A、叶尼塞河 B、恒河 C、长江 D、印度河 11、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的“两河流域”是指( ) A、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B、印度河 C、黄河、长江 D、恒河 12、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C,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