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校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工作实施方案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043497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校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工作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分校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工作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分校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工作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分校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工作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分校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工作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校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工作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校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工作实施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玉兰分校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工作实施方案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进一步发挥全体任课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指导和教育作用,提高学校育人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全面构建学校“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模式,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特根据市教育局关于推行“学生成长导师”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决定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部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度,并制定玉兰分校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按照对学生“思想引导、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的总体要求,为每个学生的成长发展

2、提供有利条件,做到思想教育与知识传授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严格管理与言传身教相结合,培养“博学多思,健身强体,全面发展,自强不息”的学生。 二、工作目标 1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深入学生心灵深处,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对学生实施自信教育、成功教育。 2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主线,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和特点,使学生在学业、道德、心理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发展。 3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艺术水平,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4调动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新一种个性化、亲情化的“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3、的工作模式。 三、工作机构为加强“学生成长导师”实施的指导工作,学校决定建立学校、年段、班级三级“学生成长导师”工作小组。(1)学校“学生成长导师”工作领导小组。韩建文校长担任组长,孙丽珊书记担任副组长,黄毓玲、蔡发财、杨晓群、邱坤生、蔡河泉、蔡芹香、陈海河、陈 蔚、吴莺燕、陈恩芳、吴秋霞等担任组员。(2)各年段“学生成长导师”指导小组。段长担任组长,各班班主任担任组员。(3)班级“学生成长导师“工作小组。班主任担任组长,各班选聘的学生成长导师担任组员。学校“学生成长导师”工作指导小组对各班级和年段起着指导作用,各个班级和年段要根据本班和年段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发展、丰富“学生成长导师”的操

4、作模式、运行机制,发挥“学生成长导师”的育人功能。四、实施办法、步骤与要求、实施办法 1选配导师。以班级为基本单位合理确定导师,将本班学生“承包”给任课教师,并填写导师分工班级明细表。每位导师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承担若干名(23名)分包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心理诸方面个性化的指导工作。按照“四导”策略,明确导师工作职责:即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 (1)思想引导。主要是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培养学生自主、自律意识,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学业辅导。主要是按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学生学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

5、决问题等能力,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潜能和特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顺利完成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完成中学阶段的学习任务。 (3)心理疏导。主要是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帮助学生消除和克服心理障碍,激发他们自尊、自爱、自主和各方面蓬勃向上的愿望。 (4)生活指导。主要是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生活,明确生活目标,端正生活态度,学会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2确定需要导师的学生。相关年级和班级的年级长、班主任根据年级、班级学生的情况,将需要与导师结对的学生进行确定,确定结对对象时要特别关注学优生、学困生和特长生,尤其关注

6、学科成绩短板、学习有困难、家境贫寒、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单亲家庭、留守学生等特殊学生群体。导师要对受导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优势、学习弱势、学习风格、同伴关系、个性特点、家庭背景等形成初步材料,作为开展工作的基础。 3师生结对。师生双向选择,落实师生结对,双向可根据实际作适当调整,但需征得年段、学校同意、批准。 4建立工作制度。学校、年段、班级要建立“学生成长导师”相关工作制度,做好资料、台帐的整理,成果搜集。其基本要求有: (1)学生成长档案袋制度。导师对每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轨迹。内容包括:学生家庭及社会关系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素养、兴趣

7、爱好的一般状况;学生心理、生理、身体健康状况;对学生每月的表现及每次考试成绩逐一登记,分析对照。 (2)谈心辅导与汇报制度。导师每2周至少与结对学生谈心辅导一次,并记录辅导内容,学生每周(或2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 (3)家长联系制度。导师每月至少一次电话联系家长,每学期至少一次家访。 (4)个案分析制度。学校每学期定期组织导师进行个案分析,必要时对特殊案例进行集体会诊,提出解决办法。 (5)阶段总结工作制度。每位导师要根据分包学生的实际,制订计划,提出工作设想和目标,期末总结。班级每月召开一次导师会,互通情况。年段要做好工作计划,及时总结工作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措

8、施,协助班主任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年级间的经验交流,推广典型经验。5建立对导师工作和“被导学生”的跟踪评价机制。通过检查导师工作的日常工作运作记载(学生成长导师手册)、结对学生的反馈和发展表现、查看学生成长档案袋材料和班主任、年级组教师情况反映等评价导师工作成效。学校要建立导师考核激励机制,设立导师考核档案,将导师制工作纳入教师考核,每年评选“优秀导师”,并作为今后学校评优评先和教师绩效工资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实施要求在实施过程中,要针对各年龄层学生在不同学业阶段的不同特点,导师的工作方向应突出阶段性重点:小学高年级,重点突出学生生活自强、自律和学习方法指导要帮助学生在

9、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初一年,重点突出思想引导。在学生的思想、纪律、日常行为规范、行为习惯等方面下工夫。一方面充分利用年段会、班会进行宣传教育,建立了较好的段风、班风,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导师以此为依托,强化学生遵纪守法,培养学生自主、自律意识,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学业辅导方面,初一年根据各学科的特点作好三年的长远打算,抓好基础,做好初小学习衔接,重点抓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

10、学习潜能和特点,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初二年段,重点突出生活指导。针对初二年优生与学困生的分化日渐明显的情况,在继续强化巩固初一年各项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在问题学生出现之前,就应该及时发现苗头,及时处理。针对学情的不同,导师应及时分析原因,注意因材施教,帮助优生更优,帮助学困生迎头赶上。学业辅导方面,初二年在继续做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同时,鼓励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进行科学研究,针对初二年下学期的地理生物会考,适当加强心理疏导。初三年,重点突出心理疏导。针对毕业班学生面临着毕业、升学所有承受的心理压力,导师应更加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帮助学生消除和克服心理障碍,激发他们自尊、自爱、自主和各方面

11、蓬勃向上的愿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现状,制定出短期和长期目标,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业辅导方面,初三年努力使学生顺利完成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更好的完成中学阶段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激发出潜能,努力上进,寻找更加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实施步骤1.宣传发动阶段(2010年10月下旬起至11月30日)2.组织实施阶段(2010年12月起至2011年11月30日)其中,2011年4月举行阶段性小结、表彰。3.总结验收阶段(2012年6月1日至6月30日) 总之,要求学校各年段、班级要精心安排,切实提高对“学生成长导师”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落实分管领导,明确工作职责,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在推行“学生成长导师”的实践中,要因地制宜地对“学生成长导师”的管理和操作模式、活动形式、载体、工作机制等方面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结合学校、年段、班级实际,创出工作特色,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芗城中学玉兰分校 2010年11月1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