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专版)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三部分 模拟检测 冲刺中考 阶段检测卷三课件 鲁教版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7979776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聊城专版)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三部分 模拟检测 冲刺中考 阶段检测卷三课件 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聊城专版)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三部分 模拟检测 冲刺中考 阶段检测卷三课件 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聊城专版)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三部分 模拟检测 冲刺中考 阶段检测卷三课件 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聊城专版)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三部分 模拟检测 冲刺中考 阶段检测卷三课件 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聊城专版)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三部分 模拟检测 冲刺中考 阶段检测卷三课件 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聊城专版)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三部分 模拟检测 冲刺中考 阶段检测卷三课件 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聊城专版)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三部分 模拟检测 冲刺中考 阶段检测卷三课件 鲁教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部分 模拟检测 冲刺中考,聊城市二一八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阶段检测卷三(78单元),(满分:100分 时间:7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110题每题2分,1120题每题3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海水晒盐 海水制碱 海水淡化 海水制镁 A全部 B只有 C只有 D,C 海水晒盐,主要是水蒸发为水蒸气,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海水制碱,是将氯化钠转化为碳酸钠,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海水淡化是将水蒸馏,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海水制镁过程

2、中氯化镁生成氢氧化镁,然后又将氢氧化镁转变成氯化镁,然后电解生成单质镁,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2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这是因为盐酸中含有大量的( C ) A氢原子 B氢分子 C氢离子 D氯离子 3物质性质决定它的用途,还决定了它的保存方法。固体NaOH具有以下性质:白色片状固体 有腐蚀性 易吸收水分而潮解 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室中必须将它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 ) A B C D,D 固体NaOH具有吸水性,而且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所以要密封保存。,4以下情况中不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石灰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 B干

3、冰制造出舞台云雾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盐酸除去热水瓶内胆壁上的水垢,B 石灰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发生化学变化;干冰制造出舞台云雾,主要是干冰吸热,水蒸气液化形成雾,发生物理变化;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发生的是酸碱中和反应,发生化学变化;用盐酸除去热水瓶内胆壁上的水垢,是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氯化钙,发生化学变化。,5如图中所示物质的pH,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清洁剂显碱性 B肥皂液显中性 C牛奶酸性比酱油强 D胃酸过多的人可多吃橘子,A 清洁剂的pH大于7,显碱性,A正确;肥皂液的pH大于7,显碱性,B错误;牛奶的pH大于酱油的pH

4、,故酱油酸性比牛奶强,C错误;橘子显酸性,胃酸过多的人不可多吃橘子,D错误。,6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少的是(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B 浓硫酸吸水,质量增加;浓盐酸挥发,质量减小;氢氧化钠吸水,并且吸收二氧化碳,质量增加;氯化钠质量基本不变。,7下列物质的化学名称与俗名,对应错误的是( ) A汞水银 B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 C碳酸氢钠小苏打 D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B 氧化钙是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钙的俗名才是熟石灰、消石灰。,8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作气体肥料利用的是二氧化碳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这一性质。,9向稀盐酸中逐滴

5、加入试剂X后,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试剂X是下列物质中的( ) AMg BH2O CNaOH DCaCO3,C 由图像可知,加入试剂X后,pH值增大,最后超过7,由此可知必然加入一种碱性物质,选项中只有NaOH是碱性物质。,10如图是实验室里一瓶标签破损的白色粉末状固体。小明同学取出少量该固体放入一洁净试管中,加水振荡后固体溶解,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继续加入少量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该固体可能是( ) ANa2SO4 BNaCl CNa2CO3 DNaOH,C 据图可知,该物质的主要成分是钠的化合物,加入少量盐酸后,能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可知该物质是碳酸钠,无色无味的气体是二氧化

6、碳。,1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实验室常用的碱,要鉴别氢氧化钠稀溶液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下列方法不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 A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 B分别通入二氧化碳 C分别滴加稀盐酸 D给溶液分别加热,C 要鉴别氢氧化钠稀溶液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与之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氢氧化钙会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沉淀,A可以达到目的;分别通入二氧化碳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无明显现象,氢氧化钙会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沉淀,B可以达到目的;分别滴加稀盐酸,两者都反应,但都没有明显现象,C不能达到目的;因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给溶液分别加热时,氢氧化钙会有固体析出,氢氧化钠无明

7、显现象,D能达到目的。,B A中有CuSO4,溶液显蓝色;C中HCl和NaOH反应,不能共存;D中K2CO3和BaCl2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共存。,12在推断实验室无色废液的成分时,四位同学得出了四种结论,其中可能合理的是( ) ANaCl、CuSO4、NaNO3 BNaCl、K2SO4、NaOH CHCl、NaOH、CaCl2 DK2CO3、KNO3、BaCl2,D 图: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缓慢降温,溶液达到饱和,此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A错;图: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加过量稀硫酸,当氢氧化钡反应完全后,硫酸钡质量不再增加,B错;图: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溶液pH减小,但只能无限接近于7

8、,不会小于7,C错;图: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开始气体质量逐渐增加,当硫酸反应完全后,气体质量不再增加,D正确。,1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中相应量变化的是( ) A图: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缓慢降温 B图: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加过量稀硫酸 C图: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D图: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B CO2和Ca(OH)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uCl2和Ca(OH)2反应产生蓝色沉淀,Na2CO3和Ca(OH)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三者反应现象都明显;A中NaOH不和Na2CO3反应,C中H2SO4不和CO2、CuCl2反应,D中HCl不和CO2、CuCl2反应。,14

9、下列物质中,与CO2、CuCl2溶液、Na2CO3溶液都能发生反应,且都有明显现象的是( ) ANaOH BCa(OH)2 CH2SO4 DHCl,A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的氯化钠和水,质量不变;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溶液质量减少;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不反应;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溶液质量减少。,15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C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D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A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氯化钠;将50时的硝酸

10、钾饱和溶液降温到10,才会有晶体析出;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故往100g水中加入100g硝酸钾,可得到不饱和溶液200g;无法从表中获得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有些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规律比较复杂。,16从所给数据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欲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B将50时的硝酸钾溶液降温到10,有晶体析出 C60时,往100g水中加入100g硝酸钾,可得到饱和溶液200g D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或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B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与氯化钡反应产生沉淀,与氢氧化钠不反应,三者现象不同,可以鉴别。,17用一种试剂鉴别盐酸、氯化钡

11、和氢氧化钠三种溶液,应选用的试剂是( ) A稀硫酸 B碳酸钠溶液 C氯化钡溶液 D氢氧化钾溶液,18下列除杂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D ),1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 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 是50g Bt2时,在两种饱和溶液中,甲溶质 的质量一定大于乙溶质的质量 Ct2时,将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D甲溶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B t2时,没有给出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无法比较其溶质质量的大小。,20如图所示,X溶液与AgNO3、Na2CO3、Na2SO4三种溶液发生反应均

12、生成白色沉淀。则X可能是下列哪种物质的溶液( C ) AHNO3或KNO3 BHCl或H2SO4 CBaCl2或CaCl2 DNaOH或Ca(OH)2,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2分) 21(10分)请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各小题均用序号填空): (1)表中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碱的是 ;属于盐的是 。 (2)若要测定纯碱溶液的酸碱度,选用下列选项中 。 无色酚酞试液 紫色石蕊试液 pH试纸 (3)被蚊虫叮咬后,蚊虫会分泌一些酸性物质使皮肤奇痒难忍,你认为可选用 或 来涂抹止痒。,22(6分)下表是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

13、析表中数据,归纳出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2)20时,在装有5gKNO3晶体的试管中, 加入10g水并充分振荡,此时所得溶液为 饱和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再将该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如图所 示),使试管内溶液温度升至60,此时试 管内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12 。,解析:分析表中数据,归纳出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在5gKNO3晶体的试管中,加入10g水并充分振荡,不能完全溶解,因此得到KNO3的饱和溶液;再将该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使试管内溶液温度升至

14、60,可知此时KNO3的溶解度为110g,10g水可以溶解11gKNO3,因此5gKNO3完全溶解,此时试管内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23(6分)如图所示,A、B、C、D、E、F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易溶于水,A与B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B与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F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种盐。结合图中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E的化学式为 H2O ;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 (3)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ClNaOH=NaClH2O 。,解析:F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种盐,可知F是氯化钠;因为B、C发生的

15、是中和反应,可以进一步推出E是水,B、C分别是盐酸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又由A易溶于水,A与B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生成E(水)、F(氯化钠),还有一种气体,可以进一步推出B为盐酸,A为碳酸钠,C为氢氧化钠,D为二氧化碳。,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4(10分)实验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1)实验后某试管中为黄色溶液,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 (2)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稀盐酸 ,溶液变为无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 无色酚酞试液 ;,解析:(1)利用铁离子的溶液呈黄色分析可知,在这几个反应中只有氧化铁与盐酸的反应才能生成氯化铁,所以该反应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2)利用酸碱指示剂及中和反应的知识分析可知,溶液实验后变成红色,说明氢氧化钙使酚酞变红,然后加入酸液,氢氧化钙被中和,溶液变成了无色,其他实验情况均不符合该变化。(3)利用碳酸盐遇酸生成二氧化碳的知识分析可知,该实验是生成碳酸钙的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过滤得到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其中也会含有未反应的碳酸钠,故滴入稀盐酸一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