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村概况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946993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淡村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淡村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淡村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淡村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淡村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淡村概况(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镇情简介1.1投资环境淡村是一个好地方,淡村是一块投资的热土。这里的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特别是引泾扩灌工程的实施和镇中公寓楼吸引外资而建成,更加激发了淡村人民努力发展经济、建设小康社会的热情,使淡村人民对招商引资有了强烈的迫切性。我们相信,在县委和县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这里的投资环境会变得更美好,欢迎更多的仁人志士来淡村投资。1.2区位经济淡村镇地处富平县西南边陲,人口2.4万,耕地面积4.7万亩,是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农村乡镇。全镇所辖11个自然行政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的故乡,也是习老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一九八五年,被中央有关部门命名为革命老区。2教育

2、事业全镇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2419名,其中初中学生1077名,小学学生1342名。现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2所。学校硬件设施齐全,环境优美舒适,教育教学设备现代化,特别是三所学校都具备了学生能在校内住宿的条件。近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淡村镇党委、政府抢抓机遇,积极运作,使学校的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淡村镇现有的三所学校,不但为淡村高质量的实施基础教育工作提供了保障,更成为了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3交通建设淡村镇交通便利,西包、富淡公路纵横境内,;投资1700万元、全长4.2公里的产业大道已建成通车;投资4500万元、全长1.36公里的南北大街完

3、成全段“雨污”管网铺设,正在做二灰石路面垫基,预计11月底建成通车。农村文化氛围也较浓厚,群众对子女入学就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愿望尤为强烈,可是落后的教育教学设施,特别是简陋破损的学校校舍,既不能满足群众的强烈愿望,更不能与淡村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淡村镇党委、政府几届领导班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虽然都为改变学校的落后面貌花费了不少精力,但却没有从根本上使学校的面貌得到改变。4社会事业4.1规划二000年左右,中央有关部门根据农村教育的发展实际,提出了在农村实行学校合理布局,扩大办学规模的号召,淡村镇党委、政府及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根据淡村地域特点及按照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变化情况,及时做出了新

4、的学校布局规划。规划在全镇建一所高标准的初级中学,建两所完全小学。从根上改变淡村镇基础教育的落后的面貌。规划做出以后,交由镇人代会讨论通过。4.2教育建设二00三年,经镇党委、政府出面联系,与淡村籍在外承包工程人王明生达成协议,由该人出资115万元,建设淡村初中学生公寓楼。该公寓楼当年建设,当年便投入使用,改变了淡村初中没有学生住宿条件的历史。二00四年,镇党委、政府又多方联系,经有关部门介绍,由匈牙利华侨郭加迪先生出资50万元,建设淡村镇仲勋学校教学楼,当年便投入使用。二00五年冬季,镇党委、政府又与省教育厅取得联系,争取到了教育厅明德小学项目办的项目。二00六年七月开始动工建设淡村镇明德小

5、学教学楼。明德小学教学楼总投资140万元,其中省教育厅明德小学项目办投资80万元,该教学楼已于二00七年八月建成,并在二00七年九月开学时投入使用。二00七年四月,富平县教育局根据淡村镇学校布局调整的需要和学校建设的实际,投资200多万元,为淡村初中改建了学生食堂,硬化了学校操场和所有校内道路;为淡村镇仲勋、明德两所小学建设了学生公寓楼和师生食堂,同时还为各校的其它建设提供了全力支持。三所学校也都拿出相应资金,对学校进行了绿化、美化。二00七年秋季开学时,所有建设项目都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学校完成建设后,省、市、县及中央领导多人多次来该镇考察调研,对淡村镇基础教育条件的改善给予了高度评价,当地

6、群众在看到一座座新落成的校园时,无不拍手叫好,也极大地鼓舞了群众投资办学的热情。4.3项目建设纵观近几年淡村镇基础教育面貌改变的过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党和政府对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心是坚定的,各级政府贯彻中央政策的行动是积极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有一批积极地投入到建设和谐新农村中的带头人。特别是淡村镇党委书记王和礼同志、教育组专干陈维杰同志,他们在近几年淡村镇的学校建设过程中,可以说是呕心沥血、废寝忘食,经常是为工程建设放弃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到施工现场处理具体问题,多次到省、市、县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落实资金。在他们的带领下,参与学校建设的工作人员各负其责;尽心尽力,使各项工程都如期保质保量的

7、完成,保证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4.4教育布局根据淡村镇目前的实际,一所初中、两所完全小学的布局是合理的。现在的淡村初中,有教学班22个,学生1077名,教职工87人。专任老师合格率90%以上,学校理化生实验达到国家颁布的1类标准,国家投资装配的多媒体教室、微机室标准很高。学校还争取到了其它途径的投资,为学校多装配了一座微机教室,方便了学校的教学工作。学生公寓楼可住学生800多名,基本上解决了远路学生的住宿问题。两层框架结构的学生食堂宽畅明亮,干净卫生,解决了就餐学生的吃饭问题。学校环境经过二00七年上半年的整理,也上升到了新的层次。如今的淡村初中,教育教学教学设施齐全、先进,师资力

8、量雄厚,学校环境优美,已被渭南市教育局命名为“市级示范学校”。淡村初中正在沿着正确的轨道,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淡村镇仲勋、明德两所小学,都是近年来新建成的学校。由于撤并了其它的小学,两所小学的教学设备,师资力量都得到了加强。两所小学都建有符合国家1类标准的自然实验室、图书室、远程教育室、体音美卫等部室,学生公寓设施齐全舒适卫生,去年冬季还分别给公寓安装了空调和取暖锅炉,师生食堂卫生条件一流,学校还配备新的用餐桌椅,两所小学学生用餐统一配制。教室宽畅明亮,配备了标准的课桌凳,还在教室内装配了大屏幕的彩色电视机和播放设备。近期镇政府经过联系为两校准备装配微机教室。两所小学现在的教学设备可以说是现代

9、化的。师资力量也有了根本性的提高,两所小学的专任教师合格率达到100,他们都年富力强,工作负责,热情较高。两校在建设的同时,对学校的整体环境也都进行了绿化、美化。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优美的学校环境,为师生提供了舒适的工作和学习的场所。两所小学先后都被渭南市教育局命名为“市级示范学校”。淡村镇经过几年的努力,合理的调整了学校布局,使原有的教育资源得到了整合,同时由于注重人文氛围的形成,也使学校育人环境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开创了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础教育的新局面,使我们追求的让农村孩子也能像城里孩子一样享受现代教育资源的目标得到实现。4.5教育印象目前,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淡村傎,建筑物宏伟气

10、魄、美观大方,整体人居环境优美舒适的地方,便是布局调整后的三所学校。由于布局合理,极大地方便了全镇群众,对于外出务工人员来说,更是从根本解决他们子女入学就读受教育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安心在外务工。无论是淡村镇的群众,还是外地来的客人,凡是到过几所学校的人,学校的整体环境,学生公寓、餐厅内的设施,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以及开展地有序的各项活动,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地印象,他们无不交口称赞。就连一些县城里因参加教改活动到过淡村几所学校的老师,都认为几所学校的整体状况不亚于他们所在学校。淡村镇几所学校在实行寄宿制后,对于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特别是一些在家庭中受到溺爱的独生子女,起到了积极作用。学

11、生在学校住宿吃饭,有很多自己的事情,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完成,从小锤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进而认识劳动的意义。同时集体生活对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能力,也有极大的强化作用。合并后的学校,都有了一定的规模。学校管理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在抓好“双常规”管理的前提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由于同年级有了并行的几个班,带课教师也不相同,就为学校管理引进竞争机制提供了可能。同时特别学科专任教师带课,为改变农村学校薄弱学科整体状况落后的面貌,奠定了基础。通过一学期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在上学期期末质检时,我们严格了考试、阅卷程序,学生各科成绩与过去相比,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三至六年级的英语成绩,有了根本性

12、的突破。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一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迅速成长的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淡村镇中小学学生实行寄宿制,已经在局部显现出了强盛的社会效应。但是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也遇到了许多的困难。经过努力,虽然近几年淡村镇投入基础教育的资金达700多万元,可是仍然没有完成学校的全部建设。新建的仲勋、明德两所小学,都没有教师宿舍,给远路上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学校部室用房和学生课外活动场所都相应比较紧张。加之学校实行的是寄宿制,无形中增加了群众和学校的负担。面临的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还一时无法解决,它势必会影响到该镇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恳切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在政策上有所突破,为我们及和我们有同感的农村基层学校解决实际问题。但是我们坚信,在上级政府及领导的亲切关怀下,有富平县教育局及淡村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淡村教育人一定会奋发图强,努力工作,为淡村的基础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淡村教育的春天一定是百花争妍。红苕闻名周边县市。5红色历史淡村镇属革命老区,自古以来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境内的红星水库风光秀丽,赵氏河流域鱼跃蛙鸣,荷叶连天。已故国家领导人习仲勋同志就出生在这里,并在这里走上革命之路,近年来,淡村人民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奋发图强、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良好的投资环境也是各方仁人志士投资的理想场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