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弊病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946964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的弊病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网络的弊病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网络的弊病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网络的弊病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网络的弊病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的弊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的弊病(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的弊端和不足:一、网络因不受现实的制约,在网络中的随意性很强,各种可能都有发生。二,上网的人是鱼龙混杂,良莠难分,什么人都有,心态各异。在网络聊天中,有的人信誓旦旦地撒着弥天大谎,以满足他(她)的虚荣心。有的人为讨好异性的欢心口吐莲花,巧舌如簧;有的人污言秽语,俗不可耐,形同畜类;更有的人巧设骗局,暗藏祸心,以卑鄙的手段某财劫色三、有的人上网的时间短,没有经验,思想单纯,心理准备不到位,心理防线让人一攻既破。四、网络的监控力度不够完善,对各种违法乱纪的坏人打击不力,让他们有可乘之机,在网上散布一些垃圾信息,龌龊的画面及不文明的图象。五、对一些游戏的制作商和销售商政府及相关单位没有较完善的监

2、管制度和切实有效的打击力度,有的游戏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伤害等等。六、有些人利用网络对人身进行攻击、漫骂、侮辱,发泄不满,制造对他人的恶劣影响。七、好多中学生把网络当作了逃避现实的方式,为他们逃课提供了借口,以至于沉溺于虚拟的世界,危害了身体,甚至连心理都扭曲变态了。八、网吧是许多犯罪的滋生地,很多善良的孩子就是从这里一步一步走向违法乱纪的。在这里学会了撒谎、吸烟、喝酒、交异性朋友,甚至诈骗、勒索、偷盗。疏远了和父母的亲情,和朋友的健康的友情,葬送了自己的前途命运,也破灭了亲人的希望。成为危害社会的一大毒瘤。 对心理和身体都未完全定型的中学生来说,光课本上的知识就应付不过来了,哪有时间

3、上网来扩大知识面呢? 网络早已经不是什么神秘与新鲜的事情了。网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同样我们的心理也随着网络上自己所代表着的角色而受到变化与冲击。我们的心理在脱离现实而进入到网络上的某种角色时再返回现实生活时是否能接受这两种的差异呢?我想很值得心理学家们去进一步研究。 比如,现在网络游戏产业与网上论坛的爆炸式发展而玩家们完全代进入自己所在网络上的某种角色时再返回到现实生活中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可能会分不清角色自己现实与虚幻世界的角色,不够适应残酷或温和的现实. 有软弱倾向的,可能更难在现实中去拼搏,染上嗜血和暴力倾向的,也有错位感. 网络冲击现实生活,多色有差异. 玩家玩网

4、络多为脱离现实,会有现实与虚幻的错误奋斗方向. 再如自己在某个网络游戏里是游戏高手或者在某个网络论坛上有着出色的角色如版主,高级会员,明星会员等,自己的成功感慢慢地转移到这虚幻角色上,只想让自己沉迷下去。会感觉那里的虚幻上才是自己展示才华的地方,会自我感觉这里就是一切的错感。 在那个虚幻的角色上,他可以扮演着善良,邪恶,天真可爱,甚至是无耻。但最害怕的就是在那虚伪的网络上,他可以进入他想进的角色中,或者平时在现实中无法做到的角色。但时间一长,他就会淡化去现实与虚伪中的角色,当再回到现实中时有可能会把那些只能存在网络上的东西与习惯带回了现实中。而现实中的奋斗或者以前定下目标慢慢地失去了勇气。 慢

5、慢地脑子里只想的都是网络上的事情和网络上发生的事,比如游戏里的练级,小技巧,或者是论坛上的争论等。现实中遇到了事情会首先用虚幻网络中的规则来考虑。这样一来就会开始感到不再适应现实生活,陷入了深深的网络焦虑之中。 特别是网络游戏里的暴力,血腥场面给人们带来的冲击。慢慢也习惯了这样血腥与打斗才能解决问题,同样以网络上的一般规矩来,那就是对方必须死在自己的手下。慢慢地会淡化现实社会里规范和要求,道德观念以及法律淡忘、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甚至导致违法犯罪行为或者给暴力与犯罪埋下隐患。 毫无疑问,网络是历史发展必需的,和弊比起来它的价值是无限的。特别是网络上创造的财富逐年飞跃。只是希望正在沉迷在网络弊

6、端的网友,不要忘记自己梦想与现实奋斗角色。 最大的危害就是不知道什么是危害。刍议中学生沉迷网络的弊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时代已经来临。根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数字,全国获准经营互联网业务的单位达3600家,上网人数近3000万,域名数70万,网上中文站点26万多个。其中,学生占上网总人数的20%。那么,学生上网又是做什么呢?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上网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玩游戏,占到总数的52.9;其次是聊天,占48.9;再次是查相关资料,占34.0;其它目的的占到18.6。这其中男女生的上网目的不同,男生中玩游戏的比例最高,占74.2;女生中,聊天则是她们的最主要目的,占到总数的52.6。可

7、见,目前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游戏、娱乐和交友。而且,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大量的网络信息为上网中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开拓了他们的眼界,大大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但是这些信息都是没有加工筛选的原始信息,良莠不齐。中学生精力旺盛,接受新事物快,而网络作为一种无国际、开放性的媒体工具,传播信息快捷便利,非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文化思想充斥其间,对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没有成熟的中学生,长期接触互联网,很容易受到网上相异思想的冲击和影响。同时,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使得“母语”文化遭受强烈冲击。互联网的基础语言是英语,占据网上90以上

8、信息的英文文化在网络上取得主导地位,从而导致西方的意识形态畅通无阻,长期沉湎于互联网的中学生由此对传统文化逐渐淡漠甚至产生排斥。另外,中学生由于自制力较弱,而且具有强烈的好奇或冲动心理,也会刻意去搜索一些宣传西方生活理念、意识形态甚至色情、暴力等内容。面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虽然不少学生只是抱着“看一看,不会对自己产生坏影响”的态度,但是,因自制力较差及网络道德教育的相对滞后,从而造成网络上大量不健康信息在中学生群体中广为传播。 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会影响现实社会的正常人际交往。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思维异常活跃,他们渴望获得与成年人同等的交流自由。网络正好给他们提供交流的平台。网络是一个

9、虚拟的世界,网上交流既具有间接、虚拟的特点也体现了平等和自由,这种特点使得中学生可以在网上宣泄自己内心真实的快乐、烦恼、狐独、痛苦。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扮演一个满意的角色,真实生活中的缺憾可以通过上网制造出的虚拟来弥补。这正是中学生内心渴望的一种交流方式,极具吸引力。然而,中学生的性格尚未定型,长期迷恋网上交友,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他们与真实世界的交往能力,严重的还能导致心理疾病,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有的人迷恋上网络后,沉醉于虚拟社会的交流,回到现实生活中就会感到孤独,不适应。有心理学专家认为,这是“自闭症”,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而中学时代正处于一个人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学

10、习、生活习惯至关重要。迷恋网络世界,一方面挤占了课余体育煅练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有的甚至挤占正常的学习时间,不利于养成健康的体魄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也不利于学习。另一方面,长时间的上网,也易倒致眼睛疲劳和神经衰弱,造成视力下降,情绪不振等疾病,影响身体发育。另外,网络传播的多媒体化(图、文、音、像),强化了学生“看”的接受方式,而弱化了学生“想”的思维方式。经调查发现:常“泡”在网上的青少年,其写字作文、分析综合、评论欣赏的能力,要比接受传统学习的学生差一些。 毋庸置疑,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大量信息,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的个性化和国际化的空间,给了我们一个展示自身能力的大舞台。互联网向学

11、生们展示了各类知识结构,我们对于知识选择的灵活性大大增加,学习的主动性也大大提高,学习的内容自然大大超出了狭隘的课本范围,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一块“试验田”。然而,网络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宝库,也是一个巨大的陷阱,稍微不注意就可能陷入其中,作为学生的监护者和教育者,家长和老师应该对中学生们进行教育引导,避免他们过分沉溺和依赖网络,帮助他们积极的面对现实社会,融入社会,适应社会。 网上世界的精彩丰富和网络文化的简单快捷,对学业重负下的中小学生具有极大吸引力,因而也极易使之沉迷上“瘾”。我们不能因为上网会对人的心理产生障碍而禁止或阻止学生上网。相反,应积极让已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学生上网。但对因上网而导致

12、心理障碍的学生应积极疏导。应在学生上网前就向学生传播有关上网可能导致心理障碍的信息,以及防止心理障碍产生的方法,使学生尽量避免上瘾。适当控制上网时间,要求学生在上网的同时不要忽视与同学、家长、教师的人际交往,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引导家长正确指导孩子上网等。 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多让学生参与各种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面对各种道德问题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力和道德行为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加强对学生的写字、运算等基本功的操练。特别是对正在打基础的小学生和初中生,更不能以电脑和网络来代替写字和运算。另外,要加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在电脑面前,只要点击鼠标就能驰骋在因特网中。长此

13、以往,由于手脚活动减少,不利于他们协调性的培养和大脑的全面发育。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则弥补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这一缺陷。 目前还没有成熟和有效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来约束上网行为。要加强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中学生自制力差,上网时,随心所欲,无拘无束。我们应该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上网道德规范教育,使他们从一开始就能按照一定的规范行事,免得等到以后问题成堆后再回头来矫正。世界各国纷纷开始研究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道德规范。美国华盛顿有一个名为“计算机伦理研究所”的组织推出了“电脑伦理十诫”。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网络伦理声明中,指出了6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类型。这些规范都是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的补充和发展,使其

14、在数量上不断积聚和扩大。 当然加强网络信息的监控与管理是必不可少的。面对网络上良莠参杂的信息流,有必要建立有关的监控机制,可通过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控制信息源头,以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特别是有关技术部门,应承担起保护青少年的重大职责,及早研制出能“过滤”有害信息,为青少年学生输送科学、正确、健康信息的软件。 发展教育的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是目前教育系统的重大课题,随着信息技术向教育领域的拓展,信息技术和其他各学科的积极整合,网络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会更加普遍。更多的具有趣味性、科学性的信息出现在教育网络中,吸引了更多的学生的访问,同时,也引导了学生走上健康的“网络之旅”。面对网

15、络,只要我们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网络就会为我所用,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有效工具。拙文别再让孩子受精神鸦片的荼毒发表后,有网友在文后跟贴道:“孩子们不玩网游,你让他们玩什么?补课?救救孩子,就算网游有千般不是,也是现行教育把孩子们逼到这个虚拟世界中去的。”这引起了笔者的强烈共鸣。 在声讨网吧和网游的方阵中,教育部门是个主力军。学校对网吧网游对学生造成的伤害深恶痛绝,予以猛烈抨击,但是,也许教育部门从来没有想到,其实自己就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学生们经年累月在学校接受教育,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课程从小就上,很多教师凭此而评上了教授、讲师、高级教师,可孩子们仍然抵御不了网吧网游

16、的诱惑,沉迷于其中而不能自拔。这种情况难道不是从另一个方面显示出教育的失败,显示出教育的不合时宜。 一直以来,中国其实都存在两个层次的历史,一个是实际的历史进程,一个是观念层次的历史。所谓观念的历史,就是,往往,我们提倡什么,就变成了我们拥有了什么,观念的就“物化”为历史的。最后进入书写的,往往就是这些观念。真实的历史都被隐藏在观念之后,而且往往与书写的历史相背。对于中国教育来说,这几年吹得最大的一个泡泡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喊呼了好几年,到头来的结果却是应试教育变本加厉。这一点在越来越明显的“高考节日化”趋向表现的最充分。每当高考来临,整个社会都仿佛进入一种癫狂的时代,媒体上连篇累牍都是高考新闻、谁家孩子考了多少分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各路商家闻风而动寻找各种商机,这种周期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