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文化第三讲_半封闭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926650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5.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中国文化第三讲_半封闭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2016中国文化第三讲_半封闭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2016中国文化第三讲_半封闭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2016中国文化第三讲_半封闭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2016中国文化第三讲_半封闭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中国文化第三讲_半封闭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中国文化第三讲_半封闭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传统文化,主讲:黄晓峰,问题,为什么历代都重农抑商? 为什么中华民族有着相对温和的、像羊一样的温文尔雅的、缺乏竞争的性格?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田园诗派、山水诗派。 地理环境+闭关锁国,中国文化 参考书,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 学林出版社,1987. 林语堂.中国人.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 【美】明恩溥(原名亚瑟史密斯).中国人的素质. 学林出版社,1999. 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邵汉明.中国文化精神. 商务印书馆,2000. 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三讲 半封闭地理

2、环境与中国文化,一、中国的自然历史地理环境 二、半封闭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我国的先民们自古以来生活在东亚大陆上,东临烟波浩淼的大海,西北横亘无际的荒漠,西南高耸直插云天的青藏高原,周边都是古人难以逾越的屏障,而其内部腹地相当辽阔,有十分充分的回旋余地。半封闭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国的大陆型文化,表现出中国文化独有的特质。,一、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国气候有三个特点:,一是气候类型多种多样。,二是季风气候明显,,三是大陆气候强。,1、气候,温度与湿度之变化 :,温度:,从距今约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到17世纪(清代):,由温暖转向凉爽,20世纪后半叶,气温迅速上升,湿度:,距今五、六千前的新石器时代至

3、两千五百年前较湿润, 洪水频繁,近五百年,旱灾多于水灾,中国气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一是节气文化与气候:,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二是中医文化与气候,南京中医学院老教授干祖望说:“欲知黄帝内经之精华,一半在气候。”,三是诗词与气候,古诗中有大量的咏怀四季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二月春风似剪刀,杜甫 :“安得赤脚踏层冰”。,王维苦热:“思出宇宙外,矿然在寥廓。”,碧云天,黄花地, 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王实甫

4、西厢记,谁能举出气候对其他文化方面的影响?,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食,生食,熟食,住,帐篷,窑洞,竹楼,福建土楼,行,滑竿,栈道,侗族风雨桥,三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最高的一级阶梯。,青藏高原以东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第二阶梯,东部宽广的平原和丘陵是最低的第三阶梯,2、地形、地貌,二、中国人文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1、疆域辽阔,基本趋势逐渐扩大,秦朝的面积为:354.69万平方公里。 西汉的面积为:666.37万平方公里 东汉的面积为:654.62万平方公里 西晋的面积为:615.5万平方公里 唐(唐高宗时期)的面积:1251.19万平方公里 唐(唐玄宗时

5、期)的面积:889.59万平方公里,辽:448.54万平方公里 北宋的面积:283.56万平方公里 元朝的面积:2122.74万平方公里 明朝的面积:1233.38万平方公里 清朝的面积:1284.65万平方公里 民国的面积为:1141万8174平方公里,地处亚欧大陆东部,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大陆面积的1/15,与欧洲大陆相当。 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口 西:亚洲大陆腹地 南:南海中的曾母暗沙 北:漠河县黑龙江江心。,2、政区,商周 :芒芒禹迹,画为九州”。 (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两汉:郡国并行制 -州、郡、县三级制。,秦汉及魏晋南北朝:州、郡、县

6、,隋唐:道州县”三级制,宋朝: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制,元朝:行省路府州县,明朝:省、府、县,清代:省、府、县三级,3、民族,首先,中华民族是定居于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东北部和北部: 东胡、乌桓、鲜卑、匈奴,西域:乌孙、月氏、龟滋,西部和西北部:羌、吐蕃族,台湾岛:高山族,广西、广东及福建、浙江:百越各民族,其次要明确中国辽阔的疆域和富饶的土地是靠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开拓的。,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早在公元前5000多年到公元前200多年前汉族的前身华夏各族就已经成为黄河流域的主体民族。自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大多数朝代是汉族统治的多民族国家。 公元13世纪初,蒙古族的成吉

7、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后来发展成为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他的孙子忽必烈建立了元朝。 1644年,满族人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八旗铁骑入关,占领北京,席卷大江南北,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清帝国。,再次,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中华各民族互相接近和融合,共同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4、人口:,第二个特点是人口迁移频繁。,第一个特点是分布不均衡。,东南部和中原地区人口稠密,西北地区人口稀少,人口众多 持续增加,中国这块土地是特别适应人口繁育生息的地方。长期 以来中国一直是一个人口大国。汉代中国人口占 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北宋时期和近代也占三分 之一。当时人口

8、众多是优势(人力资源)。,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迁徙频繁、规模大。 三次人口南迁高潮: 西晋 “永嘉之乱” ; 唐代“安史之乱”至唐末五代时期; 北宋“靖康之变”。,三、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什么样的民族,就是什么样的土地,产生什么样的人”黑格尔,当今世界面临十大环境问题,1、世界气候变暖,2、森林面积日益缩小,3、物种的灭绝速度在加快,4、水资源不足,5、大气污染严重,6、土地面积减少,7、垃圾废物成灾,8、资源再减少,9、农用药害严重。,10、人口膨胀,补充:十句话-尽说中国历史 1、天下之事,分合交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夏一统,商周继之,春秋战国乱之;秦一统,两汉继之,

9、三国魏晋南北朝乱之;隋一统,大唐继之,五代十国宋辽金乱之;元一统,明清继之,民国乱之。 2、红颜祸水,倾国倾城: 夏亡于妹喜;商亡于妲己;西周亡于褒姒;吴亡于西施;秦以吕易嬴,赵姬之功;晋牛继马后,光姬之力;唐衰于杨玉环;明亡于陈圆圆;清败于太后慈禧。 3、历史有无数的选择,选择在某个人手里: 秦之李斯,助纣为虐,焚书坑儒;汉之王莽,书生治国,一塌糊涂;唐之安禄山,安史之乱,由盛转衰;宋之王安石,变法维新,由治而乱;明之吴三桂,一己之私,引狼入室;清之袁世凯,卖友求荣,反复无常。,4、内忧小人干政,外戚、宦官、后宫;中忧官场腐败,官逼必然民反;外忧民族矛盾,异族虎视耽耽: 历朝历代之灭亡,无不

10、由此三者起。 5、胜者王侯败者贼,历史即是:为胜者歌功颂德、败者落井下石的虚假陈述: 胜即是刘邦,败即是项羽;胜即是李世民,败即是窦建德;胜即是朱元璋,败即是张士诚;胜是一国之君,败是流贼草寇。 6、矫枉总是过正,其实过犹不及: 秦尚法,汉即尚儒;唐重武轻文,宋即重文轻武;唐宋尚诗词,明清即尚八股。 7、越是四分五裂,政治混乱,思想越光辉灿烂;越是大一统,政治稳定,思想越停滞不前: 前者如春秋战国之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之三教合融;后者如秦之焚书坑儒,汉之独尊儒术,明之八股,清之文字狱。,9、朝代之初,君强臣强;朝代之中,君强臣弱,朝代之末,君弱臣强: 如唐之初,君有太宗,臣有房、杜;唐之中,君

11、有玄宗,臣则为李林甫、杨国忠之流;唐末之君不足道也,臣却为虎狼之臣,如朱温之辈。历朝历代,莫不如此,岂有他哉! 10、单以武治,刚且易折;单以文治,软弱可欺;文武结合,刚柔兼济,方能长治久安: 如秦、元所向披靡,却迅速灰飞湮灭,两宋文化鼎盛,却屡被异族欺凌。惟汉、唐重文韬武略,方绵延三四百载,号称盛世,今已不再矣。,8、地域环境左右命运: 中国自古东临太平洋,北接荒芜人烟的西伯利亚,西北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南为喜马拉雅山,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之内生存,养成了国人含蓄内敛、保守中庸、消极忍耐的农耕性格。,四、半封闭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在半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孕育了大陆型的中国文化,(一)大陆型中

12、国文化的特点,历史悠久,独立发展 强烈的华夏中心意识和“大一统”的观念 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与乡土意识 内向自守的民族性格,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第一句话:“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半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与外界处于一种隔绝状态,限制了中外文化交流的规模,中国文化始终独立地发展,带着鲜明的民族色彩,并且连绵不绝,代有高峰,硕果累累。,1. 历史悠久,独立发展 (形成与延续),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强烈的中央观念和华夏中心意识,在文化上显示出强大的同化力。 “中国者,天下之中也。”“莅中国而抚

13、四夷”“天朝上国” “雄踞万邦”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内陆辽阔,空间充足少受外来冲击,独立发展,自大自尊的文化惰性。,2. 强烈的华夏中心意识和“大一统”的观念,儒家大师无不主张国家统一,从而奠定了“大一统”思想的理论基础,并得到了后世的广泛认同。如孔子认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才是“天下有道”,孟子主张“定于一”,荀子反复强调“一天下”。 “大一统”思想根深蒂固,世代相传。在中国历史上,统一始终是主流,分裂都是暂时的,中国人历来坚持统一,反对分裂。统一时对企图分裂的“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分裂时热切盼望统一。,(1)爱国主义情感 列宁:“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

14、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半封闭的大陆性地理环境所造成的隔绝机制,培养了中国人强烈的民族观念和爱国主义情感,成为中华民族具有凝聚力的最根本的原因。 (2)乡土意识 白虎通 社稷:“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汉书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民间谚语:“人离乡贱,物离乡贵”,“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花是故乡好,月是故乡圆,水是故乡甜,人是故乡亲”,“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土地是根;土地信仰;山水田园式的文艺。,3. 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与乡土意识,半封闭的大陆性地理环境,形成了中国人的封闭心理、内向性格。“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逢人只说

15、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乐极生悲”。 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南北差异,文化内部的多元特点。 隔绝机制还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区域化特色。(多样性) 北京的文化色彩是“官”气,广东的文化色彩是“商”气,香港的文化色彩是“洋”气,东北人的文化色彩是“豪”气,农村人的文化色彩是“土”气,有的地方文化色彩是“小气”。,4. 内向自守的民族性格,美国人古德诺说:“这个泱泱大国的子民们在观念上只是认为自己是一个河南人,一个安徽人或一个湖北人,而不是认为自己是这个中华帝国的一分子,他在考虑问题时很难摆脱地域观念,大多数中国人的视野往往只局限于自己所生活的那一小片空间,很难看得更远。”

16、,(二)大陆型中国文化的作用,正面作用 负面作用,1. 正面作用 半封闭的大陆性地理环境造成的隔绝机制,培养了中国人强烈的民族观念和爱国主义情感。 中央观念和华夏中心意识,增强了民族文化心理上的自我认同,多次上演了征服者被征服的戏剧,增强了民族文化的融合力、凝聚力,保证了中国文化的独立性和连续性。,2. 消极作用 强烈的中央观念和华夏中心意识,使人产生目空一切、唯我独尊的自大心理,不利于中华民族的健康发展。 半封闭的大陆性地理环境,形成了中国人的封闭心理、内向性格,造成了中国人思想上的保守,缺乏挑战精神。,思考题:,造成中国长期闭关锁国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我们应当承认我国的地势是比较封闭的, 其次,自然地理环境并非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标准条件。 事实上,造成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的真正原因,是中国人的优越感和保守封闭的思想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