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编知识方法固基第11章内能与热机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7926274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编知识方法固基第11章内能与热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编知识方法固基第11章内能与热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编知识方法固基第11章内能与热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编知识方法固基第11章内能与热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编知识方法固基第11章内能与热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编知识方法固基第11章内能与热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编知识方法固基第11章内能与热机课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内能与热机,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图解物理,考点1分子动理论(10年8考),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图解物理,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图解物理,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图解物理,考点2内能(10年4考),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图解物理,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图解物理,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图解物理,考点3比热容(10年7考),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图解物理,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图解物理,考点4热值与热机(10年10考) 1.热值,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图解物理,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

2、4,图解物理,2.热机,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图解物理,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图解物理,3.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图解物理,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图解物理,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图解物理,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图解物理,1,2,3,4,5,6,7,命题点1分子动理论 1.(2016安徽中考,3,4分)液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表面层,如图所示。由于液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表面层中就存在一些具有较大能量的分子,它们可以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 力,脱离液体跑到空气中去。其宏观表现就是液体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答案,

3、解析,1,2,3,4,5,6,7,2.(2015安徽中考,2,2分)挖开多年堆煤的地面,会看到地面下一定深度的土层带有黑色。这一现象表明煤的分子在不停地 ,扩散到地面的土层中了。,答案,解析,1,2,3,4,5,6,7,3.(2014安徽中考,4,2分)运用分子动理论,可以对液体的蒸发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由于液体表面的分子在做 ,所以在任何温度下蒸发现象都能发生;温度越高,分子的 ,从而蒸发越快。,答案,解析,1,2,3,4,5,6,7,命题点2 内能 4. (2018安徽中考,2,2分)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硝化棉就燃烧起来。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

4、气做功, ,达到了硝化棉的燃点。,答案,解析,1,2,3,4,5,6,7,5.(2016安徽中考,11,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B.物体的温度升高,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C.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D.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答案,解析,1,2,3,4,5,6,7,命题点3比热容 6.(2017安徽中考,7,4分)农作物的秸秆可以回收加工制成秸秆煤。完全燃烧0.5 kg的秸秆煤可放出 J的热量;若这些热量完全被质量为100 kg,初温为20 的水吸收,可使水温升高到 。已知q秸秆煤=2.1107 J/kg,c水=4.

5、2103 J/(kg),答案,解析,1,2,3,4,5,6,7,命题点4热机与热值 7.(2015安徽中考,22,6分)某家庭用燃气热水器将质量为100 kg、温度为20 的自来水加热到50 ,消耗的天然气体积为1 m3(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天然气的热值为3.2107 J/m3。求: (1)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该热水器工作的效率。,答案,解析,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1分子动理论 例1(2018湖北随州中考)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欣欣同学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 ) A.

6、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 B.人造木板粘接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 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答案,解析,考法1,考法2,考法3,方法归纳分子是肉眼看不到的但可以通过宏观表现来说明分子的情况。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表现为扩散现象,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表现为宏观的各种力现象,如物体难以被压缩或粘合后无法拉开的现象;分子间有空隙主要表现在两种或多种分子混合后其体积变小的现象,如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考法1,考法2,考法3,对应练 1(2018山西中考)端午情浓,粽叶飘香。端午

7、节那天,小明家里弥漫着粽子的清香。这现象表明(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答案,解析,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2温度、内能、热量的比较 例2(2018山东聊城中考)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B.物体运动越快,内能越大 C.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D.0 的冰块,其内能为零,答案,解析,考法1,考法2,考法3,方法归纳(1)内能的特点: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2)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它们在改变内能的效果上是一样的。物体内能减小,可能是由于

8、做功,也可能是由于热传递。 (3)内能与温度的关系:同一物体,温度改变,内能改变;但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改变。例如,冰熔化吸热,内能增加,温度却保持0 不变。,考法1,考法2,考法3,对应练 2(2018江苏连云港中考)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汽油机做功冲程燃气的内能增加 D.温度相同的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答案,解析,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3热量的计算 例3(2017江苏宿迁中考)2017年5月18日,我国实现全球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与石油一样都是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9、能源。1 m3可燃冰可以释放出175 m3的天然气,这些天然气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是 J;若这些热量有50%被10吨的水吸收,水的温度能够上升 。q天然气=3.6107 J/m3,c水=4.2103 J/(kg,答案,解析,考法1,考法2,考法3,方法归纳(1)利用比热容计算热量:Q=cmt。吸热公式为Q吸=cm(t-t0)。放热公式为Q放=cm(t0-t)。温度“升高了”“降低了”是指温度的变化量,即t;温度“升高到”“降低到”是指物体的末温t。 (2)利用热值计算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mq(固体)或Q=Vq(气体)。 (3)利用效率: ,Q吸表示水吸收的热量,Q放表示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

10、热量。,考法1,考法2,考法3,对应练 3(2018江苏淮安中考)质量为50 kg的水温度从20 升高到50 吸收的热量是 J,这些热量如果完全由煤气燃烧来提供,至少需 kg的煤气。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煤气的热值为4.2107 J/kg,答案,解析,实验点,实验点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考查方向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综合性强,试题往往要求选择和组装实验器材,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运用公式 进行分析与计算。,实验点,注意事项(1)要尽量使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 (2)要使用两个相同的烧杯。 (3)要控制初始条件相同。 (4)吸热本领的大小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比较:a.加热相同

11、的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b.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 (5)此实验采用了转换法和物理学中最常用的控制变量法。,实验点,例题(2017甘肃天水中考)为了比较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某实验小组用如图中两个相同的装置做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1)实验过程中,用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的温度的方法来完成探究实验,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选填“液体1”或“液体2”)的吸热能力较强。,实验点,(2)这组同学又对甲图中的加热情况进行分析,在某段时间内,质量为m1的液体1温度从t0升高到t,共消耗了质量为m2的酒精,液体1的比热容为c,酒精的热值为q,则这段时间内液体1吸收的热量表达式Q吸= ,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表达式Q放= ,(两个表达式均用给出的字母表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答案,解析,实验点,拓展练(3)选用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分别给液体1和液体2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 。 (4)实验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答案,解析,实验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