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作业课件第四单元13精卫填海课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909513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PPT 页数:7 大小: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作业课件第四单元13精卫填海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作业课件第四单元13精卫填海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作业课件第四单元13精卫填海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作业课件第四单元13精卫填海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作业课件第四单元13精卫填海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作业课件第四单元13精卫填海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作业课件第四单元13精卫填海课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13 精卫填海 课时2,一、课文理解。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神话故事的内容。 _,这个神话讲的是女娃溺亡后变成精卫鸟填海 的故事。,2. 文中“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句话表现了女娃的什么精神? _ 3. 你如何理解人死后化成鸟填海的做法? _,表现了女娃坚强的意志和不达目的决不罢 休的精神。,示例:人化成鸟,只是一种幻想,但故事所表现出来的死而不屈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后人。,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愚 公 移 山 传说很早以前,在冀州以南、河阳以北有两座大山,一座是太行山,一座是王屋山,

2、山高万丈,方圆七百里。 大山的北面,住着一位叫愚公的老汉,年近九十,他家的大门,正对着这两座大山,出门办事很不方便。愚公很恼火,他下定决心要把这两座大山挖掉。第二天天刚亮,愚公就带领全家老小开始挖山。大家干得很起劲,一年四季很少回家休息。,黄河边上住着一个精明的老汉,人们管他叫智叟。他看到愚公他们一年到头挖山运土不止,觉得很好笑,就不屑地劝告愚公:“你这个人可真傻,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活几年?用尽你的力气,也拔不了山上几根草,怎么能搬动这么大的山?” 愚公信心十足地说:“不错,我是老了,活不了几年。可是,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一直传下去是无穷无尽的。又怎么会搬不了这座山呢?”,听了这番话,那个自以为聪明的智叟,再也无话可说了。 后来,玉皇大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了,派了两个大力神把两座山搬走了。从此以后,冀州和汉水的南面,就没有高山阻挡了。 1. 文中与“怎么能搬动这么大的山”这句话意思相反的一句是:_,又怎么会搬不了这座山呢?,2. 玉皇大帝是被愚公的什么精神感动了呢? _ 3. 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_,坚持不懈的精神。,示例:认准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最终会取得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