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历史热点问题归纳与整理_3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901904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考历史热点问题归纳与整理_3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年高考历史热点问题归纳与整理_3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年高考历史热点问题归纳与整理_3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年高考历史热点问题归纳与整理_3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年高考历史热点问题归纳与整理_3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高考历史热点问题归纳与整理_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高考历史热点问题归纳与整理_3(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3年高考历史热点问题归纳与整理 历史热点问题通常包括短效热点、周年次周年热点和长效热点。新课程高考历史命题常用周年或次周年范围的社会热点问题为载体,架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载体在课外或题外,旨趣在书本之内,考查运用教材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 以2012年全国新课程卷为例,涉及刺史监察(24题)、三农问题(26题)、中共成立(31题)、中共十四大(33题)、美英两国的科技创新(40题)、南京条约、洋务运动、辛亥革命(41题)等热点问题。所以第一轮复习中应重视热点问题的渗透,提前介入,学以致用,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对发生在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间的国

2、内外时政热点问题,要予以高度关注。 其次,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对尾数为2、3、4年份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对进行重点复习。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魏源编撰海国图志1872年,轮船招商局创办、清朝派出首批留学生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宣统帝退位、清朝覆灭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苏联成立1932年,日本制造一二八事变,中国军队淞沪抗战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1952年,土地改革结束1962年,古巴导弹

3、危机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9月,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1982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92年,“九二共识”,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欧共体12国正式签署欧洲联盟条约2002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共十六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1853年,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成的飞机上天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制定革命统一战线政策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1943年12月,中美英三国发表开罗宣言(1945年7月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新

4、中国进行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开始实行一五计划,进行三大改造1973年,袁隆平选育杂交水稻成功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2003年,中国载人飞船车成功返回地面1894年,兴中会成立,首次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1924-1927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1924年)1934-1936年,中国红军长征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在美国举行,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全国人大会议通过“一国两

5、制”伟大构想,中央开始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宣布十四个沿海城市对外开放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再次,把人类长期普遍关注的问题,例如中美关系问题,中日关系问题,“三农”问题,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教育改革问题,科技创新问题,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构建和谐世界问题等等,与课本内容对应起来,有机渗透。 复习热点问题要注意:通过学科知识来展示热点和处理热点,即要充分联系学科知识。 长效热点问题举例:古今中外“民本”思想和“民生”问题民生问题自古有之,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解决方式不尽相同。近年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

6、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奋力追求的理想和目标。1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试图通过轻徭薄赋的改革,减轻农民负担,解决民计民生问题,如唐前期实行租庸调制(或西汉前期的休养生息、北宋中期的王安石变法等),确保农民生产时间,减轻农民赋役负担。2孙中山为解决民生问题提出了平均地权的主张。这一主张最终未能实现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3美国罗斯福新政解决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民生问题的措施是推行“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在当时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增加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历史作用。

7、4中国共产党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措施:(1)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就着手恢复经济、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物质生活。具体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土地改革,平抑物价,打击投机倒把,合理调整工商业等。(2)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基础。党和政府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采取的举措是:建立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主法制建设。(3)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头20年里,中国共产党在处理民生问题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治、经济方面“左”倾错误的推行,生产遭

8、到破坏,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产积极性受挫。后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粮食产量提高;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4)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全面振兴,主要原因在于中央政府肯定并发展了“农民两大伟大创举”。这“两大伟大创举”分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这对于解决民生问题有农村经济的振兴,极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和谐的意义。(5)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措施: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

9、鸣”方针,繁荣科技、文艺、制定教育方针,发展各级各类人民教育事业,加强教育立法,改革教育体制,发展广播影视、报业、互联网。(6)对当代民生问题的认识:民生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重视改善民生问题,是政府的基本职责。 长效热点问题举例: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核心考点:美国1787年宪法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影响。中美关系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之一,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上极其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1)追随英法,染指中国。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英法加入侵略中国的行列。向中国走私鸦片,强迫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以攫取侵华特权。19世纪60年代觊觎我国领土台湾。 (

10、2) 19世纪末“门户开放”,独立侵华。(3)扶黎扶蒋,控制中国。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进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帝国主义各国纷纷寻找在中国的代理人。“一战”期间美国扶植黎元洪,20年代后期积极扶植蒋介石政权,从而实现了控制中国(20余年)的目的。在此期间美国对华商品输出(1931年)跃居第一位。(4)“二战”期间,中美合作。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战争。为打败共同敌人,中美建立起合作关系。美国从军事、经济等方面援助中国的抗战,中国战场的抗战有力配合着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军的作战。(5)扶蒋,控制中国。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大为增强,凭借强大的实力,美国力图称霸世界。为达到控

11、制中国的目的,美国实行扶蒋政策,出钱出枪援助蒋介石发动反人民的内战。1950年派遣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阻挠我国对台湾的解放。(6)政治孤立、经济封锁,走向对抗。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拒绝承认,并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军事包围,外交孤立,经济封锁,致使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7)走向和解、中美建交;前进道路,一波三折。20世纪70年代苏美争霸,美国处于守势。尼克松上台后,美国对外战略进行收缩。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签订上海公报,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美国同意在台湾间题上的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1979

12、年中美建立起正式外交关系。中美正式建交后,双方在广泛的领域开始了合作关系,对中美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诸多矛盾冲突。美国始终末放弃霸权政策,在中美关系上围绕着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等百般刁难中国,致使中美关系的发展呈现出一波三折的特点。尤其是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焦点。长效热点问题举例:中日关系的发展演变核心考点: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影响1友好交往:(汉朝至宋元时期)2对抗与友好并存:(明清时期)清朝时期与日本的交往: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中日交往基本断绝;晚清时期,中国以黄兴、蔡元培、陈独秀等为代表留日学生,有利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和革命思想的传播。

13、3日本两次大规模的侵华:(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1)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实现了由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也积极利用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成为亚洲的强国;(2)在向帝国主义过渡后,日本制定了“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把侵略矛头对准了朝鲜和中国:1874年在美国的支持下侵略台湾;18941895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通过签订马关条约,割占辽东半岛和台湾;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北京大肆抢劫,并获得大量赔款;1904年挑起日俄战争,从俄国手中占领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即南满铁路);一战期间,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夺取了山东和青岛,取得了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1915年乘袁世凯复辟帝制之机,提出的“

14、二十一条”;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霸占东三省,并建立伪满洲国,实行殖民统治;又先后发动“一二八”事变和制造华北事变,中华民族危机加深;1937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全面侵华,在政治上进行殖民统治,经济上进行殖民掠夺,思想文化上实行愚民同化政策。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423年的冷战对立:(1949-1972年)二战后美军以“盟军”名义,对日单独占领,东京审判对一些战犯免于起诉,保留了天皇制。企图利用日本控制东亚,遏制共产主义。日本在美国的操纵和支持下,在对华问题上,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530多年友好和平交往:(1972年以来)1972年田中角荣首相访华

15、,中日邦交正常化;其中1972年1992年是重新调整和重新定位时期,1998年以来则是旨在构筑“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新时期。这一阶段中,因日本在历史遗留问题上不能正确对待,20世纪90年代的中日关系一波三折,目前出现“政冷经热”的局面。随着经济大国地位确立,日本要求在政治、军事上发挥更大的作用。6. 中日关系严重恶化(近年来)长效热点问题举例:中俄关系的发展演变(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成立,并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1924年,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运动。20世纪30年代,扶植王明占据中央领导地位,对中国革命进行过度干预,造成中国革命的重大损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被迫进行长征);“二战”后期,与美英推行大国强权政治,签订雅尔塔秘密协定,出卖中国的外蒙古。(2)新中国成立后,10月2日,前苏联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新中国在政治上采取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外交上实行“一边倒”政策,经济上苏联帮助我国设计和建造一百多个大中型工程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