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物理二轮精品专题卷专题03牛顿运动定律及应用(带详细解析)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901664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物理二轮精品专题卷专题03牛顿运动定律及应用(带详细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2届高三物理二轮精品专题卷专题03牛顿运动定律及应用(带详细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2届高三物理二轮精品专题卷专题03牛顿运动定律及应用(带详细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2届高三物理二轮精品专题卷专题03牛顿运动定律及应用(带详细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2届高三物理二轮精品专题卷专题03牛顿运动定律及应用(带详细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物理二轮精品专题卷专题03牛顿运动定律及应用(带详细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三物理二轮精品专题卷专题03牛顿运动定律及应用(带详细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2届高三物理二轮精品专题卷3物理考试范围:牛顿运动定律、牛顿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1、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 “扳手腕”是中学生课余非常喜爱的一项游戏。如右图,甲、乙两同学正在进行“扳手腕”游戏,下列关于他们的手之间的力,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扳赢了乙,是因为甲手对乙手的作用力大于乙手对甲手的作用力B只有当甲乙僵持不分胜负时,甲手对乙手的作用力才等于乙手对甲手的作用力C甲、乙比赛对抗时,无法比较甲手对乙手的作用力和乙手

2、对甲手的作用力的大小关系D无论谁胜谁负,甲手对乙手的作用力大小等于乙手对甲手的作用力大小2在一次学校田径运动会上,小明同学以背越式成功地跳过了1.90米的高度,打破校运会记录,如右图。若忽略空气阻力,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下降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B小明起跳以后在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C小明起跳时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于他的重力D小明起跳以后在下降过程中重力消失了3据新消息报道,在北塔公园门前,李师傅用牙齿死死咬住长绳的一端,将停放着的一辆卡车缓慢拉动。小华同学看完表演后做了如下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李师傅选择斜向上拉可以减少车对地面的正压力,从而减少车与地面间的摩擦

3、力B若将绳系在车顶斜向下拉,要拉动汽车将更容易C车被拉动的过程中,绳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绳的拉力D当车由静止被拉动时,绳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受到的摩擦阻力4如右图所示,物块A放在倾斜的木板上,木板的倾角为30和45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恰好相同,则( )A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B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C木板的倾角为45时物块可能在斜面上做匀速运动D木板的倾角为45时物块的加速等于5一皮带传送装置如右图所示,皮带的速度v足够大,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已知滑块与皮带之间存在摩擦,当滑块放在皮带上时,弹簧的轴线恰好水平,若滑块放到皮带的瞬间,滑块的速度为零,且弹簧正好

4、处于自由长度,则当弹簧从自由长度到第一次达最长这一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变化的情况是 ( )A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B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C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6如右图所示,A、B两人用安全带连接在一起,从飞机上跳下进行双人跳伞运动,最后安全着陆,降落伞未打开时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一定为零B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大于B的重力C在降落伞打开后的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等于B的重力D在降落伞打开后的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大于B的重力7在探究超重和失重规律时

5、,某体重为G的同学站在一压力传感器上完成一次下蹲动作。传感器和计算机相连,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ABCD8如右图所示,两块水平放在一起的物块a和b,质量分别为ma和mb,放在水平的光滑桌面上,现同时施给它们方向如图所示的推力Fa和拉力Fb,已知FaFb,则a对b的作用力 ( )A必为推力B必为拉力C大小为D大小可能为零9倾角为30的长斜坡上有C、O、B三点,CO=OB=10m,在O点竖直的固定一长10m的直杆AO。A端与C点、坡底B点间各连有一光滑的钢绳,且各穿有一钢球(视为质点),将两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同时分别沿两钢绳滑到钢绳末端,如右

6、图所示,则小球在钢绳上滑行的时间tAC和tAB分别为(取g=10m/s2) ( )A2s和2sB和2sC和4sD4s和10如下图,穿在水平直杆上质量为m的小球开始时静止。现对小球沿杆方向施加恒力F0,垂直于杆方向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且F的大小始终与小球的速度成正比,即F=kv(图中未标出)。已知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小球运动过程中未从杆上脱落,且F0mg。下列关于运动中的速度时间图象正确的是 ( ) A B C D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11(8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当合外力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其质量之间的关系。(1)实验前用刻度尺测出两个光电门中

7、心之间的距离s,并测得遮光条的宽度d。该实验小组在做实验时,将滑块从图所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可以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t1,遮光条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t2,则滑块经过光电门1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v1= ,滑块经过光电门2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v2= ,则滑块的加速度的表达式a= 。(以上表达式均用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2)在本次实验中,实验小组通过改变滑块质量做了6组实验,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实验次数123456质量m(g)250300350400500800加速度a( m/s2 )2.021.651.431.251.000.63通过计算分析上表数据后,得出的结论是

8、在合外力不变的情况下,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如果想通过图象法进一步确认自己的结论,须建立 (填am或a)坐标系,根据实验数据描点作图,如果图线是一条 ,就可确认上述结论。12(12分)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右图,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1)下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

9、、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下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 。(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A木板的长度lB木板的质量m1C滑块的质量m2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E滑块运动的时间t(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 (填“偏大”或“偏小”)。写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个论据: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

10、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13(8分)许多汽车司机喜欢在驾驶室悬挂一些祝福“平安”的小工艺品。如下图所示,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车厢中,悬挂小工艺品的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7角,球和车厢相对静止,球的质量为1kg。(g10m/s2,sin370.6,cos370.8)(1)求车厢运动的加速度,并说明车厢的运动情况;(2)求悬线对球的拉力。14(10分)如下图所示,质量为40.0kg的雪橇(包括人)在与水平方向成37角、大小为200N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由静止开始运动,雪橇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20;取g=10m/s2,cos37=0.8,sin37=0.6。(1)求雪橇的加速度大小;(2

11、)经过2s撤去F,再经过3s时雪橇的速度多大?(3)雪橇在5s内的位移多大?15(10分)如下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有质量均为m=1kg的物块A和B,两者之间的距离为l=0.75m。A、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0.4、2=0.1。现使A获得初速度v0向B运动,同时对B施加一个方向水平向右的力F=3N,使B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一段时间,A恰好追上B。g取10m/s2。求:(1)B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B;(2) A的初速度的大小v0。16(12分)下图为仓库中常用的皮带传输装置示意图,它由两台皮带传送机组成,一台水平传送,A、B两端相距3m,另一台倾斜,传送带与地面的倾角=37,C、D两端相距

12、4.45m,B、C相距很近。水平部分AB以5m/s的速率顺时针转动。将质量为10kg的一袋大米放在A端,到达B端后,速度大小不变地传到倾斜的CD部分,米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试求:(1)若CD部分传送带不运转,求米袋沿传送带所能上升的最大距离;(2)若要米袋能被送到D端,求CD部分顺时针运转的速度应满足的条件及米袋从C 端到D 端所用时间的取值范围。答案与解析1【命题立意】本题以“扳手腕”游戏立意,主要考查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1)什么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答案】D【解析】甲手对乙手的作用力和乙手对甲

13、手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总是相等的。2【命题立意】本题以跳高为背景命题,主要考查超重与失重现象。【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1)什么叫超重与失重?超重与失重时物体的重力变化了吗?(2)如何判定物体处于超重状态还是失重状态?【答案】AC【解析】小明起跳和落在软垫上减速,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在空中时,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但重力不会改变,则AC 正确。3【命题立意】本题以绳拉汽车为背景,以力之间的关系为选项,主要考查牛顿第二、三定律。【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1)汽车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斜向上的拉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2)汽车受到的几个力之间有何关系?力的大小与运动状态有关吗?(3)根据什么规律比较绳对车的拉力与车对绳的拉力?车受到的摩擦阻力的大小关系是什么?【答案】AD【解析】李师傅斜向上拉车的力可以分解成竖直向上和水平向前的两个分力,竖直向上的分力将减少车对地面的正压力,从而减少车与地面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