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酸碱盐探究实验题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901657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中考酸碱盐探究实验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中考酸碱盐探究实验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中考酸碱盐探究实验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中考酸碱盐探究实验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中考酸碱盐探究实验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中考酸碱盐探究实验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中考酸碱盐探究实验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题汇编酸、碱和盐专题复习知识梳理1、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 和 ,它们能跟酸或碱起作用面显示不同的颜色。写出它们遇到酸或碱的变色情况: 2、常见酸有(写化学式): ;3、常见的碱有(写化学式): ;4、浓盐酸有 性,所以打开浓盐酸的瓶盖有看到“白雾”,这是由于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的缘故,从而引起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变小或变大)5、浓硫酸有较强的 性,所以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但不能用于干燥 性气体,如氨气等。6、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 沿器壁慢慢注入 里,并用 不断搅拌。7、氢氧化钠有强烈的 性,所以它的俗名叫 、 或 。氢氧化钠的化学式为 ,它暴露在

2、空气中不但容易吸水而 ,而且容易和空气中的 反应而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检验是否变质,可向其中加入 ,若有气泡产生,证明已变质,反应的方程式为 。8、氢氧化钙的俗名叫 或 ,它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而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9、化学上常用的干燥剂有固体氢氧化钠、生石灰、无水氯化钙等,液体干燥剂有浓硫酸,其中 不能用于干燥酸性气体, 不能用于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等。10、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要有 或 。中和反应也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中和反应是指 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写出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污水的反应方程式 。11、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 之间。测定p

3、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 。写出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12、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成 色,pH 7;逐滴向锥形瓶中滴入稀盐酸并振荡,至溶液刚刚褪成无色时,pH 7;继续滴盐酸, pH 7。13、用稀盐酸可以除去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4、有些胃药中含有氢氧化铝,写出它中和胃酸的化学方程式 。15、常见的盐有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硫酸铜等,试分别写出它们的化学式和俗名: 。16、公路上的积雪可以用氯化钠来消除,说明盐溶液的的凝固点 ,而沸点 。(填写升高或降低)17、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是: ,用到的

4、主要仪器是 ,多次用到了玻璃棒,它的作用各不相同。18、像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等组成里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试写出它们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 。19、写出盐的溶解性规律: 20、写出你知道的七种沉淀的化学式和颜色: 21、农作物对 三种元素的需要量最大,因此化学肥料有 和 。判断KNO3属于 肥。22、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是,比较外观并加水溶解。通常磷肥呈 色, 溶于水。23、铵态氮肥因为含有 离子(写符号),加入熟石灰研磨后会放出 气体,而闻到氨味。所以铵盐不易与 性物质混合。试写出硝酸铵和熟石灰反应的化学程式 。24、硝酸铵、硫酸铵、磷酸铵中属于复合肥料的

5、是 和 ;它们所含的营养元素分别是 和 , 和 。25、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下列物质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如能发生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不能反应,说明理由。(1)碳酸钠深水溶液和氯化钙溶液(2)氢氧化钾溶液和盐酸(3)硫酸和氯化钠溶液(4)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26、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下列四种化合物的溶液两两之间是否能发生反应,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硫酸、硝酸钡、氢氧化钠、碳酸钾。酸碱盐化学实验题汇编1.CO2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 某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

6、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0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右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 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观察到 现象,从而证明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2.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8所示的实验。图8(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实验中滴加

7、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提出问题】 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交流讨论】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写物质名称) 。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 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 小林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

8、充完整。实验内容预计现象预计结论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的猜想正确。 。 的猜想正确。 。 的猜想正确。【反思拓展】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3.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过氧化钠(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于是他们做了以下探究实验。实验1:向包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请你对脱脂棉燃烧的原因进行分析_。实验2:向盛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试管中加入水,充分反应后,取试管中的少量溶液放入另一小试管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过了一会,红色又褪去了。【提出

9、问题】溶液为什么先变红,过了一会,红色又褪去了呢?【猜想】甲同学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猜想不正确,理由是_。【查阅资料】滴加酚酞呈现红色的溶液遇到H2O2时,H2O2可以破坏酚酞的结构,使酚酞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再显红色;酚酞在稀碱性溶液中稳定显红色,而在浓氢氧化钠等溶液中显红色后又褪色。【猜想】通过查阅资料后,该兴趣小组对溶液的红色褪去的主要原凶义进行了猜想。猜想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生成了H2O2;猜想B: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太浓。【实验探究】请你将下列实验方案填写完整。猜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取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放入试管中,_猜想A正确

10、B取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放入试管中,_猜想B错误【得出结论】根据实验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除了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外,还存在另一反应,则另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右图是“牌发酵粉”的部分信息,课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完成相应填空):【查阅资料】(1)酒石酸是一种易溶解于水的固体有机酸;(2)发酵粉能够使面团松软、发泡是因为发酵粉产生了CO2所致;(3)Na2CO 3受热不分解。【提出问题】NaHCO3在发酵粉加水或加热时如何产生CO2?【猜 想】甲乙酒石酸与NaHCO3在溶液中反应产生CO2丙NaHCO3加热产生CO2【实验探究】(1)小明同学取少量NaHCO3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无气体产生,从而否定了猜想甲,则猜想甲是 。小明又将酒石酸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产生了CO2,从而验证了猜想乙,说明了NaHCO3具有的性质之一是 ;(2)小英同学为探究猜想丙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英另取适量NaHCO3粉末加入a试管中,加热,观察到a试管口有水生成,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持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