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单元财富论坛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课件教科版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7900292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单元财富论坛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课件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江西省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单元财富论坛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课件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江西省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单元财富论坛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课件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江西省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单元财富论坛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课件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江西省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单元财富论坛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课件教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单元财富论坛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课件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单元财富论坛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课件教科版(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课 财富中的法与德,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支持我国税收制度,形成纳税光荣的价值取向。树立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观念。 【能力】通过学习树立法治意识,尊重法制和制度,依法维护经济社会秩序和约束自己的经济行为 【知识】了解财富中的法的含义,知道什么是财富中的义。懂得依法纳税的意义。了解我国的富民政策,理解勤俭节约的重要意义。,合法致富 依法纳税,勤俭节约 文明消费,教材知识框架,教材内容分析,富而思源 富而思进,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感悟我国的富民政策,感知财富中的法与德,1、判断:下列哪些是合法收入方式? 王某外出打工当建筑工人,一年挣了8000元钱。 某局长利用职

2、务之便,给某开发商招揽建筑工程,获得好处费30万元。 张某取得了一项科技发明成果,专利权被某企业购买,获利20万元。 贾某把自己的一批产品贴上某名牌产品的商标后出售,获利15万元。 李某是位个体餐馆的老板,年终交纳各种税款后,获利5万元。 王某购买了某企业的股票,年终获红利1万元。,劳动,技术,资本,劳动、管理、资本,情景导入,1、合法致富的意义有哪些? 社会 社会成员 自己 2、非法致富的危害有哪些?,稳定、和谐,才能有平等的获得财富的机会,依法获得的财富才能获得保护,扰乱经济秩序,阻碍经济发展,合法致富,损害国家、社会、他人的利益,自己也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获得财富,必须走合法的生财之道,

3、阅读教材P37页内容,思考:,1、什么是真正的生财之道? 2、每个人要获得财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必须做到,获得财富,必须走合法的生财之道,遵纪守法,收获平台,每个人要获得财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必须做到遵纪守法。,要依法规范自己的致富行为,思考: “法” 与“义”的关系是怎样的?,法与德是紧密联系的,获得财富要受到道德的约束。 “义”就是我们心中的“法”。 法律对人的约束是外在的,“义”对人的约束是内在的,才是最有效的。 我们要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依法纳税,请阅读课本39页的内容,说说你看到了有关税收的哪几个问题?,税收的含义。 税收的特征。 税收的作用。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

4、基本义务。 依法纳税,人人有责。,收获平台,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基本形式。,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投资1240亿元),西电东送(一期工程计划投资1200亿元),西气东输(国家总投资1400多亿元),青 藏 铁 路(2002年投资53.2亿元,2003年投资56亿元),1、材料分析:发票是国家向生产者和经营者征税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关部门解决消费者与厂家、商家争议的有力凭证。某日小明急需购买“随身听”,到商店询问价格时,店主对他说:“索要发票238;不要发票218元”。,(1)请你帮小明作出正确的选择,并说明理由。,(2

5、)如果店主说不要发票可以再便宜些,你同意吗?对店主的行为你该采取哪些处理方法?,答:(1)要发票。因为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不要发票是姑息助长店主偷税漏税的行为;从小明本身来说,不要发票也就丧失了日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凭证。,(2)不同意。对店主提出批评,劝其改正,并指出这是偷税漏税的违法行为;如劝说不成,应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我国经济生活中还存在不少偷税漏税的现象。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后,我们要维护国家税收制度,支持国家税收政策,在日常生活中监督偷税漏税行为,将来做个依法纳税的好公民。,2 富而思源 富而思进,富而思源中“源”指的是什么?,“源”是指: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以及改革

6、开放以来良好的社会环境。,阅读课本P40页第一段,思考: 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是什么?,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有关观点,(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2)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也不等于同等富裕。,(3)共同富裕的前提是:诚实劳动,合法经营。,(4)共同富裕的过程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即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共同富裕知多少,(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2)免除农业税 (3)实施两免一补政策 (4)实行粮食补贴政策 (5)实施扶贫工程 (6)实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

7、障金制度 (7)实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 (8)实行城镇、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我国为实现共同富裕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怎样实现共同富裕?,(1)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坚持实行对外开放. (3)发展特色产业. (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5)完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6)坚持共同富裕的富民政策. (7)加大对贫穷落后地区的投入. (8)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9)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有的人富裕以后想好好地享受一下;有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有的人则想帮助那些还生活在贫困中的人们,等等。这些愿望和想法无可厚非。但是,不同的想法,境界是不一样的,产生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各自的看法

8、:,各抒己见:,假如你有了500万,你会怎样做?,为什么要 “富而思源”?,(1)很多人依靠我国倡导共同富裕的富民政策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2)富而思源,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富而思源,不仅体现个人的品质 ,使生命有意义,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标志。,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先富起来的人以什么方式回报社会、奉献社会。,带领村民致富、投资治理沙漠、兴办希望小学、救助失学儿童、为灾区人民捐款、为慈善机构捐款,富而思源,先富起来的人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不仅体现了个人品质,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标志。,讨 论,在我们的身边,有这两类人,有这两种现象

9、。你是如何看待“小富即安”和“富而思进”这两种不同的人生观的呢?,富了以后是不思进取,还是“富而思进”不断开拓?这是两种不同的财富观,人生观。请阅读P42的例子。,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富而思进”?,富裕之后,任然不断创造、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3 勤俭节约 文明消费,勤俭节约的意义 或:为什么要勤俭节约?,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勤俭节约是治国安邦之道 勤俭节约是企业家取得成功的法宝 勤俭节约是做人的美德,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人认为勤俭节约已经“过时”了,你认为呢?,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把勤俭的美德当作“过时”的观念加以否定。P44 这种观

10、念是错误的。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即使国家足够发达了,我们的生活真正富足了,勤俭节约的美德也不能丢。因此,在艰苦的年代,我们要用勤俭节约渡过难关,在富裕的年代,更要用勤俭节约的习惯培养我们的品德。 作为中学生,正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能够恪守勤俭节约的生活准则,对未来的成长发展必定有无限的益处;相反如果从小就 追求奢华,不但对国家和家庭不利,而且 对个人的发展必然带来不良的影响。,从历史来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从国情来说,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人口、资源的压力,要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从个人成长来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克服因难、成就事业的条件。,七嘴

11、八舌,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为什么国家还要倡导“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过于节俭会使人们的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生活质量得不到提高,不利于推动社会生产规模扩大。,抑制消费 禁止消费,提倡消费,不要节俭 不要艰苦奋斗,说说自己的零花钱如何安排,畅所欲言,1、存银行 2、有计划购买学习用品 3、适当捐助生活困难同学或希望工程 ,经验之谈,想买的不等于必须要买。 现在喜欢不等于马上要买。 饭费不要省,保证身体健康。 学会节俭,提高审美能力。,反省自己的消费行为,做到不奢侈、不浪费、不攀比。 消费前做好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点。 从小事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理性消费,不盲目攀比,购买物有所值、经济适用的

12、物品。 文明消费,注重环保。 在物质消费的同时,更应看重精神生活的提升。,勤俭节约、文明消费,1、消费前:a、可以先作出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b、避免非理性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c、不与周围的人进行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 2、消费过程中:应该用环保的眼光去选购商品。 3、应该有适度的消费,但要节俭。 4、在满足基本的物质消费后,更应该注重精神上的需求。,中学生如何做到文明消费? 或:学生合理消费的具体做法,第 六 课,财富中的法,1、合法致富,2、法与义的关系,3、依法纳税,税收,对公民的要求(宪法规定)P39,违犯税法的后果P39,财富中的德,1、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P40,2、富而思源(意义P41) 富而思进(意义P42),3、勤俭节约,文明消费,原因,对青少年的要求P44,含义,特点,用途,P39,1)财富的获得有多种办法和途途径,2)合法的途径才是生财之道,3)实际(正、反),(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