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拙政园比较分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899794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颐和园拙政园比较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颐和园拙政园比较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颐和园拙政园比较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颐和园拙政园比较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颐和园拙政园比较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颐和园拙政园比较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颐和园拙政园比较分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北造园风格各有千秋,北方的皇家苑囿,不仅规模大、占地广,而且还常常选址于地形变化极其陡峻的山林地带,这就是群体组合的高低错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江南一带私家园林多局市井,不仅规模有限,而且从地形上看也不屈从于客观现状的限制,而且从地形上看也不可能有多少起伏变化。面对这种情况,造园家也不屈从于客观现状的限制,而总是千方百计地以人工的方法堆山叠石,并使之“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继而则“培山接以房廊”;或使”亭台突池沼而参差”、楼阁碍云霞而出没“,总之,均极力使之有高低错落的变化,而不至流于平板。,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比较,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两大类型,二者之间既有相

2、同之处,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都是人工营造出来的山水环境,在功能上都是游乐、休息的场所,但是因主人生活内容的差别和对园林要求的不同,在功能上也有差异。私家园林多附属于住宅,所以在园林中必然包括有主人居住、待客、读书、游乐等功能。而在皇家园林,除了有这些功能以外,往往还有供帝王祭祖、拜佛的寺庙部分;在离宫型园林中,因为帝王久住其中,所以又增加了供帝王上朝听政的宫廷部分。另外,同为游乐部分,皇家园林里的大戏楼、买卖街、观看放焰火的亭台、供耕种的田地、植桑养蚕等部分是私家园林不大有的。,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诞生的先后,私家园林的出现比皇家园林为晚,不过自从它出现之后,其发展就基本与皇

3、家园林齐头并进,并且独具有别于皇家园林的个性与特色,甚至是它的某些长处渐被皇家园林吸引,引入。早在汉代就有一些贵族官僚仿皇家园林修建私家宅园,但只是对其的模仿,并未出现后期私家园林所追求的境界和风格。,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风格的不同,造成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风格差异的客观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服务对象不同北方皇家园林是为封建帝王服务的,江南园林则属于私家园林,园的主人不同,各自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第二,规模及所处外部环境不同这是一个原因里派生出来的,皇家园林多处于北方,北方皇家园林规模大,占地广,多处于自然风景优美的山林,湖泊地区;而江南私家园林则规模小,多处于市井之内;第三,气候条件不同北方气候

4、寒冷,干燥;江南则较温暖,湿润。,颐和园的历史,颐和园的前身是清漪园,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北京西北郊原有瓮山,为燕山余脉,山下有湖,称七里澧、大泊湖、瓮山泊、西湖。金朝贞元元年(1153年)金主完颜亮在此设置金山行宫。元朝定都北京后,为接济漕运用水需要,水利学家郭守敬开辟上游水源,引昌平白浮村神山泉水及沿途流水注入湖中,使水势增大,成为保障宫廷用水和接济漕运的蓄水库。,颐和园简介,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郊,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行宫御苑,占地约290公顷,为我国四大名园之一。

5、,颐和园拙政园比较分析,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昆明湖两大风景区组成,面积290公顷,其中水域面积约占四分之三。这座古典园林素以规模宏伟、娇丽多姿而享有盛名。园内除有亭、台、楼、阁、宫殿、寺观、佛塔、水榭、游廊、长堤、石桥、石舫等100 多处富有民族特色的古典建筑外,还有浩瀚的昆明湖,巍峨的万寿山等。,颐和园特色,颐和园规模宏大,由昆明湖和万寿山构成,湖光山色相映生辉。,拙政园历史,拙政园名冠江南,胜甲东吴,是中国的四大名园之一,苏州园林中的经典作品。 拙政园位于苏州古城区东北街178号。园林占地面积约4.1公顷(不包括管理、花圃用地约067公顷)。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由御史王献臣始建。在

6、以后的四百余年间,沧桑变迁,屡易其主,几度兴废,原来浑然一体的园林演变为相互分离、自成格局的三座园林,拙政园简介,经历百二十余年后,明崇初四年(公元1631年)已荡为丘墟的东部园林。归侍郎王心一所有。王善画山水,悉心经营,布置丘壑,并以陶潜“归田园居”诗,命名此园 该园有放眼亭,夹耳岗,啸月台,紫藤坞,杏花涧,竹香廊等诸胜。可分为四个景区。中为涵青池,池北为主要建筑兰雪堂,周围以桂、梅、竹屏之。池南及池左,有缀云峰、联壁峰,峰下有洞,曰“小桃源”。步游入洞,如渔郎入桃源,桑麻鸡犬,别成世界。兰雪堂之西,梧桐参差,茂林修竹,溪涧环绕,为流觞曲水之意。北部系紫罗山、漾荡池。东甫为荷花池,面积达四五

7、亩,中有林香楼。家田种秫,皆在望中。,拙政园的特点,(1)因地制宜,以水见长。 (2)疏朗典雅,天然野趣。 (3)庭院错落,曲折变化。 (4)园林景观,花木为胜。 拙政园的园林艺术,在中国造园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代表了江南私家园林一个历史阶段的特点和成就。,一、拙政园-V-颐和园,拙政园:在园林的规划布局与造景手段上,二者都采用模拟象征等手段,在有限的范围内经营出具有自然山水形态的园林环境。但是由于园林占地大小的差别和二者追求园林意境的不同,其景观效果也各不相同。私家园林大的几公顷,小的几十亩,有的甚至只有几亩地,通常采取小中见大的手段,道路求曲折,景点求隐蔽,充分利用假山、空廊、小墙分隔出

8、多变的空间,大至一轩一亭,小至一石一竹皆可成景,以便在微观中体验宏观的意境。,二、颐和园-V-拙政园,颐和园:皇家园林则不同,除了宫城内部的御园,面积至少在几十公顷以上,西苑约110公顷,清漪园290公顷,圆明园350公顷,避暑山庄564公顷,在这样大的范围内营造环境需用大手笔,有的利用已有的真山真水,有的大规模挖湖堆土筑堤,创造出具有不同特征的大景区。在这里,皇家园林与多数私家园林表现出的那种自然、雅致、淡泊的意境不同,景观多开阔而畅朗,建筑多宏伟,充分体现出皇家园林的雍容大度。,三、皇家园林博取众家之长,皇家园林里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就是有不少景点模仿江南名胜或者某一处著名私家园林而建。作为

9、皇家建筑,它吸取或采用各地的建筑技艺并不足怪,因为皇家建筑必然要集中全国最好的技术和人才来为它服务,博取众家之长。明永乐皇帝为建造紫禁城曾征集10万工匠,其中就包括许多南方召来的能工巧匠;清朝廷在紫禁城中专门设立造办处,负责宫殿的装修、制作家具和御用品,其中也有不少技艺精湛的各地工匠。园林自然也是如此。康熙在北京西北郊建造清廷的第一座皇家园林畅春园时,就有江南山水画家叶洮参加规划,江南叠山名家张然主持园内的叠山工程。正是通过这些匠师,江南一带的建筑与造园技艺传至北方,并与北方技艺相互融合。,皇家园林优越的物质条件,皇家园林里出现完整地模仿江南某一园林景点,就不是普通工匠所能做到的了,这需要了解

10、园主或园林规划者的刻意追求。在这方面,不能不看到清朝康熙与乾隆这两位酷爱园林艺术的皇帝的作用。尤其是乾隆,正是在这位皇帝主持圆明园、避暑山庄增建、扩建工程时,出现了大批模仿杭州和苏州名胜、名园的景点,也正是在他主持兴建的清漪园中,出现了模仿无锡寄畅园的谐趣园。皇家园林与皇家宫殿建筑一样,正因为它们有条件吸取融合全国各地的精湛技艺,征召多方面的能工巧匠,才能创造出高水平的作品,在技术和艺术上达到一个时代的高峰。,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色彩处理也有极明显的差别,皇家富丽,私家淡雅。,四、色彩的对比,拙政园走廊:粉墙黛瓦,在这里构成建筑最基本的色调不外三种:一深灰色的小青瓦作为屋顶;二全部木作一律呈栗

11、皮色或深棕色,个别建筑的部分构件施墨绿或黑色;三所有墙垣均为白粉墙。,北山-万寿山,一般讲皇家园林凝重浑厚,五、山石对比,石舫颐和园石舫,唐太宗说过,皇帝如船,老百姓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里修石舫,表达了封建帝王希望江山永固的愿望。,拙政园假山,在花木配置方面,江南园林则远胜于北方园林。私家园林较虚幻空灵。,六、昆明湖,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诸园中最大的湖泊,湖中一道长堤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划分为三个大小不等的水域,每个水域各有一个湖心岛。这三个岛在湖面上成鼎足而峙的布列,象征着中国古老传说中的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幽水,拙政园中部以自然式布局为主,北岛南院,水系平

12、面成p形,两条东西向长长的水面延展了景观空间。,中国园林的境界,中国造园艺术,追求的是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布局自由、浑然一体、宛如天成,反映“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表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宇宙观。正是: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之理。中国园林造景,概言之就是通过人工与自然的巧妙组合,把观赏者引入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园林分析收获,中国古典园林道出了园林的真谛,那就是园林与文化有着不解之缘,文化艺术是园林的灵魂,说白了,就是生活的真谛。我们创造园林的文化能力,近百年来曾严重萎缩,应该承认,至今也尚未达到历史上曾经达到的高度。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想有所长进、有所作为,就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经验,提高创造园林文化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对园林文化日益普遍、日益深刻的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