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ppt1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889448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1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ppt1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ppt1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ppt1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ppt1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ppt1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ppt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ppt1(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意外伤害的概念,定义: 意外伤害是指突然发生和意料不到的对人体的伤害,如溺水、触电、交通事故及地震等。,2008年512确认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 17923人失踪。 4624万人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达200亿美元。,分布特征,人群分布:男女; 15-19岁1-4岁10-14岁 场所分布: 儿童青少年:家庭校内上学途中其它公共场所,2006年据相关部门统计,每天约有45名学生因意外伤害而死亡,也就是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在消失,在全国各类安全事故中,学生死亡人数超过了全年事故死亡总人数的60。,中国疾控中心最新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每年有超过二十万的儿童

2、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即每三位死亡儿童中就有一位是意外伤害所导致。意外伤害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有关专家指出,通过教育和学习,80%的意外伤害是可以避免的。,意外伤害急救原则,1、不惊慌,要镇静。 2、不进食,不先搬。 4、急呼救,不留员。 5、大灾难,多报告。 6、边分类,边抢救。 7、先救命,原地施。 8、伤情稳,就近送。 9、统一令,不自行。,第一节 气道异物梗塞,呼吸梗阻常见于婴糼儿,但近年来资料发现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发生气管异物明显多于儿童 食物团块完全堵塞声门或气管引起的窒息,俗称“噎食”。 美国每年约有4000多人因噎食猝死,占猝死病因第六位。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噎食病人被误诊

3、为“餐馆冠心病”而延误了抢救时机。,气道梗塞表现,突然刺激性咳嗽,反射性呕吐,声音嘶哑,呼吸困难; 特殊表现:“V”字手势,苦不堪言; 气道不完全阻塞:剧咳,咳嗽间隙有哮鸣音;喘气,呼吸困难,面色青紫; 气道完全阻塞:面色灰暗,不能说话、咳嗽、呼吸,失去知觉,窒息。,气道梗塞的现场急救,(一)现场诊断 一个意识清楚的人,尤其在进食时,突然强力咳嗽,呼吸困难,或无法说话和咳嗽,出现痛苦的表情和用手掐住自己的颈部。 亲眼目睹异物被吸入者。 凡昏迷患者在呼吸道被打开后,仍无法将空气吹入肺内时。,(二)现场急救自救法,咳嗽:自主咳嗽所产生的气流压力比人工咳嗽高4-8倍,排除呼吸道异物的效果较好。 腹部

4、手拳冲击法:患者一手握空心拳,拇指侧置腹部脐上两横指、剑突下处,另一手紧握该拳,用力向内、向上冲击5次,重复至异物排出。 上腹部倾压椅背:患者将上腹部迅速倾压于椅背、桌角、铁杆和其他硬物上,连续向内、向上冲击5次,以造成人工咳嗽,驱出呼吸道异物。,(二)现场急救-互救法,1。拍背法 (1)意识尚清楚的患者:在患者肩胛区脊柱上给予6-8次连续急促拍击。患者头部要保持在胸部水平或低于胸部水平,充分利用重力使异物驱出体外。 (2)意识不清的患者:应使患者屈膝蜷身,面向急救者侧卧,头低于胸部水平,急救者以膝和大腿抵住患者胸部,然后迅速、用力地拍背6-8次,海姆立克急救法(海氏急救法),Hemilich

5、 maneuver 对病人冲击腹部及膈肌下软组织,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气体形成一股气流,长驱直入气管,将堵塞住气管、咽喉部的异物驱除。 也称“余气冲击法”,立位腹部冲击法(意识清醒),救护者双臂环抱腰部令患者弯腰,头底张口; 一手握空心拳以拇指侧顶住腹部正中线脐上两横指处,剑突下; 另一手紧握该拳,快速向内、向上冲击5次; 有节奏、有力地重复操作; 造成人工咳嗽,驱出异物。,仰卧腹部冲击法(意识不清),仰卧位,头后仰,开放气道。 救护者骑跨在患者两大腿外侧; 用一手的掌根置于腹部正中线,脐上两横指不触及剑突,另一手置其上; 两手合力向上、向内冲击5次; 检查口腔,若异

6、物冲出,速用手取出; 检查呼吸心跳,若无即CPR。,立位胸部冲击法(意识清醒),不宜用腹部冲击法者: 如:肥胖者或妊娠后期 救护者站于患者背后,双臂经患者腋下环抱其胸部 一手握空心拳,拇指侧置患者胸骨中部,避肋骨缘与剑突; 另一手紧握该拳,向内、向上冲击5次; 重复操作,检查异物排出。,仰卧位胸部冲击法(意识不清),救护者骑跨在患者两大腿外侧; 定位与胸外心脏按压部位相同; 两手掌根重叠,快速冲击5次,冲击均匀,间隔清楚; 重复至异物排出; CPR,婴幼儿气道梗塞急救,不要惊慌或立即抱送医院! 应在高声呼救的同时,开始急救!,婴儿气道异物梗塞急救法,救护者将婴儿身体骑跨在左前臂上,用左手掌固定

7、头颈,头低脚高; 用右手固定婴儿下颌角,头后仰打开气道; 两前臂将婴儿固定,翻转呈俯卧位; 手掌根叩击背部肩胛区4次; 两前臂将婴儿固定,翻转呈仰卧位; 两指冲击性按压两乳连线下一横指4次; 查口腔,若异物咯出,小手指取出; 若异物未能咯出,重复背部叩击和胸部冲击。,背部叩击+胸部冲击,第二节 溺水,溺水(drowning),又称淹溺,指人淹没水中,由于呼吸道被外物堵塞(湿溺水70-80%),或喉头、气管发生反射性痉挛(干溺水10-20%)而引起窒息和缺氧,甚至造成呼吸停止和心脏停搏而死亡。,流行病学,据报道,美国每年因溺水而亡者近9000人,是意外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其男性溺死是女性的5倍,男

8、性溺死的高峰年龄段在1519岁,女性溺死在学龄前的14岁。成人溺死者中约45%伴有酒精中毒。美国每年发生近乎溺死者约8万。 意外溺水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首要死因。10个因意外伤害而死亡的014岁儿童中,有近6个是因为溺水身亡的。,儿童意外伤害(溺死)在中国,20002005年中国卫生部统计全国死亡统计数据(性别与城乡是2007年现场调查),溺水致死的原因,大量水、泥沙进入口鼻、气管和肺,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 惊恐、寒冷使喉头痉挛,呼吸道梗阻而窒息。,溺水急救自救,不要心慌意乱,应保持头脑清醒。 采用仰面位,头顶向后,口鼻向上,呼气宜浅,吸气宜深,身体浮于水面,以待他人抢救。 不可将手上举或挣扎,举

9、手反而易使人下沉。,溺水急救自救,会游泳者,若小腿腓肠肌痉挛而致淹溺,应息心静气,及时呼救,同时自己将身体抱成一团,浮上水面,深吸一口气,把脸浸入水中,将痉挛(抽筋)下肢的拇趾用力向前上方拉,使拇趾翘起来,持续用力,直到剧痛消失,痉挛也就停止。一次发作之后,同一部位可再发痉挛,所以对疼痛部位应充分按摩和慢慢向岸上游去,上岸后亦应再按摩和热敷患处。,小腿腓肠肌痉挛自救方法,溺水急救他救,急救者应游到溺水者后方,用左手从其左臂和上半身中间握对方的右手,或拖住溺水者的头,用仰泳方式将其拖到岸边 急救者防溺水者抱住不放,影响急救 急救者应松手下沉,先与溺者脱离,然后再救 向后推溺水者的脸,紧捏其鼻,使

10、其松手,接着再救。,对精疲力尽的淹溺者,救护者可从头部接近; 对神志清醒的淹溺者, 救护者需从背后接近。,溺水急救他救,急救者不会水时应立即用绳索,竹杆、木板或救生圈,使溺水者握住后拖上岸来 现场无任何救生材料,应即时高声呼叫他人,溺水急救岸上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 控水 CPR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溺水急救岸上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 立即清除口、鼻内的泥沙,呕吐物等 松解衣领、钮扣、乳罩、内衣,腰带、背带等,但注意保暖 必要时将舌头用手巾、纱布包裹拉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溺水急救岸上救护,控水(倒水) 急救者一腿跪在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

11、者腹部横放在其大腿上,使其头下垂,接着按压其背部,使胃内积水倒出 急救者从后抱起溺者的腰部,使其背向上,头向下,也能使水倒出来,溺水急救现场急救注意事项,1、经短期抢救,呼吸、心跳不恢复者不可轻易放弃,至少应坚持34小时,转院途中也应继续进行抢救。 2、溺水者在现场很快抢救成功,也要送往医院,以防肺部感染和其它并发症。 3、抢救同时注意保暖,减少并发症发生。,溺水预防,注意切莫太疲劳 游泳前活动身体 避免突然接触冷水,第三节 触电,据统计,美国每年因电击伤致死1200人,电击致伤残者约为死亡人数的30倍。我国农村每年因电击死亡约5000人。上海市每年院前救治电击伤450余例,以7、8月最多。,

12、2008年6月25日下午,江西省一位叫涂志贤的学生被高压变压器吸附过去,造成其右臂截肢,左臂残疾,腹腔肠子外露,生命垂危。,概 述,触电又称电伤,是指一定电流及电能(静电)通过人体,造成机体损伤或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触电对人致命的伤害是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心跳骤停,因而心脏除颤、心肺复苏是否及时有效,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触电的原因,不懂安全用电常识,自行安装电器,家用电器漏电而手接触开关、灯头、播头 因大风雪、火灾、地震、房屋倒塌等使高压线断后在地,10米内都有触电危险 在房檐下或大树下避雷雨,衣帽被雨淋更容易被雷击 在电线上晒湿衣物 救护时直接用手拉触电者,临床表现局部表现,少量电流短暂作用于

13、人体时,一般仅有发麻感,局部不留痕迹;低压电流所致伤口小,伤口焦黄,较干燥 (似烤糊状)。 高压电流或闪电烧伤,表面可有烧伤烙印闪电纹,给人感觉烧伤并不严重,但实际烧伤面积大,伤口深,重者可伤及肌肉、肌腱、血管、神经及骨骼。 主要是进出口和通电路线上的组织电烧伤,常有2个以上伤面。,临床表现全身表现,轻者有惊吓、发麻、心悸、头晕、乏力,一般可自行恢复 重者出现强直性肌肉收缩、昏迷、休克,心室纤颤为主,低压电流造成持续数分钟后心跳骤停。高压电流主要伤害呼吸中枢,呼吸麻痹为主要死因,临床表现并发症,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可有失明或耳聋。 少数可出现短期精神失常。 电流损伤脊髓可致肢体瘫痪,血管损伤可致

14、继发性出血或血供障碍,局部组织灼伤可致继发性感染。 触电而从高处跌下,可伴有脑外伤、胸腹部外伤或肢体骨折。,现场急救脱离电源,关闭电源 挑开电线:干木棍、竹竿等 斩断电路 “拉开”触电者:在浴室或潮湿处救护人要穿绝缘胶鞋戴胶皮手套或站在干燥木板上以保护自身安全。,禁忌:,电源不明时,切忌不要直接用手接触触电者,这样自己也会立即触电而伤,再有人拉这位触电者也会同样触电,立即现场急救CPR半时以上,轻型触电者,应就地休息1-2小时,以减轻心脏负担,加快恢复。如立即走动,可加重心脏负担,甚至导致死亡。 重型触电者,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脏除颤、心肺复苏。不要轻易放弃,一般应进行半小时以上。有条件

15、尽早在现场使用AED仪器 紧急呼救,启动EMS系统 电击伤患者不管症状轻重均需送医院留观;,触电的预防,(一)制定安全用电的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用电规章制度,定期检查维修电器设备,对容易引起触电事故,应立即报告学校有关部门,及时检修。 (二)大力开展安全用电的宣传教育 遵守用电规定,不能乱拉接电线,不能在通电的电线上晒衣物,不能接触断落的电线;禁止在潮湿的地板上修电器。发现有“霹雳”的火花声时,立即关闭电源,预防触电;教育儿童不玩开关、插头;,触电的预防,(三)雷雨天不要站在树木下、电杆旁或天线附近。 狂风暴雨后,不要拣拾地上的电线, 不要走到距电线10米以内的地方, 不要到高压电线的地方玩耍.

16、,第四节 车祸,交通事故是全球意外伤害中最常见的,其中以公路交通事故车祸为最常发生 美国每年死于车祸一项,即超过整个侵朝战争死亡人数。最近统计1000次汽车车祸,有1678名伤员,1524岁者为最多 目前我国车祸逐年增多,死亡、致残率在直线上升,一、概 述,车祸是指机动车辆和自行车在运行中因各种原因致伤人体的意外伤害,称交通事故,轻则擦伤、碰伤,重则常引起多器官受损的复合伤,现场急救不及时残废死亡率很高。 群死群伤的公路交通事故伤亡及经济损失均较严重,常需政府、公安、急救、医疗部门多系统联合救护。,公路交通事故伤情的特点,暴力大、伤情严重; 多脏器损伤多见; 脊柱骨折、脱位、截瘫多见; 颅脑损伤、血气胸、肝脾破裂多见; 开放性骨折多见; 致残、死亡率高。,二、交通事故五大杀手,超 载 酒 后 无 证 疲 劳 超 速,三、车祸对人类的危害,当今世界每年死于车祸的人数为25-30万人,受伤3000万人,永久性伤残者300万人。 车祸主要危害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 车祸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从全世界来看,车祸平均耗费国民总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