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危儿筛查及早期干预.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888877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3.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危儿筛查及早期干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2012-高危儿筛查及早期干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2012-高危儿筛查及早期干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2012-高危儿筛查及早期干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2012-高危儿筛查及早期干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高危儿筛查及早期干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危儿筛查及早期干预.ppt(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危儿筛查及早期干预,蔡荣兰 副主任护师,主要内容,高危儿定义 高危儿筛查的意义 筛查方法 早期干预的概念 早期干预的作用及效果 早期干预方法,高危儿定义,高危新生儿: 是指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严重疾病而需特殊监护的新生儿。其潜在的危害主要是易发生脑瘫、智力低下、癫痫及行为异常等神经系统后遗症。,高危儿筛查的意义,通过筛查,早期发现可疑病例。抓住脑发育的关键期(1岁以前,特别是06个月)进行早期干预,以最大限度促进脑功能恢复,使脑损伤儿的运动、智能发育水平赶上正常儿。降低脑瘫及其他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高危儿早期筛查方法,(One)量表筛查法,(一)中国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

2、法(NBNA),适用范围:足月新生儿,早产儿需达纠正胎龄40周方能用此表评定。 评价较全面,是研究新生儿心理发育的良好方法。对肌张力亦有较客观的评价。 准确量化,方法易掌握。 评分与预后相关性高。第7天35分者,56%预后不良;第14天35分者,80%预后不良。,(二)1岁以内52项神经运动检查法,适用范围:01岁小儿。 评价较全面,涵盖了婴儿的一般情况、视听能力、神经反射、姿势反射、肌张力等。 记录法,相对复杂、繁琐。 通过连续性评估(每月一次)、前后对比观察,可早期发现运动发育的异常情况,并可作为早期干预效果的指标。,(三)婴儿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适用范围 06月的小婴儿。 最适合

3、早产儿,出生后即可使用,不必等待至纠正胎龄40周。 评估的参数是:运动的空间性和时间变异性。 评估结果分4级:正常-最佳、正常-次佳、轻度异常、肯定异常。 对脑瘫的超早期诊断及非脑瘫的早期排除均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对评估者水平要求较高。,(四)婴幼儿智力测验量表(CDCC),适用范围:2个月3岁小儿。 分运动和智力评定两部分,具有相对独立性。 侧重于能力的评定,不能反应肌张力情况。 准确量化,方法易掌握。 年龄段划分较细,准确性较高。,(Two)系统筛查法,高危因素发育诊断神经反射肌张力,初步诊断,(一)高危因素,1.早产及低出生体重。 2.窒息、缺氧与HIE 。 3.新生儿黄疸及胆红素脑病 。

4、 4.宫内感染(现在特别重视)。 5其他 : 多胎妊娠、持续低血糖、频繁抽搐、呼吸暂停发作、颅内出血(、 )、产伤等。,(二)发育诊断,1.发育落后:与同龄儿比,运动发育落后3个月以上。 2.发育解离:指发育上各个领域发育阶段有很大差距,即发育上的不平衡性。如正常6月儿:蒙脸实验(+),独坐30秒,立位跳跃,发出连续音节,认生熟人。,(三)神经反射和姿势反射,原始反射缺如或残存 生理反射延迟出现 出现病理反射,1.非对称性颈反射:正常时期为3个月以前。不消失,阻碍正常翻身。(图片) 2.紧张迷路反射:正常时期为3个月以前。不消失,阻碍抬头及上肢的支撑。 (图片),原始反射残存,脑瘫患儿原始反射

5、残存图片,脑瘫患儿(手足徐动型),ATNR姿势,TLR姿势,ATNR姿势,1.立直反射(躯干立直反射):正常4个月以后出现。延迟则不会自主翻身。(图片) 2.平衡反射(坐位平衡反射):正常6个月以后出现。延迟则不会独坐。(图片),生理反射延迟建立,生理反射延迟建立图片,脑瘫儿,正常儿,8月儿 坐位平衡反射延迟,4月儿躯干立直反射延迟,4月儿,七月儿,在正常个体发育的任何阶段都不应该出现。如巴士征、踝阵挛、联合反应等,是脑损伤的重要症候。,出现病理反射,(四)肌张力,肌肉硬度(受检查者水平影响) 摆动度 伸展度(关节角度):股角、国角、足背屈角、手掌屈角、围巾征阳性、跟耳实验阳性等。 活动肌张力

6、(姿势变化):肌张力增高(交叉尖足、拇指内收;肌张力低下(蛙状姿势、W姿势、折叠姿势 )。,各关节角度图片,股角,腘角,手掌屈角,足背屈角,肌张力增高异常姿势图片,交叉尖足(前面、后面),紧握拳、拇指内收,肌张力低下异常姿势图片,坐位折叠姿势,下肢蛙状姿势,(Three)简易筛查法,吃 不会吸吮或吸吮 无力,吃奶少、易呕吐,吃奶时不安静、 断续,易腹泻、便秘,体重不增或 增长缓慢。,睡 睡眠过多, 清醒时亦精神差; 不哭或哭声微弱;睡眠少、持续哭闹, 睡眠不安, 易惊醒。,玩 表情淡漠。3-4个月后不能大声笑、 无o、a发音,6个月不认人、 叫名无反应,对玩具、 引逗无兴趣。,动 新生儿期运动

7、过多或自发运动减少。 2-3月竖头不稳、不能抬头,3月后不会“吃手”, 4-5月不会翻身,5-6月无伸手抓物动作, 7-8月不会坐,8-9月不会爬, 10-11月扶物不会站,12-14月后不会走。,身体姿势 新生儿期即可出现身体过软或过度僵硬, 呈滚木状翻身。3月后仍紧握拳、拇指内收。 5-6月后立位仍不支持体重、或尖足支持。 身体扭转不对称、仰卧位时上肢呈W姿势、 下肢呈“蛙”状姿势。坐位呈折叠姿势。 爬行时呈“兔跳样” 等。,早期干预定义,早期干预: 是指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丰富环境的教育活动,用于发育偏离正常或可能偏离正常的婴幼儿,以促进其运动及智能发育。( 广义:指3岁以前;狭义:6个

8、月以前为早期干预。),早期干预,提高智力,促进运动,减少并发症,早期干预作用及效果,(一)提高智力发育水平,足月窒息儿早期干预实验: 1991年,全国新生儿早期干预协作组。干预组64例,窒息对照组55例,正常对照组65。1.5岁时测MDI,干预组高出窒息对照组14.6分;高出正常对照组5分。对照组中有9%小儿智力发育低下,干预组无。 早产儿:与窒息组结果相似。,(二)改善运动发育水平,山东省科技局资助的一项研究: 干预组83例,对照组80例。新生儿期开始干预,3、6、12、18、24月复查、评价。CDCC评定得分干预组PD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三)降低脑瘫发生率,三门峡科技功关项目: 高危儿

9、共1053例。6个月时,干预组脑瘫发生率为3.70,对照组19.53 。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童发展专业委员会: 29家医院,早产儿。干预组1390例,对照组1294例。1岁时干预组脑瘫发生率9.4 ,对照组35.5 ,为3.8倍。,早期干预方法及实施,新生儿期干预,婴儿期干预,新生儿期早期干预的内容及方法,运动训练,(一)发育支持干预,合理喂养:保证能量供应,避免低血糖。 舒适卧位:定时翻身,防止关节僵硬;禁用蜡烛包,限制了运动、且不利于观察异常姿势。 沐浴或游泳:保持清洁,预防感染;同时有助于改善肌张力。 适宜环境:避免噪音及强光刺激,促进睡眠。,(二)感官刺激干预,包括视、听、嗅、味、触及

10、前庭感觉激。 视觉刺激:定时在小儿床头悬挂红绿气球。喂奶或其他操作时与小儿目光对视交流,距离以20cm为佳。 听觉刺激:定时单独播放或在抚触、做操时播放轻音乐、与小儿对话等(视听训练.MPG)。,(二)感官刺激干预,前庭觉刺激:摇婴儿床、抱起小儿,前后左右上下改变儿头的空间位置等。 触觉刺激:非营养性吸吮、抚触(抚触.mpg)等,(三)运动训练干预,作用:运动训练可以扩大关节的活动度, 改善肌张力,防止肌肉痉挛或萎缩、避免关节僵直,有利于维持正常运动姿势。运动训练中,兴奋冲动传入中枢,对高危儿的情感、智能发育亦具有促进作用。 内容:被动婴儿体操(婴儿操.mpg)。,婴儿期早期干预内容及方法,(

11、一)早期智能开发,生活交往,2月前:积极回应(用目光、语言、触摸)婴儿发出的信号。 3月后:和婴儿互动交流,如逗婴儿大笑。 5月时:可让婴儿扶奶瓶喝奶。 7月后:可用杯子喝水。 9-10月:用小勺吃饭、坐便盆、配合穿衣。 10-12月:可通过大声喊叫、拉扯、触摸方式,与同伴建立最初的交往关系。,语言(一),语言特点:音调较高、速度较慢、短语 间有较 长的停顿、较多使用 重复的话语。 交流要求:多和宝 宝说话。表情丰富或 配合动作。或让婴儿注视着 你的口型,便于模仿。,语言(二),2月前:多和宝宝说话,丰富听觉刺激。 3月后:可多逗其大声笑,o、a发音。 5-6月:应强化对名字的记忆。有意识的教

12、发 ma ma、baba音。发连续音。 7-8月:逐渐教认物品(实物)、理解指令。 9-10月:看图识物,模仿动物叫声。 11-12月:说1-2个词,表达自己的要求。,认知(一),扩大视野:满月后应多竖抱,增加户外活动。 玩具:是开发智力的最好道具。 2月前体积较大、颜色鲜艳、有柔和响声的 玩具视听刺激。 3-4月后小巧的、不同质地的玩具通过抓握感受物质性状。 5-6月后可动的、悦耳声音的玩具;图画、书刊探究学习。,认知(二),音乐:是开发智力的另一良方。不同旋律、不同节奏乐曲、儿歌。可配合电视、碟片,让小儿看、听、模仿。 认人认物:5月儿应教认生熟人、7-8月教认常见物品、8-9月教认五官,

13、10月后可通过看镜子培养“自我”意识,11-12月可指认图画、教认颜色等。,认知(三),游戏:在扩大婴儿认知教育中起重要作用。 5-6月:可以玩藏猫猫、照镜子游戏。 7-8月:会寻物游戏。 9月儿:出现延迟性记忆。 10月后:可培养孩子的直观行动思维能力。 11-12:可培养有意注意力,为以后进行幼儿期教育作准备。,(二)促进运动发育,按运动发育顺序训练: 改善肌张力训练:体操、游泳、按摩等,有助 于提高运动协调性。,抬头,翻身,坐,爬,扶站,独站及走,3-4月,1-2月,5-6月,7-8月,9-10月,11-12月,(三)培养愉悦情绪和健全人格,1.概念 情绪:指人受到环境刺激,生物需要是否 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暂时性的较激烈的态度和体验。 情绪智力:认清与克制自己感情的能力,以及理解并回应他人感情的能力。,2.培养婴儿健全人格的内容及方法 新生儿睡暖箱时,做“鸟巢” 、抚触、听轻音乐;对孩子发出的信号及时做出回应;经常对孩子微笑、拥抱;养成良好习惯:在孩子需要抱的时候抱抱他;不抱着睡觉、不含着奶头睡觉;教孩子和别人亲密接触,和别的孩子分享食物、玩具;懂“不”和“允许”;有礼貌,懂“再见”、“谢谢”等。,主要内容回顾及小结,认识高危新生儿及其危害 了解早期干预的概念及意义 掌握高危儿筛查及早期干预方法,Thank you very much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