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生物2.1神经调节2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885618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3.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生物2.1神经调节2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必修二生物2.1神经调节2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必修二生物2.1神经调节2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必修二生物2.1神经调节2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必修二生物2.1神经调节2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二生物2.1神经调节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生物2.1神经调节2(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细胞织就信息之网, 传输交汇万千信息, 貌如晴空星云闪亮, 闪耀的是智慧的光芒!,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系统的组成,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脑的结构,1、大脑的表面称为大脑皮层,具有许多沟和回,使大脑的表面凹凸不平。 2、沟、回使大脑皮层的面积大大增加。,脊髓,位置:,脊柱的椎管内,结构:,灰质,白质,灰质主要由神经元细胞体组成,白质主要由神经纤维组成。,神经元,1、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树突:多而短,接受刺激,把冲动传向细胞体,轴突:长而少(一根),把冲动传到神经末梢,细胞体:,突起,接受刺激、产生兴

2、奋、传导兴奋,功能:,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神经,神经纤维,(1) 神经元:也叫神经细胞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2) 神经纤维:轴突以及包在外面的髓鞘构成,(3) 神经:成束的神经纤维与包在外面的结缔组织构成,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对内外界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知识拓展:反射的类型?,非条件反射:动物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低级神经中枢(脑干、脊髓)参与完成。,条件反射: 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后天学习和训练,由高级神经中枢(

3、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例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吮吸反射,例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惊弓之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两者联系: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感受器,反射弧,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至神经中枢),(信息的分析和综合并产生新的兴奋),(传导兴奋至效应器),(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兴奋: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兴奋:,反射过程: 也是兴奋传导的过程,反 射 弧

4、的 结 构,小结:传入神经,传出神经的判断方法:,1、有神经节的为传入神经 2、根据脊髓内突触结构判断:与 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 。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3、根据脊髓灰质大小判断:前角大,后角小,后(小)角进,前(大)角出。,思考: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几个神经元?,2个,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既无感觉也无效应,既无感觉也无效应,既无感觉也无效应,只有感觉无效应,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即不能发生,必须保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只有感觉无效应,反射发生的条件: (1)反射弧只有保持其

5、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2)还需有适宜刺激才能发生反射活动。,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 A.由于气温高而出汗 B.由于气温低,皮肤血管收缩 C.在强光下瞳孔收缩 D.用手触动含羞草的叶片,叶片立即收缩而下垂,D,反射是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的应答。,巩固练习,2、手偶然碰到针尖时产生的反应是( ) A痛和缩手同时出现 B先感觉到痛,接着缩手 C先缩手,接着感觉到痛 D无法确定先后顺序,C,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传出神经遭到破坏,而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 ) A.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B.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 C.有感觉但肌

6、肉无收缩反应 D.失去感觉但能运动,C,变式一,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 结论:,+,+,+,-,-,-,图1,图4,图2,图3,a,b,a,b,a,b,a,b,刺激,-,+,+,+,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实验现象,1、传导形式:神经冲动(局部电流),(1)静息电位:内负外正,2、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原理: 神经细胞膜内K+浓度高,膜外Na+浓度高, 静息状态下,K+通道开放,Na+通道关闭,K+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2)动作电位:内正外负,原理: 受刺激时,Na+通道开放,Na+内流,膜电位倒转,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7、,(3)冲动的传导:局部电流,原理:兴奋区与邻近的静息区产生电位差,形成局部电流。 电流方向: 膜外:未兴奋区兴奋区 膜内:兴奋区未兴奋区,原理: 局部电流又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如此进行,兴奋向前传导,后方又恢复静息电位。,(4)传导与恢复,兴奋传导的特点? 双向传导,兴奋传导的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是否一致?,刺激,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归纳: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传导形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_的形式传导的 (2)膜电位:静息状态时膜电位是_,而兴奋时是_。 静息电位: 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 产生原因:_,使膜外阳离子浓度_膜内。 动作电位: 受到刺

8、激后,细胞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 产生原因:_,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_膜外侧。 (3)传导过程: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存在电位差而形成_。将兴奋向前传导,后方又恢复为_。 (4)传导方向:_。,电信号,外正内负,外负内正,双向传导,局部电流,高于,K外流,外负内正,Na内流,高于,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即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神经纤维向_传导。,两侧同时,突触种类:轴突树突 轴突胞体,图二,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什么 来传递的?,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为什么突触小体中含较多的线粒体?,1、突触小体,轴突末端,与突触小泡形成有关的细胞器:,高尔基体

9、,突触,2、突触,突触后膜:, 树突膜, 细胞体膜简称胞体膜,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单向传递原因?,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地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3、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1)过程: 兴奋突触小体突触前膜兴奋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扩散到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2)信号转化: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特点: 轴突树突 单向传递 轴突细胞体,轴突,(4) 作用效果: 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受体本质:,糖蛋白,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单向传递),

10、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因此,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电位变化。,比较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电 信 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快,慢,双 向,单 向,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突触小泡释放递质,神经系统,脑,脊髓,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脑神经,四、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图:,大脑,小脑,脑干,下丘脑,各级中枢示意图,脑干 (有调节呼吸、心血管运动等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大脑皮层 (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 (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脊髓 (调节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传导反射),下丘脑 (调节体温、水盐平衡和内分泌

11、的中枢),1、分级调节(观察课本2-5各级中枢示意图思考完成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各级神经中枢之间的联系,不同的神经中枢调节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 不同的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调节。 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调控。,阅读:课本P20资料分析,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听觉性语言中枢(H区),视觉性语言中枢(V区),书写语言中枢(W区),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前,后,2人脑的高级功能 大脑皮层可感知外部世界,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 具有_ _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语言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言语区,言语区,S区:运动性失语症 (能看、能写、能听、不会讲话),H区:

12、听觉性语言中枢 (能看、能写、能说、听不懂讲话),W区:书写语言中枢 (能看、能听、能说、不会写),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能听、能写、能说、看不懂文字),(Write),(Sport),(Hear),(View),大脑皮层言语区的四个区域发生障碍的结果:,2、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受到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外界信息输入 (通过视、听、触觉等),短期记忆,不重复,瞬时记忆,注意,、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短期记忆: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所以在学习中,要经常复习,对学过的知识多加注意,才能把学过的知识转变为长期记忆,不然很快就会遗忘。,海马区,例1、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其中正确的是( ),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速度快,下列神经纤维中能表示兴奋将要自左向右传导的是 ( ),D,视觉的形成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