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第三单元国情与责任考点36理想与奋斗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7885598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政治第三单元国情与责任考点36理想与奋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考政治第三单元国情与责任考点36理想与奋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考政治第三单元国情与责任考点36理想与奋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考政治第三单元国情与责任考点36理想与奋斗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考政治第三单元国情与责任考点36理想与奋斗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政治第三单元国情与责任考点36理想与奋斗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政治第三单元国情与责任考点36理想与奋斗课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36 理想与奋斗,20132015年江西省中考试题统计与命题展望,1.理想 (1)理想有什么作用? 对个人的作用: a.理想总是指向未来,表现为奋斗目标,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的作用。 b.理想激励着我们不断超越自己,让我们充满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使我们的人生充满幸福。 对社会的作用:亿万人民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特别是追求美好社会理想的过程中,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2)实现理想的途径有哪些? 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规划要尽可能长远,还要尽可能具体。 需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实际情况,对自己的理想适当进行调整,以缩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脚踏实地、全力以

2、赴。,特别提示1.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理想和现实密不可分,理想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实现理想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 2.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最高理想的关系。 要把个人理想融入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之中,为实现人类最高理想而奋斗。 3.我们的最高理想是什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二者关系是怎样的? (1)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2)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 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 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特别提示21世纪中叶要完

3、成的目标是什么? (1)实现共同理想。 (2)实现党的基本路线提出的奋斗目标(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结束。 (5)实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的目标(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2.艰苦奋斗 (1)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各族人民的共

4、同理想的需要。 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创业实践需要创业精神的支持和鼓舞。 艰苦创业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被人们视为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德。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 是由中国的国情、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特别提示请结合小康社会和资源现状,谈谈你对奢侈品消费和浪费现象的看法。 我国小康社会的现状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我国的资源现状是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少、资源相对

5、短缺,追求奢侈品消费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浪费的行为是错误的,不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会加剧我国资源短缺的危机,影响小康社会建设。我们应该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2)怎样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青少年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要做到:学习上刻苦努力,积极完成自己的学业;生活上艰苦朴素,不浪费、不攀比,不贪图安逸;思想上意志坚强,遇事迎难而上,不畏挫折等。,3.学会选择 (1)如何作出最佳选择? 掌握一些科学的方法和策略。 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多方面收集信息,学会辨别、筛选信息。 考虑目标的重要性和实现的可能性。 (2)为什么生活充满选择? 一方面,随着年龄逐渐增长,我们的需求不断扩大

6、,自主能力不断增强,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多;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前人相比我们选择的机会更多,选择面更大。 (3)学会自己作出选择的意义是什么? 学会自己作出选择,我们才能做自己的主人,才能在作出合理的选择时,享受成功的快乐。 或者在作出错误的选择时,从中吸取教训,提高选择能力。 通过不断地自主选择并从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我们的选择会更为明智,人生会更加积极。,(4)怎样理解职业道德与奉献精神? 不管什么职业,只要是社会需要的,就有价值。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有付出努力,才有可能成功。无论在哪个领域,只要肯钻研,都有成功的机会。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是一个人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要

7、树立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 (5)怎样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有机地结合起来,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既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又要根据自己的优势特长,还要考虑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及客观的社会需要,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多方面收集信息,学会辨别筛选信息,考虑目标的重要性及实现的可能性。 树立远大理想和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6)当代青年肩负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 青少年要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努力学习,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创新精神,掌握现代化建设的本领,

8、增强社会责任感,肩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误区警示 误区一:人生需要理想,有了理想就能取得成功。 分析:理想是引导人生航船的方向,是激励人们前进的不懈动力。但仅有理想还不行,要实现理想,取得成功,还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积极实践。 误区二:如今中国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贪图享受、尽情消费是应该的。 分析:(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2)但我国当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达到的小康仍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们必须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3)不管经济发展程度如何,我们在任何时

9、候,都必须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提倡适度消费。,误区三:只有从事工资高、体面的职业才有价值。 分析:该观点错误。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是什么职业,只要是社会需要的,就有价值。,观点提炼 1.人生需要理想,崇高的理想是激励人们前进的不懈动力。 2.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21世纪中叶),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3.任何理想的实现都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4.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是什么职业,只要是社会需要的,就有价值。 5.树立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 6.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

10、密相连。 7.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8.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现代化建设的本领,肩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例1,例2,例3,(2015四川南充)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一再强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求全国人民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下列关于艰苦奋斗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C.艰苦奋斗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 D.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艰苦创业精神 解析: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C项是错误的。 答案:C,解题指导,例

11、1,例2,人生整个过程就像一次航行,要使自己的扁舟轻快地行驶,务必要有所放弃,使它承载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这句话告诉我们( ) A.人的一生充满了选择 B.要根据自己的真实需要进行选择 C.什么都不要放弃,做一个坚强的人 D.先放弃,再选择 解析:“有所放弃”“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启示我们要根据自己的真实需要进行选择,B项正确。 答案:B,例3,解题指导,例1,例2,例3,解题指导,放飞梦想我扬帆 观察下列两组漫画并分别作答。,(1)哪幅漫画对理想作用的认识是正确的?(只填字母)并说明理由。,例1,例2,例3,解题指导,(2)哪幅漫画对实现理想的认识是错误的?(只填字母)请用所学知识为她实

12、现理想提出两条建议。,例1,例2,例3,解题指导,答案:(1)B。理想引导着人生的方向。理想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调控作用。理想激励着我们不断超越自己,让我们充满了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使我们的人生充满幸福。 (2)A。实现理想,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理想适当进行调整。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条:脚踏实地、全力以赴。不断增强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例1,例2,例3,解题指导,巧用“一析二联三解”法 回答漫画类试题,应做到“一析二联三解”。“析”即剖析漫画,这是解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仔细审题,通过对漫画画面的观察,分析漫画的本意,引申说明漫画所蕴含的寓意。“联”即联系教材,看看漫画反映的主题与教材中的哪些知识点相联系,找准切合点,找准理论依据。“解”即解答问题,根据以上分析,恰当地运用教材中的有关知识解答问题,做到紧扣教材知识,结合漫画内容加以阐述。,本课结束 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