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第一单元心理与品德考点4自信自立自强自尊自爱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7885565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政治第一单元心理与品德考点4自信自立自强自尊自爱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考政治第一单元心理与品德考点4自信自立自强自尊自爱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考政治第一单元心理与品德考点4自信自立自强自尊自爱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考政治第一单元心理与品德考点4自信自立自强自尊自爱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考政治第一单元心理与品德考点4自信自立自强自尊自爱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政治第一单元心理与品德考点4自信自立自强自尊自爱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政治第一单元心理与品德考点4自信自立自强自尊自爱课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4 自信 自立 自强 自尊 自爱,20132015年江西省中考试题统计与命题展望,1.自信 (1)自信的含义及表现是什么? 含义: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表现: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2)自信的两个误区是什么? 自卑与自负是自信的误区,二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 自卑的人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 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自负的人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追求的目标根本不可能达到。,(3)自信有什么作用?怎样才能做到自信? 自信是

2、成功的基石。自信者具有的乐观、进取、专注等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自信是准确的自我定位和客观的自我评价,是一种进取精神和科学态度,是遇到困难永不低头的巨大精神力量。自信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要做到自信,就要: a.看到自己的进步与长处。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 b.增强自己的信心与实力。雄厚的实力,是增强信心的最重要支柱。 c.做自信的中国人。要树立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在国际交往中自觉地展示中国人的气度和风采,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决不做有损国格的事情。,2.自立 (1)自立的含义是什么?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2)培养自立能力的意义是什么? 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是我们生活能力

3、的锻炼过程,也是我们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 人生需要自立。自立精神有助于我们克服依赖精神,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人。 (3)依赖思想有什么危害? 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 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只想不劳而获、贪图享受。 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4)怎样才能做到自立?(怎样培养自立能力?) 克服依赖思想,独立地生活,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遇事要有主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最基本的就是立足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 要大胆地投身于社会实践。,3.自强 (1)自强的表现是什么? 在困难面前

4、不低头,不丧气。 勇于开拓,积极进取。 志存高远,执着追求。 (2)为什么要自强?(自强的意义或作用是什么?) 自强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 自强是我们健康成长、努力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 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是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备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怎样才能做生活的强者?(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有哪些?) 理想,是自强的航标,要树立坚定的理想。 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必须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的弱点。 扬长避短是自强的捷径,

5、必须发扬自己的长处,避开自己的短处。,4.自尊自爱。 (1)自尊与自爱。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自爱,即自己爱护自己、自重。 人一定要自爱,而后才能被他人所爱;人一定要自尊,而后才能被他人尊敬。 自尊是人格之本,是人正常发展的需要,是人的重要内在价值。人的自尊不仅仅是外在仪表的修饰,更在于保持心灵的积极健康状态。 自爱首先体现在对现实生命价值的重视。要正确认识自爱,消除自我轻视行为,学会自重。 青少年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接受自我成长中的不足并领会其积极意义,体会自我进步的愉悦。 (2)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自尊、自爱始于知耻。“人无耻,无以

6、立”,有羞耻心才有是非感。 自尊、自爱表现为不以庸俗卑贱的方式做事,不做有损人格的事。,误区警示 误区一:只有成功的人才拥有自信。 分析: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一个人只要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就可以成为一个自信的人。成功的经历有助于人增强自信,有失败经历的人通过努力,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优势,一样能拥有自信。 误区二:自立就要所有的事情自己做,拒绝他人的帮助。 分析:该观点错误。自立就要克服依赖思想,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但自立并不排除在必要的时候向别人寻求帮助。人在一生中难免会遇到个人无法克服的困难,谁都无法做到“不求人”。,误区三:我们现在还小,需要各方面的帮助和照顾,

7、谈不上自强,等长大成人了,才能自强。 分析:该观点错误。(1)人生自强少年始。少年阶段是学习知识、涵养道德、增长才干、发展自己的最佳时期。同时,自强是一个人通向成功的阶梯,自强的品质对人生有重要意义。因此,要趁少年的大好时光,培养自强的品质,努力学习,奋发进取。 (2)少年能自强。理想是自强的航标,只要我们选准航向,战胜自身的弱点,发挥自己的特长,就能在自强的人生征途中,劈波斩浪,抵达成功的彼岸。,观点提炼 1.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是自信的基础。实力是撑起信心的最重要支柱。我们要将个人命运和祖国发展结合在一起,增强民族自信心。 2.青少年要克服依赖心理,走向自立,勇于承担自

8、己的责任。 3.自强是我们进取的动力,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4.自尊是人格之本,是人正常发展的需要。青少年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优缺点,体会自我进步的愉悦。 5.自尊自爱,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关爱。,例1,例2,解题指导,小芬上大学后,主动参加勤工俭学,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毕业后立即被某知名公司录用。这说明培养自立能力要( ) A.摆脱父母,拒绝帮助 B.寻找朋友,盲从他人 C.主动放弃学习生活 D.大胆投身社会实践 解析:参加勤工俭学是大胆投身社会实践的表现,D项正确。自立不是拒绝帮助,A项错误。B、C两项中的做法错误。 答案:D,例1,例2,解题指导,背景材料:在大型青春励志生活类角色互换纪实

9、节目“变形计”之少年少年中,有一个家住贵州山区的十四岁留守儿童梁训,其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一个人独自生活。每天,他除了干农活外,还要上山砍柴、打水、喂猪和学习。可他从不怨天尤人,对生活和学习充满了热情。 (1)材料体现了梁训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2)请简要回答,青少年培养这些品质的意义。,例1,例2,解题指导,解析:第(1)问设问指向是“材料体现了梁训具有哪些优秀品质”,从“独自生活、干农活、上山砍柴、打水、喂猪、学习、不怨天尤人、对生活和学习充满热情”等有效信息中可以让我们准确、及时地链接考点知识解答问题。第(2)问的设问指向相当明确,意在考查自立自强的意义,运用考点知识拓展开来解答即可。

10、答案:(1)材料体现了梁训具有自立、自强等优秀品质。 (2)自立有利于锻炼我们的生活能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利于我们增强自信,成为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人。自强是进取的动力,是通向成功的阶梯。自强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是我们健康成长、努力学习、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例1,例2,解题指导,综合类试题备考技巧 有些同学在回答综合题时,因为时间紧等原因,往往只从一个方面去思考问题,造成失分严重;有的同学用教材上的某一整段话作答,看起来很多,实际上可能只答到一个要点。我们要明白综合题的答案往往要求做到答案准确、考虑周全、语言简洁,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和较强的概括能力,当然这些必须以扎实的知识为基础。,本课结束 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