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讲义(3至4章)解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877281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基础讲义(3至4章)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会计基础讲义(3至4章)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会计基础讲义(3至4章)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会计基础讲义(3至4章)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会计基础讲义(3至4章)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基础讲义(3至4章)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基础讲义(3至4章)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基本要求】 1. 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概念 2. 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分类 3. 熟悉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 4. 熟悉常用的会计科目 5. 掌握账户的结构 6. 掌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第一节 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概念与分类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科目,简称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会计科目可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即所属会计要素)、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 1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会计科目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可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共同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1)

2、资产类科目,是对资产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是对负债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负债的科目。 (3)共同类科目,是既有资产性质又有负债性质的科目,主要有“清算资金往来”、“外汇买卖”、“衍生工具”、 “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等科目。,(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是对所有者权益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按所有者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5)成本类科目,是对可归属于产品生产成本、劳务成本等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

3、的项目,按成本的内容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反映制造成本的科目、反映劳务成本的科目等。 (6)损益类科目,是对收入、费用等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2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 会计科目按其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1)总分类科目,又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 (2)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为详细和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如果某一总分类科目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较多,可在总分类科目下设置二级明细科目,在二级明细科目下设置三级明细科目。,二、会计科目的设置

4、(一)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 各单位由于经济业务活动的具体内容、规模大小与业务繁简程度等情况不尽相同,在具体设置会计科目时,应考虑其自身特点和具体情况,但设置会计科目时都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法性原则; (2)相关性原则; (3)实用性原则。 (二)常用会计科目 企业常用的会计科目如表 3-1 所示:,第二节 账户,一、账户的概念与分类 (一)账户的概念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二)账户的分类 账户可根据其核算的经济内容、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进行分类。 1根据核算的经济内容,账户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共同

5、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六类。其中,有些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存在备抵账,户。备抵账户,又称抵减账户,是指用来抵减被调整账户余额,以确定被调整账户实有数额而设置的独立账户。 2根据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账户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总分类账户和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核算的内容相同,只是反映内容的详细程度有所不同,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相互核对。总分类账户统驭和控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从属于总分类账户。 二、账户的功能与结构 (一)账户的功能 账户的功能在于连续、系统、完整地提供企业经济活动中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具体信,息。

6、其中,会计要素在特定会计期间增加和减少的金额,分别称为账户的“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二者统称为账户的“本期发生额”;会计要素在会计期末的增减变动结果,称为账户的“余额”,具体表现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账户上期的期末余额转入本期,即为本期的期初余额;账户本期的期末余额转入下期,即为下期的期初余额。 账户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统称为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对于同一账户而言,它们之间的基本关系为: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二)账户的结构 账户的结构是指账户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账户通常由以下内容组成: (1)账户名称,即会计科目;

7、(2)日期,即所依据记账凭证中注明的日期; (3)凭证字号,即所依据记账凭证的编号; (4)摘要,即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 (5)金额,即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 从账户名称、记录增加额和减少额的左右两方来看,账户结构在整体上类似于汉字“丁”和大写的英文字母“T”,因此,账户的基本结构在实务中被形象地称为“丁”字账户或者“T”型账户。,三、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 从理论上讲,会计科目与账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分类,两者核算内容一致,性质相同。 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格式,并通过

8、其结构反映某项经济内容的增减变动及其余额。,第四章 会计记账方法,【基本要求】 1. 了解复式记账法的概念与种类 2. 熟悉借贷记账法的原理 3. 掌握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4. 了解会计分录的分类 5. 掌握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第一节 会计记账方法的种类,一、单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加以登记的记账方法。 二、复式记账法 (一)复式记账法的概念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现代会计运用复式记账法。,(二)复式记账法的优点 与单式记账法相比

9、,复式记账法的优点主要有: (1)能够全面反映经济业务内容和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2)能够进行试算平衡,便于查账和对账。 (三)复式记账法的种类 复式记账法可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等。借贷记账法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记账方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 (一)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 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所有账户的借方和贷方按相反方向记录增加数和减少数,即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就登记减少额。至于“借”

10、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与所记录经济内容的性质。,通常而言,资产、成本和费用类账户的增加用“借”表示,减少用“贷”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类账户的增加用“贷”表示,减少用“借”表示。备抵账户的结构与所调整账户的结构正好相反。 (二)资产和成本类账户的结构 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成本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有些账户可能无余额。其余额计算公式为: 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在借贷记账法下,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有些

11、账户可能无余额,其余额计算公式为: 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四)损益类账户的结构 损益类账户主要包括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1收入类账户的结构 在借贷记账法下,收入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本期收入净额在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用以计算当期损益,结转后无余额。 2费用类账户的结构 在借贷记账法下,费用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本期费用净额在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用以计算当期损益,结转后无余额。,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记账规则是指采用某种记账方法登记具体经济业务时应当遵循的规律。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12、”。 四、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对应关系与会计分录 (一)账户的对应关系 账户的对应关系是指采用借贷记账法对每 笔交易或事项进行记录时,相关账户之间形成的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二)会计分录 1会计分录的含义 会计分录,简称分录,是对每项经济业务列示出应借、应贷的账户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会计分录由应借应贷方向、相互对应的科目及其金额三个要素构成。在我国,会计分录记载于记账凭证中。 2会计分录的分类 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指由

13、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多借一贷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五、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 (一)试算平衡的含义 试算平衡,是指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和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通过对所有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的汇总计算和比较,来检查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二)试算平衡的分类 1发生额试算平衡 发生额试算平衡是指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与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保持平衡,即: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发生额试算平衡的直接依据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2余额试算平衡 余额试算平衡是指全部账户借方期末(初)余额合计与全部账户贷方期末(初)余额合计保持平衡,即: 全部账户借方期末(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初)余额合计 余额试算平衡的直接依据是财务状况等式。 (三)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试算平衡是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进行的。试算平衡表通常是在期末结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合计和期末余额后编制的,试算平衡表中一般应设置“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三大栏目,其下分设“借方”和“贷方”两个小栏。各大栏中的借方合计与贷方合计应该平衡相等,否则,便存在记账错误。为了简化表格,试算平衡表也可只根据各个账户的本期发生额编制,不填列各账户的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