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新企业创立与成长的实证研究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859664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部:新企业创立与成长的实证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第二部:新企业创立与成长的实证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二部:新企业创立与成长的实证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二部:新企业创立与成长的实证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二部:新企业创立与成长的实证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部:新企业创立与成长的实证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部:新企业创立与成长的实证研究(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新企业创立与成长 的实证研究,2,一、CEM 2007 新企业调查问卷,3,4,5,6,7,8,9,二、新企业创立和成长 的实证研究 合肥市新企业调查问卷分析,10,框 架,研究对象的选择及样本基本信息 新企业的创立 新企业的生存能力分析 新企业成长,11,一、研究对象的选择及样本基本信息,合肥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合肥高新区是首批国家级高新区,这里一区多园,合肥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合肥软件园、合肥生物医药园、合肥集成电路设计园、合肥留学人员创业园、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合肥民营科技园均坐落在这里;隶属中科院的安徽循环经济技术工程院里的许多新企业肩负科研成果应用开发的重任;围绕

2、新建的大学城诞生了不少服务性企业。合肥市新企业问卷调查就从这些企业中选择了104家。,12,本次调查采用了一对一访谈形式,并要求被访者填写新企业调查问卷。在数据处理时,只做了简单的加总和算术平均,力求反映数据中蕴含的最本色的信息。,13,14,样本企业的基本特征,1.本次调查样本中,有创建后运营不超过5年的新企业63家,运营超过5年的企业41家,共计104家。 2.近80的样本企业核心创始人数量不超过5人,90以上不超过10人。说明创业初期企业规模小,一人多岗,可以高效率低成本运作。 3.近50的核心创始人创业时年龄是3040岁, 80左右小于40岁。访谈发现有很多创始人是60年代出生,80年

3、代上大学,90年代下海创业。50年代出生的人所占比重较小。,15,样本企业的基本特征,4.本次调查中,科技型企业占80以上,分布在制造业(55.8)、服务业(14.4)、IT业(11.5)、贸易及其他企业占18.3,这一结果与取样有关,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园、高新区是新企业的“产床”。 样本企业分布也与城市特点有关,合肥市人力成本较低,先进制造业较发达,是我国重要的汽车、家电产业基地。 5.创业团队的建立主要是基于家人或亲戚(22.2)、同学(22.1%)、朋友(20.2%)、同事(17.3%)和志趣相投的陌生人(14.4)。62.5的企业是创业者第一次创业的结晶。,16,样本企业的基本特征,

4、6.由于科技型企业所占比重大,样本企业的核心创始人主要是男性(88.5),学历都较高,约有90的核心创始人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 7.样本企业中有50的核心创始人创业前的职业是国企员工,国企改革使很多有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人走上创业之路;有12.5的核心创始人是高校毕业生,主要集中在IT行业,良好的知识背景、旺盛的精力、别具一格的创新意识等因素,使得这些新企业快速成长。,17,样本企业的基本特征,8.样本企业中,年销售收入不大于200万元的占38.4,2011000万元的占34.6,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的企业比例很少。有一个规律:销售收入突破1000万、3000万、5000万和一个亿时,企业的组织

5、结构相应的有重大的变化。 9.在处理样本数据时发现,成立不足5年的新企业,有不到20位员工的占62.3;而创办超过5年的企业中,拥有超过20位员工的占70以上,其中有20的企业拥有超过100个员工。可见创业对经济增长、社会稳定的主要贡献之一是提供了就业岗位。,18,样本企业的基本特征,10.对于企业创建时采用的所有制形式,有58.6企业选择民营,实际上是有限责任公司,20.2选择股份有限公司,其它所有制形式比重很小。究其原因,一是与我国实施“国退民进”的战略有关;二是科技人员自主创业居多,注册资金中很少有国有资本;三是科技型企业为了吸引风险投资而注册成有限公司制的多,基本不会采取合伙、个体等法

6、律组织形式。,19,二、新企业的创立,20,(一)创业动机的产生,21,(一)创业动机的产生,图1显示,“过去的工作经验让我看到创业机会”、“喜欢挑战,想成就一番事业”、“发现市场机会”和“我有技术,所以创业”是产生创业动机的主要因素。McClelland (1961)从成就动机理论来确认了创业者都具有高成就需要。这种成就需要包括:强烈的竞争欲、超越自我设定的标准、追逐并达到挑战性的目标等,创业者的这一特性极大地影响着创业动机的产生和创业企业的存续能力。合肥市创业者学历较高,以科技型创业为主导,创业的机会成本较大,成就欲表现得更为显著。,22,(二)创业机会的识别,23,(二)创业机会的识别,

7、图2显示,行业经验、专业知识背景及对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是影响创业者感知创业机会的三个主要因素。今年年初,我们对合肥和深圳两地的MBA学员中的创业者进行了创业者素质调查,结果显示:合肥市科技型创业者执行管理、组织领导、分析决策等企业运营管理方面能力明显强于深圳市科技型创业者,但感知机会、把握机会和开拓创新几项能力显著弱于深圳市科技型创业者。,24,(三)创业能力的考虑,调查显示,94.2%的创业者在创办企业之前,曾经考虑创业能力。图3显示,考虑较多的是客户资源和工作经验,考虑最少的是声誉。,25,(四)创业筹备的时间,调查显示,从思考创业到创办企业,创业者们平均耗时7个余月,最长的用了3年,最少

8、的仅用了12个月。表6显示,约1/3的创业者准备时间不到3个月,30左右的创业者花46个月来准备创业,需要712个月的时间来准备创业的创业者约占25。本次调查结论与Amar V. Bhide对有限公司500强的创办者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相似。,26,(五)创业准备工作,表7显示,创业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34.6的创业者认为是“测试目标市场是否存在”, 21.1的创业者认为是“产品研发和测试”。创办企业前次重要的工作是“选择好的合作伙伴”和“判断是否有竞争优势”等。,27,(六)创业与创新,创新是创业的根本。图4显示,很多创业者认为创办新企业的创新之处体现在“对现有技术的改进”、“拥有突破性的技术

9、”和“新的销售方式”上,这是他们能够盈利的独特性所在,也是他们的竞争优势所在。,28,综上所述,创业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涵盖时间漫长、涉及因素纷乱杂芜,对于创业者而言,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创业者因为过去的工作经验看到创业机会或是发现市场机会或是受成就欲的驱使而产生创业动机,他们所拥有的行业经验、专业知识背景及对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又让其感知到创业机会,经过对客户资源、工作经验等创业能力的考虑,创业者平均花费7个月来准备创业。通过测试目标市场是否存在、产品研发和测试、选择好的合作伙伴、判断是否有竞争优势等准备工作的完成,创业者制定创业决策,诸如初始资金投入数量、经营领域选择、资源合理获取途径等

10、创业前重要决策。在合肥市创业者创建新企业时,充分发挥了“对现有技术的改进”、“拥有突破性的技术”和“新的销售方式”等有利于新企业成长的优势。以上总结了新企业产生的典型路径。,29,三、新企业生存能力分析,30,(一)新企业生存能力与创业准备工作的关系,图5显示, 近80的企业认为创业前对市场、人员、产品、融资等方面的详细调查分析,有助于提高新企业早期的生存能力。,31,(二)导致创业失败的影响因素,32,(二)导致创业失败的影响因素,图6显示,导致新创企业失败的主要因素是“没有满意的市场需求”、“缺少所需的资金”、和“身体欠佳”。相关研究表明,资金几乎制约所有创业者的成功创业。Amar V.

11、Bhide的研究显示:真正不为资金发愁的人很少会成为创业者。而“配偶反对”、“恋人反对”、“父母反对”对合肥市新企业创业成败几乎不构成影响。,33,(三)新企业业绩考核指标,如图7所示,新企业常用销售收入和净利润率来考核业绩。特别是创办超过5年的企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成本费用加大,极容易出现“红红火火不赚钱”的局面。因此,用净利润率衡量新企业成长的业绩更具科学性。,34,(四)影响新企业生存能力的主要因素分析,为了更为详尽、系统地分析影响新企业生存能力的关键因素,本次调查对其采用Likert量表的方式进行考察。量表采用5分制,5分表示完全同意,1分表示完全不同意。,35,(四)影响新企业生

12、存能力的主要因素分析,36,(四)影响新企业生存能力的主要因素分析,根据图8对影响新企业生存能力的5个一级指标得分情况的分析发现,资源因素影响最大,组织因素影响次之,企业家个人因素居中,环境因素影响排名第四,战略因素影响最小。,37,(四)影响新企业生存能力的主要因素分析,38,(四)影响新企业生存能力的主要因素分析,图9显示,在22个二级指标中,对合肥市新企业生存能力的影响最大的五个指标依次是:人才的可获得性、无形资源(包括声誉、组织、技术等)、适应变化及时调整、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和招聘所需要的关键骨干。能挣钱的生意都做、地理位置、政府资金支持这三个因素对合肥市新企业生存能力影响最少。,39

13、,(五)企业家能力与新企业生存的关系,40,(五)企业家能力与新企业生存的关系,如图10所示,样本企业的创业者十分重视企业家的能力,尤其是企业家的管理能力(4.62)、正确的公司战略(4.48)、企业家与团队的合作(4.44)。而认为很快达到盈亏平衡(3.64)、找到合适的投资人(3.70)、企业家的技术能力(3.80)与新企业的生存关系不密切。 这或许与创业者的身份背景有关。样本中科技型创业者居多,他们带着自己的技术成果创业,而缺乏相关的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和经验。技术长项、管理短项,如同跛脚,慢走没事,跑起来就摔跟头,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41,(六)新企业早期面临的关键工作,俗话说“

14、头三脚难踢”,为了解新企业创建之初的艰难,本次调查要求创业不足5年的创业者回答:“您的企业成立至今解决的三个最关键问题是什么?”虽然表述不一,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六方面问题:资金、人才、技术、市场、发展战略和管理问题。,42,四、新企业成长,本次调查的样本企业中有41家经营期超过5年的企业,定义为新企业成长。,43,(一)成长能力的形成与变化,44,(一)成长能力的形成与变化,表16显示,在企业成长中,下列能力非常重要:开拓市场能力(4.71)、产品创新能力(4.63)、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4.46)。从图11中我们可以看出新企业成长中的变化:随着新企业经营时间的增长,资金已经不是制约新企业成

15、长的重要要素,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跃居为新企业成长的影响因子;市场开拓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是新企业创立和成长的关键所在,二者构成了企业的基本成长能力。,45,(二)公司治理机制对新企业成长的影响,公司治理虽然和公司管理一样是对企业进行战略管理,但公司管理仅是一个以任务为导向的内部封闭系统,是经理人员行使决策力和控制权对公司进行经营管理;而公司治理是一个以战略为导向的外部开放系统,是确定公司目标、界定经理人员的权力与责任并进行有效的监督。,46,(二)公司治理机制对新企业成长的影响,如表17所示,新企业对公司治理的重视程度较低,七个选项的平均得分仅有3.78分,得分最高的是建立管理者的激励约束机制(

16、4.22),得分最低的引入外部董事,仅有3.32分。 新企业的创业者尝试着建立各种针对管理者的激励约束机制,以留住骨干力量,形成团队。本次调查的企业中常用的有奖金激励、津贴补助、送干股年底分红,提供住房和汽车等。虽然对管理者采取的激励约束方式不同,但根据一定的绩效考核指标来奖惩管理者的理念已蔚然成风。,47,(二)新企业成长的战略选择,目前,理论界提及的基本战略有五种:模仿战略、差异化战略、低成本战略、聚焦战略和比附定位战略。由表18可知,合肥市新企业成长在选择成长战略时,最倾向于重视新产品开发(4.63)和向相关产品领域发展(4.15),较少采取收购其他公司行为(3.24)。结合上述的五大成长战略的内涵,合肥市新企业成长偏向于采取聚焦战略,尤其侧重于其中的专门技术战略。,48,(二)新企业成长的战略选择,这种成长战略选择与合肥地域文化、小富即安的思想观念及创业环境有关,这也是很多新企业长不大、长不快,甚至越做越小的原因。合肥新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收购扩张的成功案例不多。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这些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