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溶液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3.1.1 溶解与乳化课件(新版)鲁教版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7858726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6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溶液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3.1.1 溶解与乳化课件(新版)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9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溶液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3.1.1 溶解与乳化课件(新版)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9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溶液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3.1.1 溶解与乳化课件(新版)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9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溶液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3.1.1 溶解与乳化课件(新版)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9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溶液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3.1.1 溶解与乳化课件(新版)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溶液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3.1.1 溶解与乳化课件(新版)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溶液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3.1.1 溶解与乳化课件(新版)鲁教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时 溶解与乳化,新知学习,互动探究,课堂反馈,新知导入,新知导入,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新知学习,知识点一 溶解的过程,1.观察食盐的溶解 在一只盛有约50 mL水的小烧杯中,加入一小匙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 钠),用_搅拌,食盐颗粒在水中消失,形成了氯化钠溶液。 触摸烧杯,感觉到温度_,说明氯化钠不能使溶液的温度发生 变化。,不变,玻璃棒,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一,几,均一,混合,均一,稳定,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2认识溶液,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续表),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1)取两只小烧杯,分别加入约50 mL蒸馏水,用温度计测量水温(T1), T1_ 。 (2) 向一只小烧杯中加入约

2、5 g氢氧化钠固体,搅拌,测量溶液的温度(T2), T2_ ,说明氢氧化钠能使溶液的温度_。 (3) 向另一只小烧杯中加入约5 g硝酸铵固体,搅拌,测量溶液的温度(T3), T3_ ,说明硝酸说明硝酸铵能使溶液的温度_。,15,20,升高,10,降低,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互动探究,探究点一 溶液,问题探究 学习了溶液的概念后,老师的提问及同学们的回答如上图所示,以上三位同学中能够正确描述溶液特征的是谁?,情景展示,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思考交流_。 归纳提升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是指各部分性质相同,包括密度、浓度等;稳定是指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不会分层;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例如

3、碘酒、啤酒都是有颜色的。 课堂速记_。,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问题探究 通过观察U形管中液面的变化,你能够准确判断出物质溶解于水时是吸收热量还是放出热量吗?,探究点二 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情景展示,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归纳提升 物质溶解时通常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溶液的温度有的升高,如氢氧化钠、浓硫酸等;有的降低,如硝酸铵等;有的基本保持不变,如氯化钠、蔗糖等。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则小试管中的溶液温度升高,会导致集气瓶中的气体受热膨胀,压着U形管的液面左端下降,右端上升;若加入硝酸铵,会导致集气瓶中的气体遇冷收缩,外界大气压压着液面,U形管的液面左端上升右端下降。 课堂速记 _。,思考交流 _。

4、,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例1 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C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 D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D,核心一 溶解的过程,核心应用,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解析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不一定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溶液中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但溶剂只有一种。由于溶液是均一的,故其各部分密度与性质都相同。,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方法点拨】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不一定无色。溶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最常用的溶剂是水。,澄清,透明,外观 溶液 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溶剂(水最常用),溶质(固、液、气),第一

5、节 溶液的形成,1. 概念 洗洁精、洗衣粉和洗发液等物质可以使食用油以_液滴的形态分散在水中,形成_分层、_稳定的混合物,这种现象叫作乳化现象。 2. 应用 (1)利用洗涤剂清洗餐具和衣物。 (2)调配化妆品,配制药物、涂料等。,细小,不易,比较,知识点二 乳化现象,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问题探究 食用油与水混合静置后出现什么现象?食用油滴入汽油中形成的是什么溶液?洗洁精滴入油水混合物会产生什么现象? 思考交流 _。,探究点三 乳化现象,情景展示,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例2 下列清洗方法中有乳化现象的是( ) A用自来水洗手 B用汽油清洗油污 C用洗涤剂清洗餐具 D用食盐水消毒,C,解析 汽油清洗

6、油污是溶解现象,洗涤剂清洗餐具是乳化现象。,核心二 乳化现象,核心应用,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方法点拨】 区别溶解与乳化:溶解是在溶剂的作用下,溶质以分子、离子等形式扩散到溶剂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的过程;乳化是一种物质以细小液滴的形态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不易分层、比较稳定的混合物的过程。,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能量变化,乳浊液,溶解的过程,不具有稳定性、均一性,应用,溶液,组成,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溶解:一种,一般是水,溶质:一种或多种,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知识点1 溶解的过程,课堂反馈,1小琪同学向如图131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蔗糖 B硝酸铵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图131,D,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2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_(填序号)。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溶液各部分都是均一的 在不改变外界的条件下溶液都是稳定的 气体、液体、固体均可作溶质 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速率较快 任何固体物质溶于水,都能使溶液的温度升高,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C,知识点2 乳化现象,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