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意境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858249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意境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古诗词意境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古诗词意境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古诗词意境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古诗词意境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词意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意境(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词意境鉴赏,学习目标:,1、明确“意境”内涵,体悟诗句意境。 2、学会概括氛围特点,掌握“意境题”答题方 法。,考纲要求: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考点阐释: “形象的鉴赏”,侧重于把握形象的特点,感悟形象中所传达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古诗词意境鉴赏”就是指对形象和情感的鉴赏。,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 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 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意境”是指意象(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它是“意”和“象”的结合体)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意象物象情思 意境意象氛围+情感,典

2、题引路: (2005年江苏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4分),答案:氛围:幽静、清冷; 心情:孤单、寂寞。 换个问法: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 怎样答? 这两句诗选取了露水、青苔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微风吹落枝头的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的画面,营造了幽静、清冷的氛围,抒发了作者孤单、寂寞的情怀。,意境题的设题方式,提问方式:这

3、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式: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从景与情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3.诗中某几句写了哪几个事物,请分析其情 景交融的意境。,方法小结 意境题答题三步走: 1、绘景。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析境。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几个双音节词,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悟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

4、”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怎样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怎么看出“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的氛围特点是“幽静、清冷”的呢?,角度一:听声响 常用词语:寂静、清幽、静谧、喧嚣等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幽静空旷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凄清悲凉,角度二:感冷暖 常用词语:萧条、冷落、繁华、热闹、萧瑟、凄冷、 冷清、凄凉、恬静优美、怡人、封闭压抑、生机勃勃等。 苏舜钦夏意:“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窗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5、 清幽静谧,角度三:辨色彩 辨别色调的冷暖所体现的情绪,注意色彩搭配所呈现的效果。 明亮的颜色常用来表现喜悦的情绪。凝重灰暗的色彩多寄寓伤感幽怨的情绪。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清新明丽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荒凉单调,角度四:看空间 空间包括地域特征( 幽深、幽僻等)和场面大小(雄浑壮阔、空旷辽远等)。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深远绵邈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高远辽阔,意境鉴赏常用术语,声响,冷暖,色彩,空间,概括“意境” 特点的角度,注意从整体考虑;注意所选的意象及其表现出来的综合特征。,2012湖南卷: 10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8分) 度破

6、讷沙(其二)(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破讷沙:沙漠名。鸊鹈(bt )泉:泉水名。 (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参考答案:诗歌选取沙漠、飞雁、晨日、铁衣等意象,描绘了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日出东南、铁衣生寒的画面,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时慷慨悲壮的情怀。,学以致用,绝句二首(其一) 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成都草堂,当时诗人的生活比较安定。,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参考答案:此诗选取江山、花草、燕子、鸳鸯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江山秀丽,花草飘香,燕子筑

7、巢,鸳鸯暖睡的初春美景图,(步骤一)营造了明净绚丽、生机勃勃的意境(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清江引 秋怀(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简要分析这首曲的意境。,参考答案:这首曲子勾画出一幅雁啼秋风,红叶似火,黄花满地,雨打芭蕉的秋景图 ,营造了秾丽凄美的意境,抒发了游子身处异地,思念家乡的浓烈的愁情.,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北青萝(李商隐)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注】北青萝:山名。 崦(yn):即“崦嵫”(ynz), 山名,在甘肃。古时常用来指太阳落山的地方。 “世界”句:语本法华经:“书写三千大千世界事,全在微生中。” 问:诗歌前三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残阳西斜,茅屋掩映; 落叶铺地,寒云飘渺; 枯藤独倚,磬声清越。 前三联共同营造了秋日傍晚清寒、安谧的山中环境。 表达了作者对远离红尘、超然物外的世外生活的向往之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