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水和无机盐代谢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857077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章水和无机盐代谢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第12章水和无机盐代谢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第12章水和无机盐代谢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第12章水和无机盐代谢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第12章水和无机盐代谢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2章水和无机盐代谢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章水和无机盐代谢剖析(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章,水和无机盐代谢,体液,主要内容,水平衡,电解质平衡,水和电解质平衡的调节,微量元素及镁代谢,钙、磷代谢,掌握体液的电解质分布特点,水和电解质的生理功能,水的来源与去路,水和电解质平衡的调节,钙、磷代谢的调节。 熟悉体液的含量与分布,钠、钾、氯的代谢,钙、磷的生理功能、吸收与排泄,血钙与血磷。 了解体液的交换,钙磷在体内的含量、分布,微量元素的代谢。,学习要点,概 述,体液:指由体内水及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组成的,广泛分布于细胞内外的液体。 电解质:体液中以离子状态存在的无机盐、某些小分子有机物和蛋白质,主要是无机盐。 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与体内水、电解质的含量、分布、组成保持相

2、对稳定密切相关。,第一节 体液,体液的含量和分布 体液电解质的组成、含量及其 分布特点 各部分体液间的交换,1、体液的含量和分布 体液: 成人体液总量约占体重60%,体液,细胞内液(40%),细胞外液(20%),血浆(5%),组织间液(15%),一、体液的含量和分布,各种体液的生理作用,细胞内液:提供大部分生化反应场所,血浆:沟通了各组织、器官之间的联系,组织间液:构成内环境,是细胞摄取营 养物质和排出代谢产物的渠道,细胞外液:,2、影响体液含量和分布的因素,体液含量及分布 因年龄、性别、胖瘦 情况而异。 年龄 体液的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性别 一般男性体液的含量较女性为高 胖瘦 肌细胞中的

3、体液含量明显高于脂肪细胞 婴幼儿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的能力较差, 易发生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1、体液电解质的含量,按含量不同可分为:,主要有K+、 Na+、Ca2+、Mg2+、Cl-、 HCO3- 、 HPO42-、有机酸根和 Pr-等,主要有铁、铜、锌、硒、碘、 钴、锰、钼、氟、硅等,二、体液的电解质含量及其特点,1).主要电解质:,2).微量电解质:,15 15 150 150 1 2 13.5 27 179.5 194 1 1 10 10 50 100 10 20 - - 7.88 63 78.88 194,147 147 4 4 1.25 2.5 1 2 153.25 155.5 114

4、 114 30 30 1 2 0.5 1 7.5 7.5 0.125 1 153.125 155.5,142 142 5 5 2.5 5 1.5 3 151 155 103 103 27 27 1 2 0.5 1 6 6 2 16 139.5 155,血 浆,体液中各种电解质的含量,组织间液,mmol/L mmol/L*,细胞内液,电解质,阳离子 Na+ K+ Ca2+ Mg2+ 总 计 阴离子 Cl- HCO3- HPO42- SO42- 有机酸 蛋白质 总 计,mmol/L mmol/L*,mmol/L mmol/L*,mmol/L*: 电荷浓度,2、体液电解质分布的特点,1). 各体液中

5、正、负离子总量相等 (即阴阳离子平衡) 2).各体液中主要的正、负离子不同,Na+,K+,Cl- HCO3 -,HPO4 2 - Pr -,3).各种体液渗透压基本相等 4).各体液中蛋白质的含量不同 细胞内液 血浆 组织间液,( 对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有着重要作用 ),第二节 水平衡,水的生理功能 水平衡水的摄入与排出,一、水的生理功能,(一)细胞的组成成分 (二)调节体温 (三)运输作用 (四)促进并参与物质代谢 是良好溶剂,提供反应环境 作为反应物,直接参与代谢 (五)润滑作用 唾液、泪液、关节液、粘液等,二、无机盐的生理功能,1、维持体液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Na+ Cl- 维持细胞外液的晶

6、渗压(容量) K+ HPO42-维持细胞内液的晶渗压(容量) K+组成血红蛋白缓冲体系/Na+组成碳酸氢盐 缓冲体系,2、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4、维持细胞的正常的新陈代谢,1)、作为酶的辅酶或激活剂 Cl-是淀粉酶的激活剂,2)、参与或影响物质代谢,例: K+参与糖原和蛋白质等的代谢,细胞合成糖原和蛋白质时, K+ 进入细胞 ,,反之,糖原和蛋白质分解时, K+返回血浆,临床应用,静脉滴注胰岛素葡萄糖液,以缓解高血钾,外源性葡萄糖,K+大量进入细胞,3、构成组织细胞成分,水平衡 钠、氯代谢 钾代谢,第三节 水和钠、钾、氯的代谢,一、水平衡水的来源和去路,(一)水的来源,1. 饮水:成人一般约

7、1200ml/d,2.食物水:成人约1000ml/d,3.代谢水(内生水):成人约300ml/d 来自物质代谢生物氧化过程所产生的水,称为代谢水(内生水)。,合计:2500ml/d,(二)水的去路,1.肺排水:成人一般约350ml/d,3.消化道排水:成人一般约150ml/d,2.皮肤排水:,4.肾排水:成人一般约1500ml/d,合计:2500ml/d,肾排水目的有二:,水的动态平衡与临床的关系 正常成人每日进出水量:2500ml/d 最低生理需要量:1500ml/d 此数值常被称作 为最低需水量,是临床补充水分的一个依据。,排多余的水:此量通常为多饮多排 排代谢废物:成人每天约产生的代谢废

8、物 35g,约需500mL尿液溶解, 故正常成人最低尿量为500ml/d,二、钠和氯、钾的代谢,1、含量和分布,含量:以体重60Kg的人为例 含Na+约 60g、Cl-约100g 血清Na+:138145mmol/L 血清Cl- :103mmol/L,分布:,主要在细胞外液及骨骼,骨骼为体内的钠储存库。,(一)钠、氯代谢,2、 摄入和排出,主要来自食盐,由胃肠道吸收。,尿、汗、粪,90%的Na+从肾排出,摄入:,排出:,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肾排Na+特点:经肾随尿排出,(二)、钾代谢,1、含量和分布,保持血浆K+恒定具有重要意义,分布:主要在细胞内液,血清K+: 3.55.5m

9、mol/L,含量:以体重60Kg的人为例, 含K+约 120g,2、 影响血浆K+恒定的因素,1. 物质代谢,2. 体液H+浓度,合成1g糖原, 0.15mmol K+进入细胞内,合成1g蛋白质, 0.45mmol K+进入细胞内,糖原或蛋白质分解, 则有同样量K+出胞外,临床上注射葡萄糖和胰岛素治疗高血钾,酸中毒常伴高血钾, 碱中毒常伴低血钾,3、 摄入和排出,正常成人需钾24g/日, 正常膳食可满足,摄入,排出,90%经肾由尿排出,多吃多排, 少吃少排, 不吃也排,肾排K+特点:,(四)低血钾与高血钾,1、低血钾 血K+ 5.5mmol/L称为高血钾。 原因: 输入钾过多 如输入钾过多 过

10、快 排泄障碍 常见肾功能衰竭 分布异常 细胞内钾外移(烧伤、缺氧),调节水盐平衡的成员,主要通过肾脏的功能实现,水盐代谢调节特点,动因:体液容量和渗透压的变化。 调节效应:通过调节摄入量与排出量,使体 液的容量、渗透压、各种离子的浓度和比例等在整体上维持相对平衡。,三、水和无机盐代谢的调节,一)、神经调节,高盐饮食、机体失水( 1%2%),大脑皮层,丘脑下部渗透压感受器,口渴,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刺激,1、抗利尿激素(ADH)-9肽激素,分泌:下丘脑视上核, 室旁核,储存:神经垂体,分泌调节:,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左心房血容量感受器,颈动脉及主动脉压力感受器,二)、激素调节,ADH的

11、主要作用,增加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调节水代谢,维持体液渗透压,作用机制,ADH +,上皮细胞表面受体,AC,ATP,cAMP,膜蛋白磷酸化,水通道开放,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2、 醛固酮(盐皮质激素),分泌:肾上腺皮质球状带,作用:,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排K+和H+、重吸收Na+,Cl-、H2O伴Na+被动重吸收,保Na+ 、保水、排K+ 、排H+ ,增加血容量(排钾保钠),总的作用:,作用机制:,醛固酮,入细胞核,转录和合成 醛固酮诱导蛋白,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的钠泵运转,肾小管对Na+重吸收,水和电解质代谢的调节,1. 肾素-血管紧张肽系统(活性, 醛固酮分泌),醛固酮分泌,3.

12、 血Na+ : 血Na+,醛固酮分泌,Na+/K+比值,醛固酮分泌,Na+/K+比值,醛固酮分泌,2. 血K+ :血K+ ,醛固酮分泌影响因素,雌激素:促使水、钠在体内潴留,3、其他激素,胰岛素:促进钾入细胞,甲状腺激素:增加钾移出细胞,随尿排出,激 素,释 放,作用部位,功 能,ADH,醛固酮,心钠素,垂体,远曲小管 集合管,重吸收水 维持水平衡,肾上腺 皮质,同上,保钠排钾,维持 电解质平衡,心房细胞,髓袢升支,重吸收钠 抗醛固酮 抗ADH,总 结,钙、磷的含量和分布,钙、磷的生理功能,血钙和血磷,钙磷的吸收与排泄,钙磷代谢的调节,第四节 钙、磷代谢,一、钙、磷的含量和分布,含量,钙 2%

13、 7001400g,磷 0.8%1.2% 400800g,(占成人体重),钙、磷是人体含量最丰富的无机元素,磷,骨、牙:85%,体液、软组织:15%,钙,体液钙,分布,磷,钙,二、钙、磷的生理功能,1. 构成骨和牙的主要成分,起支持和保护作用,2. 第二信使作用,5. 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1. 参与成骨,2. 参与核苷酸和核酸的组成,3. 参与体内糖复合物的合成,4. 参与辅酶(基)的组成,5. 参与酶的共价修饰,6. 磷酸根参与绝大多数 代谢过程,7. 构成体内缓冲体系,生 理 功 能,4. 增强心肌的收缩,与K+相拮抗,3. 参与血液凝固,钙磷共同的功能 形成骨胳,起机体支架的作用,三、血

14、钙和血磷,(一)血钙,(指血浆钙),游离钙,难解离钙,(50%),可扩散钙,不扩散钙,只有Ca2+才能发挥生理功能,成人: 2.252.75mmol/L 儿童: 2.53.0mmol/L,Ca2+ + 血浆蛋白质,血浆蛋白结合钙,当血Ca2+0.9mmol/L时, 发生手足搐搦, 正常时浓度恒定, 血钙的存在形式,HCO3-,H+, 与临床的关系,碱中毒,(二) 血磷,1.定义: 血浆中的无机磷酸盐中所含的磷量,血钙和血磷浓度相互影响,两者呈反向变化,血钙血磷; 血钙血磷,2.浓度:正常成人血磷: 1.01.6mmol/L,乘积= 35 40 成骨作用 = 溶骨作用 (正常成人) 乘积40,钙

15、磷以骨盐形式沉积 (少年儿童) 乘积35,骨盐溶解 ( 佝 偻 症 ),(三)血钙和血磷浓度 每 100 ml 血液中钙磷的质量之积是一常数 正常人钙磷浓度(mg/dl)乘积为3540,四、钙磷的吸收与排泄,(一)钙的吸收与排泄,1、吸收,部位:小肠上段(十二支肠和空肠),钙的吸收与年龄成反比,2、排泄, 主要由消化道随粪便排泄,(二)磷的吸收与排泄,1、吸收,(与钙相似),2、排泄, 主要由泌尿道小便排泄,3.钙、磷吸收的影响因素 :,钙,1,25-(OH)2D3(主要):促进肠对钙磷的吸收,酸性条件:利于吸收(钙盐溶解度增加),年龄: 成负相关,草酸、磷酸等与钙结合成不溶性钙盐, 阻碍钙的吸收,与食物中钙磷比例有关(应1:11:1.2),磷,酸性条件利于吸收,钙、镁、铁等离子过多时,易与磷酸根结合成 不溶性盐影响吸收,1,25-(OH)2D3,吸收,钙磷的吸收与排泄,食物 钙 磷,肠道,骨骼,肾,重吸收,尿,排泄,磷,小肠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