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政治经济学学习体会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107818724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0.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政治经济学学习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年政治经济学学习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年政治经济学学习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政治经济学学习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政治经济学学习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经济学学习体会 这学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让我有机会第一次真正地有机会接触了经济学原理和知识经济学是当今非常热的学科领域我一直对经济学非常感兴趣但始终没有能够很好地了解它更别说是掌握和运用了幸运的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课给我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平台让我得以开始对经济学原理的学习 关于经济学课本上的概念公式等非常多记忆和理解起来也就相应得非常困难所以我个人认为我们前段时间的那次讨论课这样的形式特别好通过自已认真思考您提出的问题并在上课时听同学们的发言了解同学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这对于我正确深刻理解学习内容有着很大的帮助比如说您提过这样的问题:知识能否创造价值资本能否创造价值我在课下想了很

2、多课上也想来发言了而且当时课堂上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也非常激烈在综合了同学们的观点和自已课下的查阅资料之后我对这个问题有了自己的想法理解也更加深刻了我下面想谈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想法以及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理解 首先讨论一下劳动价值理论这个对于解释老师提出的问题是很重要的劳动价值理论讨论的是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的问题马克思曾经多次明确地指出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和实体但对于“劳动”的定义却不是特别清楚所以说现在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去认识这个“劳动”根据查阅的资料按照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观点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体力为主的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个以知识创新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正在深

3、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信息技术和知识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和资本成了除劳动力之外的两项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明显现代社会劳动的形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要素由以体力劳动占绝大部分变成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共存而且体力劳动的地位还是迅速提高我们对当代社会劳动形式这一新特点在分析、研究劳动创造价值时必须给予充分的考虑 再回到老师提出的问题:知识能否创造价值和资本能否创造价值我的答案是能因为首先知识和资本本身就是从劳动中获取的没有了劳动知识和资本就无从谈起所以从本质上说知识和资本本身实际上就是劳动只不是可以看作是经过转化的劳动从这点上说知识和资本是可以创造价

4、值的;第二知识和资本的运用过程实际上是脑力劳动的过程这就到了刚刚在上面的讨论了脑力劳动也是劳动也可以创造价值所以说知识和资本是可以创造价值的 在我查阅的资料中有很大一部分学者认为马克思所说的劳动单纯指的就是体力劳动因而在知识经济到来的时候他们提出:商品中所含的体力劳动的成分越来越少了因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也不再适用了商品价值应该从由劳动和劳动时间决定变为由“知识含量”决定、由知识来计量我觉得这些都是不对的事实上马克思从来就没有忽略过脑力劳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每当人们创造某种使用价值时就使用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也就是说无论是生产何种商品都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生产的只不过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5、所占的比例不同罢了由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体力劳动居于主体地位的时代因而资本论中更多的是以体力劳动为例来分析但以体力劳动为例分析并不代表所有的情况都是体力劳动创造价值坚决不能这样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提到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体力劳动最终会被脑力劳动所取代但由于他处的时代的局限马克思并没有深刻地讨论这一现象不过体力劳动会被脑力劳动取代并不代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不再适用因为马克思所说的劳动从始至终都包括了脑力劳动机器劳动归根到底也是劳动者的劳动创造的所以说在知识经济的形势下劳动价值理论不仅没有失效反而还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不管如何发展商品的价值仍然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原理是不会变的只不过这种劳动具有高效性的新特点 所以说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必须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原理并用它来指导自身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门课就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真理并运用到实践中去的平台很幸运能通过这门课接触到真正的经济学也希望老师能再组织一次类似上次的讨论课帮我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 dow-orphan;text-align:left;line-height:1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