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给材料作文材料9月23日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781631 上传时间:2017-10-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给材料作文材料9月23日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三给材料作文材料9月23日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给材料作文材料9月23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给材料作文材料9月23日(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70 分)最近,社会上涌现出了更多的“最美” ,从“最美妈妈” “最美女教师” “最美司机”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平凡而伟大的道德力量,以及对于民众的震撼和潜移默化式的教育。“最美”已成为社会上一道最温馨与和谐的靓丽风景。虽然,很多“最美英雄”都付出了沉重,甚至是生命的代价,然而,在他们高尚的道德感召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民众自觉加入“最美”行列。有评论说, “最美绝非迸发于瞬间,而是孕育日久,犹如那蓦然盛开的鲜花,早已有阳光雨露滋养,含苞待放多时。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

2、不得抄袭。1、写作提示 本题现实型新材料作文。本题现实型新材料作文的含意相对较为显豁,不像寓意型材料作文的含蓄。本题是多则材料的材料作文,审题时要求分析对较多则材料在内涵上的异同之处,重点在找到这几则材料内容上的共同点,并以此作为文章的立意。这三则材料内容的共同点是记叙“最美”的人的感人事迹,其中心为赞美、弘扬向善、行善的社会美德。据此,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平凡中也有伟大的力量;再小的善举也能显示出博大的爱心;不畏代价,追求高尚;美存在于有爱心的行动中;要善于滋养自身的真善美;向善、行善、扬善。2、参考标题(1)感悟“最美” (2)平凡的美丽(3)为善行喝彩(4)让我们与善举同行(5)瞬间的最

3、美(6)善行永恒(7)瞬间与永恒(8)善念铸就“最美” (9)与人为善,生命常青(10)心存善念,世无荒原3、考生好标题(1)最美的人(生命) (2)最美的人生“风景” (3)给“最美”下定义(4)祭奠最美的容颜(5)生命中的最美(6)危难中那抹美丽(7)人性的那份善良(8)精神之花最美(9)守住人性的善良(10)让生命绚烂如夏花(泰戈尔:“让生如夏花之绚烂,让死如秋叶之静美” )4、考生偏、离标题(1)残缺是一种美丽(2)最美的母爱(3)母爱的伟大(4)最美的教师(5)最美的司机5、范文示例 (1)与人为善,善莫大焉 善,是埋藏于每个人心灵中的花种。一个真诚的笑容,一次伸手的搀扶,一碗清澈的

4、凉水,一句真心的鼓励只是这些,只要这些,善的种子就会在心间开出最美丽的花,散发最甜美的香气,结出最丰硕的果实。与人为善,心灵得以慰藉。为善是中国思想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讲的仁义道德,佛家讲的普度众生,道家讲的修身养性,都是一种与人为善精神的体现。古人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其中的“道”是什么,何以变化而生万物,恐怕其中的精髓就是“为善” 。力所能及的行善,如果你指望从中获得回报,那么,它的汇报是心灵的平静,它可以使我们活得坦然,活得踏实,甚至可以使我们活得骄傲。 “最美妈妈”吴菊萍、 “最美教师”张丽莉、 “最美司机”吴斌,他们并没有得到丰厚的物质回报,但他们的行善得

5、到社会大众的普遍称赞,他们的心灵自然也就得到了最大的慰藉。与人为善,事业可成。善有善报,行善之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行善的同时,便为自己种下了“善德”的种子。 “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有个著名的“祀下之履”的故事,他恭恭敬敬地替老人多次捡鞋并穿好,后来也因此得到一部兵书,继而成了一名优秀的军事家。张良正因为有指点江山、运筹万里的宏图,心中怀有济苍生于乱世的善念,才能使其行善而受益终生。姬昌初春打猎获得母鹿而不取,因“善”而闻名,此后所以兴周;反之,不善之人,即使一朝得势,也往往落得个千古骂名,为人不齿。与人为善,社会得以和谐。社会是个整体,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者众人去维护,只要人人都献出一

6、分善,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两根萝卜度一日,三十万元助学子”这是海口善良教授陈启贤的真实写照!老人吝啬又大方,他对自己的生活吝啬,只为将那善良的帮助带给他人,让我们嗅到他那善良那美丽的馨香!放眼望去,生活中,岂一个陈启贤?中国首善陈光标、信义兄弟孙东林孙水林太多太多的善良人,释放着善良的馨香,可谓花香沁满园!在这样的馨香浸润下,社会岂能不美好不和谐?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那深沉的一轨,体现了日耳曼民族大气的善良;而此时的日本却还在篡改他的历史教科书,美化他的强盗侵略行径,不断给大和民族的善良蒙上尘埃。世界能否和平与稳定,其原因明眼人一看便知。为善是一种美德,无论修身还是治国,都应以善为先,与人为善,善莫大焉。【点评】本文的作者能抓住三则材料的中心立意:“与人为善,善莫大焉” 。文章开头紧扣标题,用形象的语言对“善”进行了阐释。主体部分以“与人为善,心灵得以慰藉” 、 “与人为善,事业得以成功” 、 “与人为善,社会得以和谐”三个分论点来阐述中心论点。阐释时结合材料,举例丰富,内容充实。在语言表达上也简洁利落,不拖泥带水。这是一篇不错的应考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