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运动性疾病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762410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2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运动性疾病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第十章--运动性疾病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十章--运动性疾病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十章--运动性疾病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十章--运动性疾病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章--运动性疾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运动性疾病(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运动性疾病,教学任务: 了解各种常见运动性病症的病因、发病 机理、症状与诊断,掌握它们的处理方 法和预防措施。 主要教学内容: 过度紧张 、晕厥、运动中腹痛、运动性贫血、肌肉痉挛、中暑、冻伤等。 重 点 :运动性疾病的症状、诊断、处理及预防。 难 点 :运动性疾病的发病机理,一、过 度 紧 张,(一)定义与好发时间 定义:过度紧张是在训练或比赛时,运动负荷超过机体 承受能力而引起的生理紊乱或病理状态。 好发时间:常在一次训练或比赛后即刻或短时间内发病。,(二)病因,1、锻炼较少,训练水平低,缺乏比赛经验。 2、因病长期停训者,突然进行剧烈运动或比赛,过分 疲劳而发病。 3、高水平运动员

2、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也会发生。 4、饭后不久剧烈运动引起。,(三)临床表现,1、 虚脱症 出现头晕、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和大汗淋漓等症状。 2、脑血管痉挛 运动后突发一侧肢体麻木,动作不灵,伴有头痛、恶 心、呕吐等症状。一般短时间内恢复。,3、急性胃肠功能紊乱及运动应激性溃疡,常在剧烈运动后不久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头晕、面 色苍白、腹痛,有的呕吐咖啡样物,大便潜血试(+)。 4、运动中心血管意外: (1)症状较轻者,表现为呼吸困难、憋气、胸痛、心 跳加快、心律不齐等症状,预后良好。,(2)症状重者会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常在 剧烈运动时呼吸困难、胸痛或咯粉红色泡沫样痰,甚 至骤然晕倒、抽

3、搐而死亡。 (3)运动中心血管意外的原因主要为:由于过度疲劳、 兴奋和精神紧张及运动后立即洗热水浴等诱发心血管 疾患所致。 5、晕厥,(四) 处 理,1、单纯虚脱型 平卧、保暖和热饮后逐渐好转,一般12天病情可恢复。 必要者可吸氧或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 2、急性胃肠道综合症者 患者应停止专项训练,休息观察,进食流质或半流质, 必要时服用止血药物。一般12周内可恢复训练。若反复 出现症状及胃出血者,应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3、 心功能不全者,半卧位、保持安静,注意保暖,针刺或指掐内关、足 三里穴。 4、昏迷者 针刺内关、足三里、百会、人中、合谷、涌泉等穴。 5、呼吸或心跳停止者 进行人工呼吸或胸

4、外心脏挤压法。与此同时迅速通 知医生或医院作进一步抢救 。,(五) 预 防,1、遵守科学训练和比赛原则。 2、水平低、素质差、体弱或有病者,应量力而行,循 序渐进,注意控制运动强度,加强医务监督,并注意 休息。 3、运动员参加剧烈训练或比赛前,要仔细询问病史、 家族史和进行体检。 4、 饭后应休息23小时后才能进行剧烈运动。 运动 员选才时,对身体瘦高且高度近视者,全面体格检查, 排除马凡氏综合症,防止运动猝死。,二、运动与晕厥,晕厥 :是由于脑部暂时性供血不足或血中化学物质变化所导致的意识短暂紊乱或丧失。 (一)病因与发病机理 1、血管扩张性晕厥: 由于神经反射引起广泛性小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5、,一时性脑缺血。 2、直立位低血压性晕厥: 久蹲、长期卧床后突然改为站位,肌肉泵和血管调节功能失调,引起回心血量骤减,血压下降、一时性脑缺血。,3、重力性休克:,运动后突然站立不动,使下肢血管失去肌肉收缩对其 节律性挤压作用,加上血液本身的重力,大量血液积 聚在下肢,使回心血量下降,心输出量下降,脑供血 不足,重力性休克。 4、胸内压和肺内压增高: 吸气后憋气后,使胸内压和肺内压增高,回心血量下 降,心输出量下降,脑缺血。,5、低血糖症,长时间运动,血糖大量消耗等造成。 6、心源性晕厥 (1)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而发生。 (2)激烈运动引发心律失常所致。 (3)冠状动脉因免感性增

6、强或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而痉挛引起心肌缺血。,(二)临床表现:,1、晕厥前: 全身软弱无力、头晕、耳鸣、眼前发黑、 面色苍白、出冷汗及强烈的饥饿感(低血糖者)。 2、昏迷后: 意识丧失,手足发凉、脉率快而细弱、血 压下降或正常、呼吸加快或减弱。(一般昏倒数秒,长 者12小时) 3、清醒后: 有头痛、头晕、乏力,可有恶心、呕吐。,(三)处理,1、使患者处于平卧位,或下肢抬高位。 2、松开衣扣、腰带。 3、保暖。 4、按摩下肢(向心重推摩) 5、嗅闻氨水或点掐(针刺)人中、百会、涌泉等 穴使其苏醒。,6、若有呕吐,将头部转向一侧,防止舌头或呕吐物堵 塞呼吸道。 7、呼吸停止者进行人工呼吸,心跳停止者做

7、胸外心脏 挤压术。 8、清醒后可饮服含糖热饮料或少量白兰地。 9、注意休息,促进恢复。,(四)预防,1、坚持体育锻炼,提高心脏功能。 2、参训参赛前要体检。 3、久蹲后要慢慢站起,疾跑后应继续慢跑一段,并作 深呼吸,逐渐停下来。 4、饥饿或空腹时不宜参加运动。 5、长距离运动要及时补糖、盐、水。 6、剧烈运动后应休息半小时后淋浴。 7、若有晕厥先兆,应立即平卧。,三、运动性贫血,运动性贫血是指直接由运动训练造成的贫血。 我国对运动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为: Hb值 :男120g/L,女105g/L; 14岁以下男女均120g/L。 WHO对运动员的贫血标准为:男子130g/L,女子 120g/L。,

8、(一)病因与发病机理,1、血浆稀释引起相对贫血 耐力性运动项目经过系统训练后,可以引起血浆容量增加,出现相对的血液稀释状态,表现为血红蛋白的浓度减少,测试结果为贫血。,2、溶血和红细胞破坏增加,(1) 剧烈运动使体温升高,血酸度增加,儿茶酚胺 分泌增多等,可引起红细胞膜的滤过性和变形性改变,使红细胞膜的脆性增加。 (2)由于剧烈运动使肌肉收缩和血流加快,血管受 挤压,红细胞与血管壁之间撞击摩擦加剧,红细胞破 坏增加。,3、血红蛋白的合成减少,(1)剧烈运动使能量大量损耗,蛋白质的需要量增加,如果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足,将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而出现贫血。 (2)剧烈运动易使铁丢失,而影响血红蛋白的

9、合成,造成贫血。 铁丢失的途径主要有: 运动时大量排汗使铁丢失。 女运动员月经期铁丢失。 耐力性运动项目中若出现运动性血尿,铁丢失。 胃肠道丢失。,(二)临床表现,1、轻度一般症状不明显。 2、中度和重度的主要症状为: (1)头晕、眼花、头痛、乏力、疲倦、记忆力下降、食欲下降等。 (2)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心悸、气促、心跳加快、运动成绩逐渐下降。 (3)体检时,发现皮肤、粘膜、指甲等苍白,安静时心率加快,心尖区可听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血液检查RB正常值,Hb正常值。,(三)鉴别诊断,1、运动员贫血与运动负荷有密切关系 若出现运动性贫血,只需降低运动负荷一段时间(1个月),并合理营养,红细胞数和血

10、红蛋白值就会明显上升。而其他原因引起的贫血则不然。 2、运动员贫血还要与以下病症相鉴别 (1)过度训练。 (2)慢性失血性贫血。 (3)红细胞先天性缺陷、网状内皮系统功能亢进等 所致的贫血。,(四)处理,1、适当降低运动负荷,症状严重者应停训。 2、补充蛋白质、铁质和维生素(叶酸和VB12)含量丰 富的食物。 3、服用抗贫血药物:硫酸亚铁片、血宝、力勃隆富血 铁、生血号等或中药(当归、熟地、首乌、红枣、鸡血藤等)。,(五)预防,1、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运动强度,要循序渐进,区别 对待。 2、运动员要保证有充足的蛋白质(2g/Kg/d)和铁 (0.2g-0.3g/d)的摄入。 3、定期检查血液RB

11、C、Hb值,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四、运动性腹痛,腹痛分为:腹腔内疾病与腹腔外疾病和运动性疾病。 运动性腹痛:是指由于体育运动而引起或诱发的腹部疼痛。,(一)病因与发病机理,1、肝脾瘀血 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开始运动时速度 过快或强度过大,引起肝脾瘀血。 2、胃肠痉挛或功能紊乱 (1)运动时,由于胃肠缺血、缺氧,引起胃肠道痉挛 或蠕动功能紊乱。 (2)饭后过早运动、运动前过饱、喝水过多或空腹运 动。 (3)运动前吃难于消化的食物。,3、呼吸肌痉挛,(1)运动中呼吸缺乏节奏,引起呼吸肌疲劳和痉挛。 (2)准备活动不充分,使呼吸系统功能不能满足运动的需要。 4、内脏器官病变 运动时可因病变部位受到牵

12、扯(刺激)而产生疼痛。,(二)临床表现,1、运动性腹痛的程度与运动负荷和运动强度密切相关。 2、腹痛的部位常与病变脏器位置有关:肝胆疾患或郁血,多在右上腹痛;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炎,多为中上腹痛;脾郁血多在左上腹痛;肠痉挛、蛔虫病多在腹中部痛;阑尾炎在右下腹痛;宿便多在左下腹痛;呼吸肌痉挛多在季肋部和下胸部锐痛。 3、腹痛的性质和程度与腹痛原因有关:直接由运动引起的腹痛多为胀痛或钝痛。其他疾患引起的腹痛多为锐痛、阵发性绞痛、钻痛。,(三)处理,1、减慢跑速、加深呼吸,调整呼吸与运动节奏,用手 按压疼痛部位,或弯腰慢跑一段距离,一般腹痛可 减轻或消失。 2、经上处理无效者,应停止运动,认真检查,对

13、症处 理。 3、口服解痉药:阿托品、普鲁苯辛。,4、点掐或针刺足三里、内关、大肠俞。 5、热敷腹部。 6、腹肌痉挛者须按摩腹部。 7、若处理无效,症状较重者应送医院处理。,(四)预防,1、科学训练,循序渐进增加运动负荷。 2、合理安排膳食,饭后应休息1.52.5h才参加剧烈运动 3、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4、运动中应注意呼吸的节奏。 5、患病者参加运动应加强保健指导与医务监督。,五、肌肉痉挛,肌肉痉挛:是指肌肉不自主地强直性收缩。 多发生于游泳、足球、举重、长跑等项目中。,(一)病因与发病机理,1、寒冷刺激神经肌肉兴奋性上升。 2、电解质丢失过多:运动中大量排汗,电解质大量丢 失神经肌肉

14、兴奋性上升。 3、肌肉舒缩失调:肌肉连续快速地收缩,放松时间太 短。 4、运动性肌肉损伤:运动使肌纤维损伤,钙离子进入 肌细胞,使肌纤维产生无效收缩,引起局部肌肉痉 挛。 5、其他:致痛物质、缺血等。,(二)临床表现,痉挛的肌肉僵硬、疼痛。所涉及关节暂时屈伸受限。 (三)处理 1、牵引痉挛肌肉。(要缓慢牵引) 2、针刺或点按穴位。 3、按摩患部肌肉。 4、根据病因对症治疗。,(四)预防,1、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对寒冷适应能力。 2、运动前要做充分的准备活动。 3、运动前对易痉挛的肌肉进行按摩。 4、夏季运动要注意补充水盐,冬季运动要注意保暖。 5、游泳下水前应先用冷水淋湿全身以适应冷水刺激,

15、 水温低时,在水中游泳时间不宜太长,更不能在水 中停止运动和停留太长时间,六、中 暑,中暑:是指由高温环境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功 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或)水、电 解质丢失过量所致的疾病。 中暑可分为:热射病、日射病和热痉挛三种类 型。,(一)热射病,1、病因及发病机理 当周围环境温度超过皮肤温度(32-34),并且空气湿度过高,通风不良,使机体虽然大量排汗但不足以散热,造成热量在体内积累,导致体温明显升高(41-42);或因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导致汗腺功能失调而致闭汗,使体温升高。,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高热(可达41以上)、少汗或无汗、严 重者休克或死亡。 3、处理 (1)离开高热环境,

16、迅速降温(可用冷水或酒精降 温)。 (2)清醒者可口服清凉饮料或含盐(0.3%)低糖饮料。 (3)严重者应用降温药,昏迷者应指掐或针刺急救穴 位,并立即送医院进一步处理。,4、预防,(1)运动员要加强热环境适应性训练。 (2)避免长时间在高热环境运动。 (3)烈日下要带帽、衣服颜色要浅并通风透气。 (4)室内运动时,要注意通风,并且活动人数不要太 多。 (5)夏天运动要注意补水、补盐。,(二)日 射 病,1、病因及发病机理 由于长时间烈日暴晒(尤其是可见光和红外线的作用) 头部,使脑膜充血,水肿、损伤和脑组织温度升高 (可达40-42)。,2、临床表现,(1)初期: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及兴奋性 增高。 (2)严重者有剧烈头痛、呕吐、头温升高、脉搏快而 弱、血压下降,甚至出现昏睡或昏迷。,3、处理,(1)迅速离开高温环境,平卧休息,迅速降温,用 冷水或冰水冷敷头部。 (2)清醒者可饮清凉的淡盐水。 (3)昏睡或昏迷者应指掐或针刺急救穴位,并及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