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比较管理解读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760366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章比较管理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第9章比较管理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第9章比较管理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第9章比较管理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第9章比较管理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9章比较管理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章比较管理解读(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比较管理,比较管理概述 美国的管理 日本的管理 中国的管理 亚洲新兴经济体的管理,内容要点,比较管理学产生的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 比较研究方法在管理研究中的应用是不可避免的。 在研究某个特定的组织和管理现象时,通过不同管理模式的比较,可以拓宽研究广度和深度。 通过不同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可以使组织内部的管理人员更准确地的认识、定位各自所生活的环境和文化。,比较管理概述,比较管理中的各种理论,发展经济论 环境论 行为论 开放系统论 文化管理论,发展经济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哈伯逊(1959)和麦耶(1959)的著作是这一理论的最佳代表。 这个观点的基本

2、前提很简单:在实现高速工业和经济增长中,管理投入的资金起着重要作用。 该理论主要侧重从宏观上对管理发展趋势的考察,其基本假设是强调在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内在的、必然的逻辑。其基本模式假定,一个社会由农业封建社会过渡到工业民主社会的道路。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对于经济发展四个阶段的每一阶段,都对应着某一特定的管理哲学,而且所有管理制度最终将趋向于参与制或民主制(Y理论)的管理哲学。,发展经济论,法莫和理查曼(1965)的著作是其典型的代表。 该理论也是一种宏观方法。它的基本假设是:管理效率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决定的,如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水平等。 与前一理论相比,法莫和理查曼是将管理放在一个更广

3、阔的范围内进行分析。但是,由于这种理论过分强调外在因素的作用,而完全忽视了内在组织变量的作用,因而该理论影响十分有限。,环境论,这种观点认为文化因素,诸如管理哲学、行为方式、价值观和信仰等,在管理实践和提高管理效率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文化因素来说明个人和团体的行为方式,因此基本上是微观观点,它主要侧重于以下三个方面:民族特性、管理者对管理哲学概念、活动态度和洞察力的掌握、特定的社会条件中普遍的信仰、价值观和需求层次。 这种理论的缺点在于大多数研究忽视了组织效率的估计,事实上导致团体和个人行为方式不同的还有可能是其他外部原因或环境变量,比如企业规模、现有技术、政治经济和市场等。,行为论,这

4、种理论主要应用开放系统模型来研究组织及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认为环境可分为:组织环境,涉及到诸如规模、技术、企业人力、物力等能够在管理人员控制下的变量;业务环境,包括政府、社区消费者、股东、雇员等,这些研究主要是在接触面(组织与业务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以利润、市场份额等衡量的组织效率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环境,主要是指宏观环境。 这种理论研究虽然将组织作为整体来处理,带有积极的一面,但同时由于变量界定不清而导致预测结果的失真和可信度下降,使得这一理论不能被人们普遍接受。,开放系统论,文化管理论是近些年出现的,它主要研究文化在比较管理中的作用。虽然比较管理学者很早就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

5、但是对管理行为进行解释时,他们对文化的认识又产生了模糊。 从20世纪60年代起,涌现出一批检验管理理论的有关文化属性的著作,然而,大多数比较管理研究在方法上的水平和人们的期望相差甚远。 霍夫施特(G. Hofsede)从四个方面处理“文化”这一概念,并且用这些方法描述了不同的国家和社会。克利(L. Kelley)和沃恩利(R. Wortnley)应用了一种创造性的研究设计,从其他环境因素中分离出文化因素。,文化管理论,各种管理模式的比较,欧美管理模式 东亚管理模式 日本管理模式 原苏联、东欧的管理模式,一是生产力方面:可分为高、中、低三个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水平,主要代表为:发达国家,如美国;中等

6、发达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等;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巴西等。 二是生产关系:主要从市场结构划分,可分为商品型经济关系,以美国、日本为代表;转轨型经济关系,以中国为代表;自给型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在现在几乎不存在,主要代表为西方中世纪和中国古代的经济管理模式。 三是文化方面:主要是指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东方文化的主要代表是中国的儒家文化,着重调节人际关系和矛盾,所以又称为人文文化;西方文化的主要代表是科学主义。,比较管理的研究框架,生产力高度发展,商品经济关系已完全成熟,管理呈现出一系列新趋势,如管理的整体化趋势,具体表现为管理的信息化和经营化; 管理的战略性趋势,表现为管理过程的立体化,战略意识

7、渗透到具体的管理过程中; 管理的多变性趋势,表现为节奏和频率的加快,权变管理和以现实为中心的管理成为现代管理的最新趋势; 管理的非理性化趋势,表现为管理不仅要重视人的理性因素,同时也要注意人的非理性因素,这就是现代管理中的人本主义思想; 管理的科学化,表现为大量的最新技术和科学方法的应用。,欧美管理模式,是东方高度商品化和市场经济的一种经济管理模式,主要是指亚洲新兴经济体。 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这一成就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在经济实行市场化的过程中,有机的将儒家文化和科学文化相结合,吸取了两种文化的长处。这些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中,通过加强政府的

8、宏观力量来推动经济的迅速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自由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中常出现的无政府状态。 给中国的启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逐渐完成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逐渐形成法律完善的社会。,东亚管理模式,日本管理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文化特色,这种文化被人们称为合金文化,它是以东方文化为基础,汲取西方文化的精髓交融而成的。 这种文化非常有利于日本的社会生产力和商品化的发展。从生产力层次上讲,日本虽然已经进入高层次阶段,却属于高层次中较低的水平,经济实力与西方最发达的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正是由于日本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他人的优势,从而使日本经济能够快速发展。,日本管理模式,优点:国民经济的

9、宏观控制力量强。由于这些国家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较高,只要经济计划严格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制定,他们的经济就能够快速发展,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管理模式。 缺点:由于高度的计划经济,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又由于公有制企业微观活力的矛盾未能很好的解决,大大制约了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 东欧巨变的结局,很大原因是由于宏观失控而造成的,所以现代经济的发展必须完成微观活力和宏观调控的衔接,注重市场机制的作用。,原苏联、东欧管理模式,在自然经济低生产力水平阶段,与之相协调的是以行政管理为主的古代管理思想;在经济发展进入了下一个阶段后,现代管理思想开始出现;在更高生产力水平阶段,各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管理模式。,管理模式的

10、发展形成的格局,管理原则与理念比较,以“法”为中心的美国管理模式 以“理”为中心的日本逻辑管理 以“情”为特质的中国管理哲理,美国管理模式中表现的是一种西方科学主义的文化背景。科学主义思维的基本要求就是依靠法规、条例来进行管理,其五大原则就是:精确、量化、分解、逻辑和规范,其所制定的管理模式是强化规则、秩序和逻辑程序,以制度为中心,以防范为特征。 美国管理中防范性特征主要来源于罗马天主教的“原罪”意识,认为人都会有“偷懒动机”和“搭便车”行为,即自己少干而让他人多干的动机。由此,公司治理机构充分体现其制约和被制约、监督和被监督、激励和被激励的关系,从而使美国管理带有强烈的防范性特征。 美国式的

11、西方管理提供了科学管理的绝大部分部内容:行为科学管理中属于“独立人”方面的全面内容,现代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数学模型、新科学管理方法的大部分内容。,以“法”为中心的美国管理模式,日本的管理理性由三大要素组成,即生存理性、危机理性和人文理性,从而使日本民族具有强烈的理性精神,在管理上走出了自己独特的道路。表现为20世纪50年代初期日本式管理由“三个不足”而形成三大特点,即由市场饱和而形成战略管理特点,由质量低劣形成质量制胜战略,而人才奇缺使日本管理一开始就注重管理中人才的培养和人力资源的开发。 日本民族的这种理性精神使得它对一切先进的东西都能具有一种认同感。他们的理性使他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看到

12、他人长处,同时对任何外来的文化不采取盲从态度,信奉“存在即合理”的原则。但是由于他们历史上几乎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是外来的,这就使得日本成为一个特别看重利益的民族,他们并不看重情感精神之类的文化遗产,而只有这种遗产确实给他们带来现实利益时才会去重视。,以“理”为中心的日本逻辑管理,中国以“情”为纽带的管理在现代化管理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首先,由于沟通频率的提高而增加了群体内部成员的认同感; 其次,表现为组织的整合功能强。由于其内协效应高而导致实现目标的力量集中,从而减少了阻力,更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第三,部门之间的协调成本和费用也会降低,并使各部门之间产生互补效应,有利于整个公司和企业的整体功

13、能的发挥。 以“情”为纽带的管理模式,由于内部情感交流频繁,成员之间认同效应高,易于采取一致的行动,从而减少成员间的协调成本,提高管理效益。,以“情”为特质的中国管理哲理,文化因素,以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终极价值目标 奉行个人主义和能力主义 重视法律和契约 推崇英雄主义和权威主义,美国的管理,美国宏观经济体制,美国人奉行的是资本主义式的自由企业,强调发展私营企业,希望生产资料都集中在生产部门。 美国的经济可以说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原则上的私营和公营混合并存的“混合经济”。 美国主张自由的资本主义制度,但这种自由只是一种向内的自由,美国经济对外存在着相当严重的封闭性。美国的国内分配政策导致了一个庞大

14、的中产阶级的出现,从而为各种商品和服务提供了一个相当大的国内潜在市场,这种国情使得美国企业都具有一种强烈的国内导向性。 美国经济活动的活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内发达的银行系统和金融市场。,政企关系,美国人认为,在自由资本主义企业制度中,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必须分离,在社会上,无论是政策水准还是思想水平,这种分离得到了各政党和广大公司的认同和支持。 在某些特殊场合,联邦政府对私营部门的事务也要进行干预,企业和组织必须遵守特定产业活动的有关联邦条例和行政措施。 另一层政企关系表现在美国的对外和国防政策上。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国会通过了许多法令以禁止工商界向被认为是对美国不友好的国家出售敏感性技术。

15、,企业经营形态和组织结构,美国企业常见的组织结构有: 职能组织结构。特点是公司由总管或总裁牵头,各个职能部门都向其报告工作;每个职能部门各自独立运营,为整个组织提供服务。 产品组织结构。企业分权经营,划分若干个商品组,每个商品组都有自己的总经理,其下设有相应的职能部门,对产品总经理负责。 地域性组织结构。该组织结构是根据市场的地点来划分整个企业组织。 模块式组织结构。该结构是一种纵、横并存的组织结构。纵指职能部门;横指某一产品或项目组。这种结构要求其成员在横向系统中向其小组领导人或者项目负责人报告;在纵向系统中向职能部门负责人报告,在直观上表现为纵横交错的形式。,管理特点,重视全面质量管理 决

16、策方面 计划管理方面 人力资源开发方面 倾向于硬性管理,美国的质量管理以核心价值观念为基础,通过策略的制定、统计程序控制技术的应用、记忆授权等方式达到不断提高质量的目的。其中以核心价值观念最为重要,包括满足客户需求、全面参与、奖励制度、缩短周期时间、无错胜过纠错、对质量信息的反馈进行管理、长远目标、进行合作开发、共同责任等多个方面。,重视全面质量管理,美国企业是自上而下进行决策,决策速度很快,最终决策由上级作出,在此之前也常常让下级参加讨论。重大决策具有法律效力,上下级之间意见交流一般是通过命令渠道,因此美国管理决策方式的优点是对外界环境变化反应速度快,责任明确,但是这种方式存在明显的缺点,就是不利于调动中下层人员的管理积极性。,决策方面,重视对未来市场的预测和战略性计划的研究; 将新产品计划放在中长期计划的首要地位; 强调企业的内外因素,运用现代化的预测技术; 使各种计划富有弹性; 依据情况的变化对计划进行修订; 在制定计划时,企业与政府的联系较少。,计划管理方面,美国政府和企业特别重视从各种渠道网络人才,形成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