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孤城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107753737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如孤城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心如孤城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如孤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如孤城(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如孤城读边城有感沈 蕙月色如洗,树影摇曳,仿佛传来久远的湘西的歌声,遥见书中一人,还有一座城。沈从文先生的文字大抵就是这样,平静中难以抹去淡淡的忧伤,初读边城时也是在那样的朦胧中迷失了,没能看透。现在想起来,或许这个故事,讲的大概就是对生命的无奈与悲悯。一条破旧的渔船,翠翠和老船长的一生,就系在这渔船上随风飘荡。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条黄狗,纵使生活孤独清贫,却与自然相得相融。翠翠是母亲与一个士兵的私生子,从小就没有享受过父母的爱,尽管如此,生活却没有急着摧毁这个少女心中对未来朦胧的期待与幻想,黄昏时她坐在白塔下,心里涌起无依的薄薄凄凉。直到一天月明星稀,她在梦中浮起一个茶峒青年的歌声,让

2、人惋惜的是,老船夫没能理解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想将翠翠嫁与天保,而天保与船总顺顺对老人的误解又加深了船夫的自卑。傩送不愿接受家人安排的婚姻,却又得不到老船夫的回应,于是在哥哥天保死后弃家出走。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某种程度上就阻隔在这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的空白中。每一颗人心,都是一座孤城,城中千仞峭壁,不见日月,惟飞鸟与渡。其余人皆无得近之。未曾走近,又谈何理解?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你看云时很近,你看我时很远。难道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真的那么远吗?一直以为,只要人与人之间有真诚的沟通,完全可以在人们之间架起一座座彩虹。如果翠翠、天保、老船长之间有过充分的交流,结局会有所不同么?如果我们在面对误解时,

3、能够大胆的把心底的话说开,开放心里的城垒,人心是不是会近一些。几千年前,一曲高山流水让俞伯牙和钟子期心有灵犀,一介樵夫与琴师就这样相识相知。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因忧郁症而退出银屏,当所有人都在为他叹惋时,只有他的父母没有放弃,他们耐心地开导他,为他的心灵打开沟通的窗子,最终崔永元又变得自信、开朗,他主持的实话实说又为更多的人打开了一扇沟通的大门。可是边城却没有出现这样美丽的结局,爷爷的离世,天保的死,傩送的出走。这一切将一个少女朦胧的幻想击碎,祖上的白塔也塌了,她辫上扎起白绳。一切还未开始就早已消失,人都走了,她仍是孤身一人,撑着破船在江上飘荡余生。作者说: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给读者留下悠长的惋惜。我们也祈愿她母亲的悲剧不要在女儿身上重演,但愿她等到的不是无言的悲哀,而是属于她的那份幸福。或许,在那个年代,我们的这个愿望也只能是梦想。或许生活就是如此,不论经历过什么,不论曾经遗憾种种,最终还是要带着所有的记忆向前走。不论是否受人理解,不论是否孑然一身,终究要笑着与岁月握手言和。月光逸去,重新收起边城,我忽然明白,纵使人心似城,也可于城内修篱品茶,有人来也可,无人也罢。作者简介:沈蕙,水头镇第二中学学生,宣冬文舍文苑文学社成员,有作品发表于新平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