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六 公路的防洪、防冰、防雪和防沙.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752577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4.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六 公路的防洪、防冰、防雪和防沙.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单元六 公路的防洪、防冰、防雪和防沙.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单元六 公路的防洪、防冰、防雪和防沙.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单元六 公路的防洪、防冰、防雪和防沙.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单元六 公路的防洪、防冰、防雪和防沙.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六 公路的防洪、防冰、防雪和防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六 公路的防洪、防冰、防雪和防沙.(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六 公路的防洪、防冰、防雪和防砂,主讲内容,项目一 水毁的预防、抢修与治理 项目二 公路冰害的防治 项目三 公路雪害的防治 项目四 公路沙害的防治,项目一 水毁的预防、抢修与治理,项目一 水毁的预防、抢修与治理,2019/10/20,水毁根据经济损失的额度,分成不同的级别:,特大型水毁 大型水毁 中型水毁 小型水毁 一般水毁,2019/10/20,公路管理机构在雨天和汛期应组织人员对所辖路段进行昼夜巡视,检查桥涵、路基及各种构造物。 小的毁阻,当场予以排除; 发生严重毁坏危及行车安全时,应立即在两端设立警告标志或禁止通行标志,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易毁路段和构造物应设专门的抢护队伍守护,准备

2、足够的抢护材料、工具、用具以及救生、照明和通讯设备等。 当洪水对公路产生破坏时,应进行紧急抢护,做到: (1)采取应急措施,不使水害扩大。 (2)尽快抢修,维持安全通车。,当出现水毁病害时,要及时抢修。,水毁中段交通抢修时间的规定: 要求国道不超过24h 省道不超过48h,7,要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减少灾害来临时的损失,8,项目一 水毁的预防、抢修与治理,一、水毁的预防和抢修 每年汛前应对所辖路段进行一次预防水毁的技术检查。其内容应符合下列要求: (1)边沟、盲沟、跌水等排水系统有无淤塞,路面、路肩横坡是否适当,路肩上的堆积物是否阻碍排水。 (2)桥梁墩台、调治构造物、涵洞、引道、护坡、

3、挡墙基础有否冲空或损坏。 (3)桥下有无杂草、树枝、石块等杂物堆积淤塞河道。涵洞、透水路堤有无淤塞。河流上游堆积物、漂浮物的情况。 (4)沿河路段的河床冲刷情况及路基受急流冲击处有无淘空或下沉。,2.查出的水毁隐患,应在雨季、汛期之前处治完毕,水毁预防工作如下: (1)清疏各种排水系统。 (2)修理、加固和改善各类构造物。 (3)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漂浮物大量急剧下冲。 (4)检修水泵等防洪设备。,汛期对抗洪能力不足的桥梁,应有专人负责查看,以便及时发现险情进行抢护。 当路堤有被洪水淹没的危险时,可在临河一面的路肩上,用草袋或粘土筑成土埂临时挡水,预防洪水冲毁路面,洪水退后即拆除。,二、水毁主要

4、成因及治理对策 (一)坍方、滑坡的成因及治理 1、坍方、滑坡的主要成因 (1)坍方、滑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地表水或地下水浸入土体,土体单位重增大,内部土体抗剪强度降低所致。 (2)在开挖、开荒种植不当等人为因素或地震、水冲击等自然力作用下,土体平衡条件受到破坏也能形成坍方和滑坡。,二、水毁主要成因及治理对策 (一)坍方、滑坡的成因及治理 2.小型的坍方、滑坡,可采取下列措施 (1)设置截水、排水沟,防止地表地下水流渗入滑体。 1)在坍、滑体上方,按其汇水面积及降雨情况,结合地形设置一道或几道截水沟,使地表水全部汇入截水沟,引至路基边沟或涵洞排出。截水沟断面一般可取深0.4-0.6m,沟底宽0.5

5、m左右,边坡1:1-1:1.5。在坍、滑体范围内,根据水量大小开挖树枝状排水沟。其主沟与滑动方向一致,以免滑坡体滑动时水沟破裂水量集中下渗。水沟跨过裂缝,可用搭叠形渡槽引过。排水沟尺寸可略小于截水沟填平坡体上的洼地、水塘,整平夯实山坡坡面。,2)坍、滑体内地下水丰富且层次较多时,可设支撑盲沟,用于排水和支撑。当坍、滑体上方有地下水时,在垂直于地下水流的方向设截水盲沟,将地下水引向两侧排出。 (2)设置挡土墙、抗滑桩等构造物,维持土体平衡。 1)若滑坡体下有坚实基底,且滑坡体推力不大, 可设置抗滑挡土墙。挡土墙尺寸应经过计算确定。 2)若滑坡体底部有未扰动层,可打桩阻止坍体 滑动。桩的间距及打入

6、深度应经过计算确定。,(3)稳定边坡的措施。 1)土质边坡可植草皮,风化石质或泥质页岩坡面可植树种草,利用植物根系固定表土,并减少地表水下渗。 2)岩石风化碎落坡面区,可用表面喷浆、三合土抹面或黄泥拌稻草抹面;土质坡面可采取铺砌块石护坡。 3)根据边坡地形特点和地质条件,采用刷方减缓坡度或在滑坡体上部挖去一部分土体,减轻滑坡体重力,以减少下滑力,增强滑坡体的稳定性。,(二)泥石流的成因及治理 山岭地区,暴雨或融雪水挟带大量土、石等固体物质汇入沟谷,形成突然的短暂的间歇的破坏性水流为泥石流。,1.泥石流的成因。 泥石流是在坡面土体疏松、植被稀少,边坡陡峻(3035以上),细沟微谷发育条件下,由大

7、强度暴雨或融雪水的作用而形成。,2.泥石流的治理,应遵守的原则? (1)发生频度大的粘性泥石流及规模较大的稀性泥石流路段,经技术经济比较宜改线绕避;无法绕避时须避重就轻选择线路。 (2)调治构造物的布设,应根据路段和桥梁所在位置,结合地形、沟槽宽度、泥石流性质、流势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综合考虑确定。 (3)对于危害性大、涉及面广,且当地人类活动、经济设施有可能促使泥石流发育时,宜与有关部门协商,进行工程和生物水土保持 相结合的综合治理。,3.泥石流的治理方法 (1)在泥石流形成区,平整山坡、填塞沟缝、修建阶梯、土埂等控制水土流失和滑坍发展。 (2)泥石流流通区,在地形、地质及储淤条件较好处,可修

8、建拦挡坝或停淤场。 (3)当桥梁跨过泥石流的山前堆积体离其顶端很远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挑导坝、丁坝、导流堤相结合的综合调治措施。 (4)路侧的小量泥石流,应在路肩外缘设置碎落台或修建挡渣挡墙,并随时清除冲积的泥石。,2019/10/20,小岗剑泥石流应急治理主体工程-多层次的拦截疏导+停淤场,3.泥石流的治理方法 预防、 预警预报、 治理,采用绕避和预防措施,保护生态与环境,通过对降雨监测,在泥石流发生前做出预警,泥石流发生后的应对措施,预防措施,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1.建设型预防措施 2.生态型预防措施,跨越、绕行、避开,封山育林、 植树种草保持水土,预警预报措施,主要对重点区域进行监控预

9、警:,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治理措施,主要对重点区域进行监控预警:,治水工程 治土工程 停淤工程 排导工程,农业措施 林业措施 牧业措施,(三)沿河路基水毁的成因及治理 1、沿河路基水毁成因 主要成因有下列几种: (1)受洪水顶冲、淘刷的路段,路基缺少必要的防护构造物。 (2)路基防护构造物基础处理不当或埋置深度不足而破坏,引起路基水毁。 (3)半填半挖路基地面排水不良,路面、边沟严重渗水,路基下边坡坡面渗流普遍出露,局部管涌引起路基坍垮。 (4)风浪袭击路基边坡,边坡过量水蚀而坍垮。,2019/10/20,受洪水顶冲、淘刷的路段,路基缺少必要的防护构造物。,2019/10/20,风浪袭击路基边

10、坡,边坡过量水蚀而坍垮。,(三)沿河路基水毁的成因及治理 2、沿河路基水毁治理 (1)不漫水丁坝防治路基水毁 丁坝防治沿河路基水毁具有防护长度大,自身遭水毁时易于及时抢修,不造成被保护路基水毁而中断交通的优点。 (2)漫水丁坝防治路基水毁 漫水丁坝具有坝身短矮、基础埋置深度浅、易于施工、既有良好的防护作用又能提高自身安全的优点。 (3)浸水挡土墙防治路基水毁 浸水挡土墙既是支承路基填土以防填土变形失稳,又是防止路基因水流冲刷或淘刷而失稳的构造物。,2019/10/20,不漫水丁坝,漫水丁坝,(四)桥梁水毁成因及治理 1、桥梁水毁成因 桥梁受洪水冲击,墩台基础冲空危及安全或产生桥头引道缺、断,乃

11、至桥梁倒坍,称为桥梁水毁。主要成因有下列二种: (1)桥梁压缩河床,水流不顺,桥孔偏置时,缺少必要的水流调治构造物。 (2)基础埋置深度浅又无防护措施。 2、桥梁水毁防治措施: (1)稳定、次稳定河段上桥梁水毁防治。 在稳定、次稳定河段上桥梁水毁防止措施,可根据调整桥下滩流、河床冲淤分布的实际需要,以及水流流向等分别情况加以选择。,(2)不稳定河段上桥梁水毁防治。 在不稳定河段上桥梁水毁防治,可根据河岸条件、河床地貌以及桥孔位置等分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1)桥梁位于出山口附近的喇叭形河段上,封闭地形良好,宜对称布置封闭式导流堤。 2)引道阻断支岔,上游可能形成“水袋”。为控制洪水摆动,防止支岔水

12、流冲毁桥头引道,视单侧或双侧有岔及地形情况,可对称或不对称设置封闭式导流堤。 3)一河多桥时,为防止水流直冲两桥间引道路基,可结合水流和地形条件,在各桥间设置分水堤。 4)桥梁位于冲积漫流河段的扩散淤积区,一河多桥而流水沟槽又不明显时,一设置漫水隔坝,并加强桥间路堤防护。,三、公路、桥涵抗洪能力的评定 为了预测水毁的程度和分析水毁成因及制定治理对策,公路管理机构应组织力量,每五年对所辖公路、桥涵进行一次抗洪能力评定。如果设计洪水及超设计洪水年,宜结合水毁调查当年进行一次抗洪能力评定。公路可根据水文、地质、路基、路面等条件基本类同的原则,划分若干路段,评定四个等级。强、可、弱、差。,项目二 公路

13、冰害的防治,第二节 公路冰害的防治,公路冰害应根据以往治理情况,做好现场调查,分析研究,制定预防或抢修措施,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治理效果,并对沿线冰害的预防和治理措施进行全面记录。 河流水源不大,入冬后河面结冰,冰下流水受增厚的冰层挤压,水流突破冰面,随流随冻,冰面不断上升,造成桥孔被堵,上部结构受到挤压,甚至漫出河岸,在路上形成冰坎。 气温突变时河流解冻的流冰,对桥梁墩台、桩、破冰体和导流坝等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冲击,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为使流冰从桥下顺利通过,除下游比上游解冻较早的桥梁外,可采取下列方法进行防护:,第二节 公路冰害的防治,(1)解冻前,对桥梁上游5km内河道中的冰层及其厚度,进

14、行调查测探。在流速降低的河湾、浅滩处,流冰可能互相挤压,重新聚结,形成巨型冰块,甚至形成冰坝,造成水位抬高,威胁桥梁安全,应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备足抢护材料、工具和安全照明设备等,在流冰期指定专职小组分工负责观测、抢护工作。并应提前在桥边设置悬梯,在墩台和破冰体之间搭设跳板。 (2)解冻临近时,对封冻的冰面,在桥位下游处用人工或爆破方法开挖冰池。对冰池、冰沟应经常检查,若有冻结,应反复捣开。在危急时刻,可用撬棍、长杆、钩杆等工具,在下游将凿开的冰块逐一送人冰层下冲走。,项目二 公路冰害的防治,(3)流冰临近时,应清除上游冰层。易被冰或风吹雪堵塞的涵洞,宜在入冬前将涵洞进出口用土或柴草封堵,解冻开

15、始时清除,以免冰或雪灌满涵洞而造成涵洞冻胀,同时也便于解冻后涵洞的疏通。 (4)涎流冰是在冰冻地区源源不断的水流流到公路及构造物上,随流随冻,形成冰面或冰坎,不但容易引起路基、路面和人工构造物的损坏,而且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甚至造成公路阻断。对路面上的涎流冰应及时清除,撤布防滑料,并设置明显标志。当冰层在盐类物质和行车作用下变软时,应立即将其铲除,以防降温时重新冻结。涎流冰清除后,应重撤防滑材料。,项目三 公路雪害的防治,项目三 公路雪害的防治,各类雪害的防治应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摸清雪害的成因与基本规律,了解现有防雪设施的效果,保持防雪设施的完好,增添必要的防雪设施,以减少雪害对公路及交通的危害

16、。 一、风雪流的防治 1.受风雪流影响的公路,路基边坡应尽量放缓,与路肩交接处应筑成和保持流线形。清除公路两旁影响风雪流顺畅通过的草木和堆积物等。 2.公路养护材料应堆放在路外的堆料台上,堆放高度不得高于路基标高。如需堆放在路肩上时,应堆放在下风一侧,并使料堆顶部呈流线形。,项目三 公路雪害的防治,一、风雪流的防治 3.受风雪流影响的路段,在路旁一定范围内不得植树,公路的分隔带不得种植有碍风雪流通过的树木。防雪林带也应按规定的位置种植。 4.设置阻雪设施-防雪林,使风雪流通过路基时无大量雪的沉积。,2019/10/20,高速公路防雪林与防雪栅,2019/10/20,防雪网,项目三 公路雪害的防治,项目三 公路雪害的防治,二、雪崩的防治 雪崩是从宁静的、覆盖着白雪的山坡上部开始的。突然间,咋嚓一声,勉强能够听见的这种声音告诉人们这里的雪层断裂了。先是出现一条裂缝,接着,巨大的雪体开始滑动。雪体在向下滑动的过程中,迅速获得了速度。于是,雪崩体变成一条几乎是直泻而下的白色雪龙,腾云驾雾,呼啸着声势凌厉地向山下冲去。所过之处一切将被吞噬殆尽。 运动速度大的雪崩,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