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安全科技概-论》课程论文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7749661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安全科技概-论》课程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论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安全科技概-论》课程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论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安全科技概-论》课程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论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安全科技概-论》课程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安全科技概-论》课程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论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摘要本文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入手,提出了安全的概念和内涵,并针对目前高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途径和措施。最后提出,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加强对整个社会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教育;途径和措施安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知识体系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校期间,大学生除了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外,还需要走出学校参加各种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必要的社会生活知识,尤其是安全知识,势必会导致各种安全问题的发生。因此,抓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对于加强高等院校的日常管理,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科研

2、及生活秩序,保障大学生人身和财物安全,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1一、安全及安全教育的概念和内涵    安全是指人的身心和与人类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物质存在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和保障条件。一方面安全是指人本身的集体和心理在外界条件(环境因素)的作用下所处的一种存在状态;另一方面,安全是指人的身心处于健康、舒适和高效能动状态的客观保障条件或物质的或与物质相联系的保障因素。2在某种角度上说,安全就是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安全是一个大学生完成学业的保证,安全是一个学生思想进步,健康成长和立志成才的基本条件。安全不仅仅是

3、指在生活方面的安全有保障,也是指思想上的。学习安全知识不仅可以保证大学生自身的安全,还可以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在人身和思想都是安全的情况下,就能使社会更加安全。3 综上,从狭义上讲,个人安全就是一个人的人身安全;从广义上讲,安全不仅仅是指个人,每个个体的安全同时还涉及到集体、社会、国家的安全。 安全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符合教育的基本特征。安全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各种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其身心和与人类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物质存在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保障条件。二、目前高校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目前高校内主要的安全隐患有七类,包括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重大治安刑事案件

4、、爆炸事故、盗窃和诈骗、社会交往以及大学生自杀。通过对大学生一些常见案件分析:一些大学生虽然文化知识程度较高,但因他们踏入社会较晚,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安全防范意识,法制观念意识淡薄,从而导致一些案件的发生。据统计表明:发生在大学生中失窃和上当受骗案件占学生中发生治安案件的75%以上。而这些案件绝大多数是由于大学生自身安全防范意识淡薄、思想麻痹,财物保管不当,轻信他人,交友不慎而发生的案件。有些造成学生的财产损失,有些甚至危及大学生的性命安全。如:宿舍没有养成随手关门、锁门的习惯;夏季开门休息;高档贵重物品(如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快译通、MP3等)随意乱放;现金不及时存入银行或将存折密码告诉他

5、人,存折与身份证放在一起等等。这些不安全行为一方面可以诱发犯罪,另一方面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便利,这是导致校内失窃发生的重要原因。 又如诈骗案件的发生,作案人一方面利用个别大学生容易动恻隐、怜悯之心,另一方面利用个别大学生贪图小利、爱慕虚荣的心理,靠编造谎言,骗取被害人的信任(如假冒身份、骗取同情),以此达到骗财骗物的目的。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进入校园,一些大学生通过上网结交朋友,由于缺乏识别能力有的上当受骗,尤其个别女生交友不慎,不仅被骗钱财,还为此遭到强暴或性侵害,甚至惨遭杀害。还有一些大学生在勤工助学或毕业求职中急于求成,不通过合法机构求职,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使之合法利益受到侵害甚至有些

6、大学生发生被拐卖现象。4 个别大学生法制观念不强,违犯学校的规章制度,在宿舍内使用违章电器,酿成火灾事故。有的大学生放松对自己世界观的改造,养成小偷小摸的恶习,久而久之,滑向犯罪的深渊。还有的大学生政治立场不坚定,在政治问题上迷失了方向为敌所用,有的误入邪教,荒废学业,走上邪道,酿成人生悲剧。以上等等非安全行为表明大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和养成良好的自觉遵纪守法意识对当今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自我良好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三、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措施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学校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途径和措施。1、学校要发挥教育功能,利用不同形式在

7、大学生中开展安全防范教育和普法教育。 学校可以充分发挥教育职能,利用不同形式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安全防范教育和普法教育,这是使大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和自觉维护自身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 (1)新入校大学生有必要接受全面的安全法制、校规、校纪教育,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大学生常用安全防范知识,了解校内及周边治安特点和当地民俗民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在对学生开展安全法制知识教育的同时,也应开展一些安全防范措施教育,比如安全普法教育、安全心理知识教育,以此提高大学生的安全保护意识和自身保护能力。5 (2)抓好大学生针对性安全教育。针对典型安全案例在大学生中开展案件剖析、分析案件成因,找出特点,总结教训,及时根

8、据学校的治安特点,开展专题安全教育。 (3)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安全防范、法纪知识学习。通过举办诸如安全防范、校纪校规有关知识问题的有奖竞赛、有奖征文活动,让大学生通过参与这类活动,自觉树立大学生主体安全防范和维护意识。 2、在有关职能部门组织下,大学生可以成立安全防范和遵纪守法协会。通过自我管理,定期开展自我安全防范大检查。如宿舍安全检查、安全隐患检查、同学之间矛盾纠纷检查、按事件发生率的统计等通过检查开展评比,增强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 3、在学校安全保卫部门的安排下,积极参加学校的有关安全管理。 大学生参与到学校的治安管理中,也是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的一种途径。 首

9、先,大学生通过参与学校的治安工作实践,可以了解安全保卫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更重要的是能配合安全保卫部门的工作,对安全防范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其次,大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通过对违法违纪的查处、纠正,可以认识到不法分子的作案手段,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防范意识。第三,通过实际参与,使大学生懂得怎样运用课本知识有勇有谋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自身防卫能力。第四,通过实际参与使学生明白只有在学校的安全治安管理中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才有可能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才能保证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从而更加自觉投入到治安管理工作中。6 4、加强管理,增强大学生树立安全防范和自觉遵纪守法意识 。 在对

10、大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进行必要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大管理力度,采取必要的措施,针对大学生非安全行为进行通报批评、针对教育并与安全维护机关配合,切实营造安全的校园氛围。约束大学生自觉遵守学校安全法规,增强大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四、加强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的意义是否开展安全教育是衡量一所高校教育是否以人为本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否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是衡量一个大学生素质是否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大学生安全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安全防范及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而且能够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更进一步说,大学生安全意识的提高势必会对整个社会和国家的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参考文献:1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蔡培元从安全需要的变化中寻求对策J保卫学研究,2002(5) 3 蒋夏宁关于大学安全教育问题的思考保卫学研究,2003(1)4 张人民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安全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探析安全与健康,2004(4)5王智新,冯时林主编论大学生法制教育C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出版社,2002 6王北生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