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学生读《水浒传》有感2篇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107748528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学生读《水浒传》有感2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学生读《水浒传》有感2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学生读《水浒传》有感2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学生读《水浒传》有感2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水浒传有感折桂七8班范钦炜什么是“义”?“义”这个字包含了太多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为兄弟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只为了一个“义”字。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自有各自的原因与不同的情况。武松是为打抱不平与报杀兄之仇,路遭陷害才上梁山;鲁智深是一个正能量之人,他为人正义,打抱不平,因此与官府产生矛盾,结果落草为寇在这一百零八位好汉中,我认为宋江最不配在这之中。我觉得他一开始招兵买马,就是为了加大日后归顺朝廷又不被小瞧的筹码,他在利用其余好汉们,从文章很多细节处就可看出。比如他故意在卢家提下反事,从而把他逼得家破人亡,最终不得以上了梁山,试问一个仁义的人会使着下三滥的招数吗?到了

2、最后他们实力强大,从一个小势力成长成了一个朝廷都要惧怕的庞然大物,但松江一心只想归顺朝廷,武松林冲因为知道朝廷的黑暗,一力反抗,军师吴用一语点破朝廷不会放过他们的,但还是被宋江要求加入朝廷,试问一个可以为同伴两肋插刀的人,会不顾兄弟感受迫他们归顺朝廷吗?最后他们被朝廷要求去与辽兵对战,已损失一半的将领为代价打败辽兵,林冲还丢失了一胳膊,可结果呢?朝廷不但要求宋江自载,还大摆酒宴庆祝梁山人马死伤大半,给剩下的人一芝麻小官打发了,宋江喝下毒酒,又让李逵喝下,本是一场充斥的热血的故事却最终葬送于一个悲惨的结局!要不是宋江,他们或许也不会死的死,残的残.梁山好汉的故事反应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性与统治阶级的

3、恶劣行为,我们应珍惜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读水浒传有感折桂七8班 陆宇杰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写着北宋末年宋江爆发农民起义,古书记载的只有寥寥数语,但在施耐庵笔下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眼前。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热情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塑造了一大批梁山好汉的光辉形象,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客观真理和农民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林冲在这里面是一个忍耐性很强的人,高衙内在大庭广众之下调戏了他的妻子,他忍了;白虎堂内被其陷害中了高俅的圈套被发配沧州,他忍了;在野猪林里他差一点丧命,他又忍了;后来高俅父子为了谋害他,竟火烧草料场,最后逼他手刃仇人,雪夜上梁山。“忍”是心字头上一把刀,林冲忍看似是一次次的迫于无奈,但却更是他智慧的体现。若他在开封忍不住而大打出手,那么就没有之后逼上梁山的林冲,如果在野猪林杀人后快,那么他面对的会是无尽的追杀,到最后的火烧草料场,他才开始与那些想置他与死地的人不死不休。梁山108位英英雄好汉各有各的性格,不一定武艺高强但却受人尊敬,就是这样的108人组成了一个不破的整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