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省公路养护单位工资改革(甘肃)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7748445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我省公路养护单位工资改革(甘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析我省公路养护单位工资改革(甘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析我省公路养护单位工资改革(甘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析我省公路养护单位工资改革(甘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析我省公路养护单位工资改革(甘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我省公路养护单位工资改革(甘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我省公路养护单位工资改革(甘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我省公路养护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红古区公路管理段 赵金润一、为什么要进行绩效工资改革?什么是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又称绩效加薪,奖励工资。是以职工被聘上岗的工作岗位为主,根据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和环境优劣确定岗级,以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力价位确定报酬。是劳动制度,人事制度与工资制度密切结合的工资制度。绩效工资由四部分组成,基本工资、年龄工资、岗位工资、奖励工资。它主要以劳动成果来衡量支付工资,即标准的以成果论英雄,绩效工资制度的前身是计件工资,但它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工与产品数量挂钩的工资形式,而是建立在科学的工资标准和管理程序基础上的工资体系。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绩效工资也有其不足

2、之处。它主要是以劳动成果来确定职工的贡献多少,但在我们实际的生产养护过程中,却存在着计量和统计的不易操作性,复杂性。切身的说道我省负责甘肃公路养护单位就有14家,有省一级的,也有地区一级。如甘肃公路局、兰州公路总段、武威公路总段、白银公路总段、各下属区管理段,养护中心,物业公司等。而各养护单位的用人形式和职工身份,学历层次也相当庞杂。有干部身份、工人身份、还有广大的曾经奉献公路事业一生的退休职工,而基础的工人身份也有好几种:固定工、合同工、集体工、企业合同工、临时工等等,所涉及的职工数目非常庞大,而每一类工资标准又不尽相同。广大的一线职工最普遍的要求就是涨工资,呼声也最为强烈。但绩效改革不是一

3、句简单的涨工资就能解决的,它涉及到公路系统的方方面面,不但是现在在职的“公路人”还会联系到退休的老职工,以及和公路打交道的各行各业企业与个人。改革进程中的任何一项小小措施都可能影响到整个公路养护系统的稳定团结,进而影响整个交通事业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如果是这样,改革就是不成功的,这也是绩效工资改革迟迟没有动静的根本原因。但即便如此困难重重,绩效工资改革仍然势在必行。因为随着近年来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和人事制度的不断深化推进,事业单位原有的工资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发展要求。更由于缺少市场机制的规范和经济规则的约束,没有供需平衡的制约,工资制度已不能充分激励职工的工作热情,调动职工的工作积

4、极性。把事业单位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与公共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使命逐渐淡忘。这不但损害了单位,企业的形象与利益,根对国家造成了严重负担与负面影响。这些突出的问题已经开始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改革已经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并着手开始研究解决。如何建立一套新的工资制度,及坚持按劳分配,保证同工同酬,又体现效益和公平原则,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二、实行岗位绩效的意义。由于个人的收入与其本人的工作绩效直接挂钩,因此,鼓励职工创造更多的效益,减少事业单位成本投入,直接的提高了单位效益。严格,长期的采用科学的绩效工资体系,让职工通过不断改善自己的工作能力,工作方法,提高效率。当不景

5、气时,虽然工资缩水了,但单位的成本也降低了,可以不分流,或少分流。让职工有安全感,增加对单位的忠诚度。另一方面,效益好时,又有充足的人才储备,能够满足大忙时节,生产时对人才的需要。不会影响到单位自身的健康发展。按照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9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从2010年1月1日起,在包括教育卫生外其他事业单位实施,会议要求在对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同时,对离退休人员发生活补贴。会以明确了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基本原则,一是实施绩效工资与清理规范津贴补贴相结合,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收入分配秩序,严肃分配纪律。二是以

6、促进提高公益服务水平为导向,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搞活事业单位的内部分配。三是分级分类管理,因地制宜,强化地方和部门职责。四是统筹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与离退休人员的收入分配关系,不断完善绩效工资政策。会议强调,实施绩效工资涉及广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工作任务重。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加强指导妥善处理各方面出现的问题,确保绩效工资实施工作平稳进行。按照国家要求结合我省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定岗定编不定人”其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核定编制。二是竞争上岗,全员聘用。三是妥善安置分流人员。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目的还在于解

7、决了事业单位存在的“门槛高,脸色差,事难办”提高服务水平,转变风气,激励单位内部职工的良性竞争,恢复事业单位在社会公众前的公益性与形象。、三、实施岗位绩效工资的作用。实行绩效工资后。1.可以形成合理的工资决策机制,提高公路养护单位对社会和公益事业的发展贡献。同时激活我省交通系统公路养护事业单位僵化的工资分配体制,不但有助于促进养护单位内部人员的有效合理竞争,而且激发职工潜在的工作热情,从而对社会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2.通过改革可以稳定一些公路事业急需的基层人才,使他们看到希望。人才流失,一直是困扰养护事业单位的难题。公路养护工作量大,工作辛苦,环境恶劣是不争的事实。在遇上大灾大难时

8、,公路事业的广大职工更是要冲在一线,抢通道路,恢复运输生命线,有时更可能献出生命!而与之相对应的工资待遇薄弱,工资不足,同岗不同酬,使得很多人才无奈的选择了“东南飞”。让广大的养护单位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所以这次改革就会通过提高和保证养护人员工资,稳定公路养护队伍,使民生建设的扎实稳步推进。3.自从深入推进2009年以来的事业单位工资改革以来,我省的此次明确推行绩效工资。使广大职工对未来收入有了较好的预期,这对稳定公路交通系统的广大在职和退休职工,促进社会和谐,也有重大的意义。四、如何深化和改进完善岗位绩效工资?根据甘肃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目前我省公路养护单位首次岗

9、位设置工作已经完成,养护事业单位内部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本着实施意见中坚持科学合理按岗聘用,合理管理的原则;坚持宏观调控,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原则;坚持岗位设置管理与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人员聘用制度、用人机制转换相结合原则。专业技术岗位由过去的5个等级增加到13个等级。管理岗位也分为了8个等级。通过岗位设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将改变现行身份管理模式,工资将依照岗位等级来确定,事业单位正式聘用在册的“编外人员”、借调等有望与在职职工逐步实现同岗同酬。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全面推行岗位等级管理制度。使其与人员聘用制度、工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相配套。将人员由身份管理转

10、变为岗位管理,个人待遇与所在岗位的工作量,工作难度,责任大小密切相关,实行“级随岗走,薪随刚变”从而实现对人的动态管理,调动人的积极性。在财政经费供给方式上,也将通过实行改革,逐步实现“以事订费”和“购买服务”的供给模式。对提供公共服务的事业单位,改变按在编人员安排福利和公用经费的管理方式,实行由编制等部门界定单位承担符合公共财政承担的职能和事项,由财政“以事订费”。对政府应承担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财政根据一定标准核定委托方式,逐步将政府从直接“养机构、养人办事”转变为向有资质的社会组织“购买服务”,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构建基础优先,服务公平,区域均衡,门类齐全的社会公共

11、服务体系。因此在2009年9月,甘肃省公路局决定在全省公路系统逐步实行工效挂钩的绩效考核制度,把公路管理机构的行政管理人员,养护职工的工资与完成的生产任务,养护质量,工作进度和安全生产相挂钩,实行重奖重罚,奖勤罚懒,通过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养护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进一步提高公路养护效率和质量。并且在推行绩效考核工作的同时,必须保证各养护单位整体工作的良好,日常工作不能停滞。绩效考核的总体方案,考核办法,实施细则需要得到职工的普遍认同。建立科学的目标管理体系。制定目标管理责任书,将公路的养护,行政文明的建设,通行费征收,路政的管理以及安全生产等各项任务分解到基层单位,确定量化指标。

12、同时对养护单位,施工单位,收费单位,路政单位以及机关管理人员制定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完善管理考核奖惩体系。对我们切身而言,我们公路养护单位实行公路总段考核公路段,公路段考核养管站,养管站考核职工个人的三级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具体考核为,对高等级公路实行集中作业和个人承包养护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根据工作难易程度和作业性质将养护作业项目分为三类。一类项目如油路修补,翻浆处置,开挖边沟等,实行集中作业。二类如清扫路面,清理边沟,整修边坡等,实行个人承包作业;三类主要是辅助生产项目如内业整理,公路巡查,炊事等。公路总段对公路段实行月抽查,季考核,季兑现。公路段对养管站实行周抽查,月考核,月兑现。养管站对职工

13、个人考核实行计量考核,与日记录周考核相结合,每月根据日工作记录和周考核情况,对职工进行考核评分和民主评议打分,按照优秀、良好、一般、差四个档次进行考核。建立绩效工资提取和兑现落实机制,公路总段预留养护经费的10%作为调节经费,用于调节安排生产项目,采备养护材料和季度考核兑现,公路段预留养护津贴、生活补贴、养护资金等作为月考核兑现的绩效工资。另外,对公路总段所属公路施工,管理人员也制定了具体的考核评价方法,对施工单位实行关键业绩指标考核办法,对公路总段机关管理人员和中层干部实行岗位绩效考核和360度考核,由上级,同级,下级和基层单位进行评分确定考核档次。据悉,从2010年上半年绩效制度改革以来,公路养护理念,管理方法和作业形式有了重大改变,实现了从“重建设”到“抓养护”的转化。公路总段所属的工程部主要业务也向养护靠拢。加大了养护工作力度,全省公路路况质量明显改善,公路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公路通行条件。最后,我认为本次改革不是简单的着眼于减少或者增加几个人的工资和财政支出,而是着力打造“畅通、整洁、安全、高效”的公路交通网络,从而更好的为人民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判断其最终是否成功也在于看制度改革是否理顺了体制,广大职工大家是否满意,提供的公路综合服务水平是否更多,更好更全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