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word版答案全---2018-2019学年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07743408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校word版答案全---2018-2019学年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精校word版答案全---2018-2019学年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精校word版答案全---2018-2019学年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精校word版答案全---2018-2019学年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精校word版答案全---2018-2019学年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校word版答案全---2018-2019学年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校word版答案全---2018-2019学年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解析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兰州一中2018-2019-1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试题历史(文科)说明:本试卷分第卷(单项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第卷(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道题2分,共50分)1. 有学者认为:“法家之学在先秦诸子中是最为新颖的,但亦有落伍之处。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只是在一定的限度内是一致的,过此以往,便相冲突。法家不知此义,误以为两者始终是一致的。所以说法家的思想,也是落伍的。”这一认识的主旨是A. 揭示了法家国家社会利益并重的实质B. 批判了法家的专制思想C. 辩证分析了法家在统一国家中的作用D. 否定了法

2、家的进步意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指出:法家思想在先秦诸子中是最为新颖的,但误以为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始终是一致的,故这一认识实际上批判了法家的专制思想,B项正确。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思想2. 董学特性新论一书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A. 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B. 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C. 儒家学说只为统治阶级上升时期服务D. 周桂钿先生说法用意是全面继承董仲舒

3、新儒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为西汉统治服务的思想,故A正确。材料没有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故B排除。儒家学说只为统治阶级上升时期服务,过于绝对,故C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全面继承董仲舒新儒学的观点,故D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评价3. 朱元璋读孟子时说,此老如活到今日,也应该杀头。他下令将孟子大量删减。下列句子,被删掉的应该是( )A.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B.

4、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C.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D.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先秦时期的儒学和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故“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的言论与此不符。本题应选A项。4.“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了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由此可见,两宋时期的儒家学说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是指A. 从关注天道自然转向研究人们的行为准则B. 创立出与佛道学说截然对立的新儒学理论C

5、. 探寻出格物致知和本心体悟两种明理方法D. 确立关于礼乐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终极解释【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孔子即已提出“礼”的行为准则,早于题目中的时间“北宋”,故排除A项;B项的表述与新儒学实现了“儒道佛三教合一”的特征不符,故排除;C项中的“本心体悟”即陆王心学的明理方法,与题目中“北宋五子”的身份“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不符,故排除;题目中的信息“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体现了北宋五子确立了关于礼乐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终极解释,故本题应选D项。5. 唐代坊市制度严格,唐律疏议

6、规定,“凡官私斗、秤、度尺,每年八月诣寺校印署,无或差谬,然后听用之。”这说明唐代A. 坊市制度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B. 法律仅有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C. 坊市管理有利于商业的发展D. 实行较为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唐代的法律规定,商品交易时使用的度量工具必须每年校对一次,统一标准后才能使用。该项规定有利于维护市场公平交易,促进商业贸易的发展,故选C。坊市制度和法律条文均是针对商业贸易而言,A项中“社会经济”的概念过大,故A错误。B项中“维护封建统治”和D项中“重农抑商政策”在材料中均未提及,故BD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6.北宋首创

7、“钞盐法”,商人用现钱向政府部门“榷货务”购置通行证。然后凭证至产盐地支盐,运至规定地区销售。这说明此时A. 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B. 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压C. 政府直接从事食盐产销D. 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以得知,北宋时期,商人办了通行证后,可以进行盐业的买卖,由此可见,政府抑商的政策有松动,故A项正确;B项和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盐业的经营由商人来经营,不是由政府直接经营,C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规定地区”可以得知,盐业的买卖是在政府指导下进行,而不是政府“放弃盐业专卖”,D项错误。7.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说:“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

8、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的解释是无法说清楚的。”这说明科举考试是A. 文人入仕的唯一途径B. 朝廷笼络文人的有效方式C. 以追求真才实学为宗旨D. 学子实现自身价值的体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考查的是科举制,说明学子为科举而坚持,科举是当官的途径,但不是唯一的,故A项错误;材料显示了文人对科举的坚持,不是指朝廷笼络文人,故B项错误;学子们学习是为当官不是求真才实学,故C项错误;学子们之所以坚持不懈,是为实现自身价值,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科举制8.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

9、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A. 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督察B. 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C. 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D. 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答案】A【解析】在明代,内阁成员没有宰相的权力与地位往往不愿得罪大臣。这种害怕得罪人的心理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督察,故选A。内阁的设立主要是辅佐皇帝处理国家政事,并未加强对百官的监察,排除B项;材料突出内阁的消极影响,C项错误;内阁的设立加强了皇权,D项错误。9.明清时期,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

10、,并且有很多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现,一改以往作品中的“文不谈商贾”的现象,而且商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大改观,不再只是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形象。这反映出A. 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改变B. 社会生活决定文学内容C. 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D. 社会阶层地位变动频繁【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与辨别的能力,由已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工商业市镇和市民阶层兴起,商人地位提高,商人的形象改观,反映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据此C符合题意。但是,由于占统治地位的仍是重义轻利的宋明理学,且统治者仍“重农抑商”,故A项错误。题干并未涉及“社会生活”的变化,故B项不准确。故选C。材料只是从侧面反映出

11、社会阶层的变化,商人的地位提升,没有“变动频繁”,故D错。10. 明代小说家许仲琳(约15671620年)所著的封神演义,是一部以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封为背景创作的古典神话小说。小说中屡屡出现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如在第九十二回中这样描述:“只听得两边炮响军士用火箭、火弓、火炮等物,山下抛放一会儿地塌山崩,霎时间雷轰电掣”。对此的解读正确的是A.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火器的国家B. 火器的使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C. 我国至迟到明代火药已用于军事D. 神话小说不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末宋初,火器开始运用于军事

12、,距今不足两千年,排除B项;题目中未涉及中外发明和使用火器的时间对比,排除A项;D项中“不是”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由题目中的信息“明代小说中屡屡出现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即可知C项的表述与题意相符,故选C项。11.下表是18701910年中国一些进口货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这反映出A. 近代中国工矿企业有所发展B. 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扩大C. 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D. 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近代中国金属、矿物的进口逐渐减少,看出中国国内的金属、矿物自给率有所提高,另外,中国进口的机械不断增加,说明中国近代工厂生产发展,体现了近代工矿企业在一定

13、程度上有所发展,A正确;材料反映近代中国棉布、金属、矿物的进口逐渐减少,反映出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减少,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进口的棉布、金属、矿物和机械在进口货物中的比值,不能体现出中国总的工业产品进口货物的变化情况,体现不出中国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排除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传统手工业确实是衰败,但材料信息体现不出来,排除D。12.清末“新政”时期报刊杂志的出版发行情况统计对此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 当时中国已经实现了出版自由B. 百姓精神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C. 出版业发展与近代化进程相关D. 知识界接受了日本近代化模式【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清末“新政”时期,当时处于清朝专制统

14、治下,不可能实现出版自由,故A项错误;报刊业的出现反映了百姓生活出现变化,不是根本性变化,故B项错误;报刊业出现与中国近代化进程相关,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知识界接受了日本近代化模式,故D项错误。13.下列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自成立到更名的重大史实。这一过程 ( )A. 伴随着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演变B. 见证了国共两党合作对峙合作的历程C. 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的曲折D. 反映了中共在建立和管理国家方面的不成熟【答案】A【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反映了国共两党的阶级矛盾,1937年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反映了国共合作,以

15、民族矛盾为主,故A项正确。材料只能反映国共两党从对峙到合作的历程,排除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于1937年,与材料部分时间不符,排除C。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说明中共以民族利益为主,不是不成熟的表现,排除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表格内容变化的原因,抓住“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从1937年的时代背景出发,即可认识到民族矛盾为主,据此即可进行正确判断。14.“一国两制这种具有某些复合式特征的单一制国家结构模式,既充分尊重了中国的文化精神和政体传统,又吸纳了联邦制的包容性优点,从而具备了一般单一制国家结构模式所没有的柔性特征。”这主要说明“一国两制”()A. 整合了联邦制的主要优点B. 整合了中西政体和文化精神C. 发展了联邦政体的柔性特征D. 继承了传统政体和文化精神【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国两制,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既充分尊重了中国的文化精神和政体传统,又吸纳了联邦制的包容性优点”可知是指该理论是中西文化碰撞的产物,符合题意的是B项,ACD项表述片面。15.1958年8月,蒋介石听到解放军炮打金门的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