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培根随笔》有感3篇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107739678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培根随笔》有感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读《培根随笔》有感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读《培根随笔》有感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读《培根随笔》有感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读《培根随笔》有感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培根随笔》有感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培根随笔》有感3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培根随笔有感(一)李艳青 云南衡水实验中学利用闲暇时间,翻阅了弗朗西斯培根著的培根随笔,使我受益匪浅。这本书讲述了培根以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的态度和想法,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伦理等多方面。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洁优美,力求以最短的篇幅摆事实、讲清道理,有发人深省的独到之见。刚刚读到这本书的简介时,深觉哲学的深奥,内容难以理解,但是越往后读,才发现所有都不是问题了。本书袒露了作者的灵魂和所思所想,原来我们和几百年前的英国哲学家培根可以这样亲近,实在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谈到哲学问题多都深奥难懂,难免枯燥乏味,但是培根随笔这本书全文文笔言简意赅、睿智夺目,没有艰涩的

2、哲学名词,也不故弄玄虚。用极其平易流畅的语言,每句话都有一定的针对性,精辟而富有哲理。全书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些智慧名言,例如面对幸运多需要的美德是自制,而面对逆境所需要的美德是坚韧,这些句子于我们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此外,文章内容还注意使用穿插、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比如天生才敢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嫁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这些富有诗意的语言具有感染鼓舞人的神奇力量。读完培根随笔,原来远在万里之外的欧洲,跨越语言和风俗文化的障碍,那里的风俗人情跟我们大同小异。对这个几百年前的人也产生了亲近感,并非觉得他古板迟钝,倒是觉得他博学、机智,而很有幽默感。以上是我读了培根随

3、笔后的感受。这本书的好处实在是多,诸如此类的书可多读,既拓宽眼界也增长知识。审视与共鸣读培根随笔有感(三)温昊作为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培根随笔无时无刻不散发着哲学与文学相交织的魅力。在一篇篇短小精悍的随笔中,我总会不断地审视自身好像看着一面明镜,将自己纯粹地映现出来;我又总能寻找到共鸣之处,或是一词,亦或是一句。慢慢地,渐至佳境,便能感受到培根深刻的思维的力量,它能启迪后辈,映射历史,甚至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当我在阅读论复仇时,我深深地沉思于当然,采取报复行为只能使你与对手平起平坐,而原谅敌人,将使你比敌人高出一筹这句话中。这是何等广阔的胸襟啊!报复的最终目的,往往不是伤害他人,而是让敌人

4、感到后悔莫及。既然如此,复仇有何必要?事情已经发生,时间无法返回,情势无法逆转,不如选择原谅,让这种无息的报复敲响敌人的警钟,效果或许倍加于蛮力报复。而在背后放冷箭的,定是一些恶毒狡诈的人。有一个故事: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张老夫人修书送张英。张英见信深感忧虑,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这就是宽容的力量,胜于复仇,化解心结,对为人处世有

5、很大的启迪。审视自己,在他人犯错时,是否会追根不放,过于苛刻?是否三思后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斟酌过后,告诉自己,原谅他吧,他一定会明白他的过失的,若此,足矣。培根在论作伪与掩饰中明确地把自我掩饰分为了三类:第一类,是秘而不宣、缄默不语和保守秘密,也就是不让别人有机会看出或推测出他的为人。第二类,是消极地掩饰,故意露出某些端倪和迹象,掩盖自己真正为人。而第三类,便是作伪,主动骗人,故意装出与他为人相反的行为。然而在实际行动中,这三类之间好像没有明确的界线。这是因为我们熟练地掌握了自我掩饰的方法,使得我们能在情况发生时运筹帷幄地处理。然而,这并非是好事。第一类人,永远无法敞开心扉,他人也就无法

6、进入到他的内心中。这一类人往往沉默寡言,这使得他们在生活当中没有真正的朋友,没有相互信任的人,在工作上也没有合作的人。他们的人生也就不充实了。第二类人和第三类人其实是同一个目的,只是手段不同罢了。他们可能会遭到他人的怀疑,甚至不满、排挤。在生活中,出于工作需要,出于隐私的保留,出于形象的塑造,我们往往都要掩饰。而掩饰总是暂时的,在时间的变革下,总会不攻自灭。而要在这方面做到万无一失,要养成保守秘密的习惯,在涉及名誉和观点方面开诚布公,但是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轻易撒谎。书中还有一些语句让我产生了共鸣:的确,美德犹如檀香,经燃烧或轧碾而释放更多的芬芳,因为幸运最能暴露邪恶,厄运最能彰显美德。人的本性

7、往往藏在内心深处,人们总是本能地隐藏在心,绝不将其透露。然而再密的墙也有缝隙,在遇到事情时,一个人的善恶总会露出蛛丝马迹。往往,厄运才会让人暴露本性,因为我们在厄运面前,会被迫遵循最简单的生存法则,忘掉表面的浮沉。在这个时候,人的本性就很容易暴露出来,开始撕夺抢占。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仍有一些人相互谦让,也只有在这个时候,美德才会被彰显,这是最纯粹、最真实的美德。同样,在幸运来临时,认得自私心占有欲会愈加膨胀,邪恶也就暴露出来了。不要因为表面的光辉而忘记深处的永恒,就像在旅途时要牢记自己为什么出发。从审视自己,再到产生共鸣,最后学会改正,培根教会我和后人的,是思想,是哲学,实实在在的,更是怎么

8、样做一个人.读培根随笔有感(三)陈星宇弗兰西斯培根,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提到他,大家都会想到培根随笔。上个暑假,我有幸拜读了他的文章,从书中看到了他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培根随笔读来给人一种享受,简洁优美的辞藻让人忍不住读完全文。这本书共有58篇随笔,包括论逆境、论友谊、论求知、论真理、论家庭 语言简洁,短短一小篇就让人受益匪浅,联系了生活实际,与我们息息相关。我喜欢的有两篇。我觉得,人生中不可缺少的是友谊,所以我将这篇论友谊读了好几遍。我特别喜欢那句: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

9、有友情的社会将是一片沙漠,因此那种乐于孤独的人不是属于人而是属于兽的。这句话将喜欢孤独的人不是野兽便是神灵和一座城市如同一片旷野这两句谚语概括起来,十分精湛,令人折服。论友谊中的另一句话是我们所熟悉的: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句话将友谊的真正含义描写了出来,使我们切身体会到,友谊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培根将友谊的真谛描写的那么自然,无论是谁,都不会否认。另一篇是论美,这一篇不得不说是一篇佳作中的佳作。美到底是什么,没人能说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见到一个人的第一面一定是看他(她)的外表如何,而不是立马探究他(她)的内在。培根

10、在他写的论美中着重论述了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与内在美。世界上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不错,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颜色指五官相貌,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正如培根所说: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最让我感慨的还是论死亡这篇随笔。因为,我认为生命最重要的。人如果没了生命,那还谈何友谊,谈什么幸运呢?因此,只有活着,

11、才能实现你的愿望。人活着不能虚度年华,应该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一分、一秒都不可以错过。人得使自己的生命有意义,为自己的目标、追求不懈努力,你要相信:胜利的曙光时刻在等待着你的凯旋。采菊冬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悟出了人生的真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宁死不屈的浩然正气;从今天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郑海啸明白了人生是有意思的古今中外,很多人都感悟了人生,明白了人生,懂得了人生的真谛。那我们呢?真正明白了吗?很多人都在畏惧死亡。如果你的人生很充实、很美好,死算得上什么呢?你会觉得人生很幸福。聋哑盲人海伦凯勒,这是个众所皆知的人物了,对待她,你抱什么样的态度?心里应该很敬佩吧,我

12、想只要有一点点怜悯之心的人都会被感动,甚至为她哭泣。这样一个残疾人和我们这些正常人相比,我们占尽了上风。畏惧什么呢?我们不如她?我们能更好。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命运会因你而改变,人生会因你而绚丽多彩。所以,挑战是不可避免的。生命本是一泓清泉,只有挑战自我才能体味出它的浩荡。生命就像一首优美的歌曲,只有挑战自我才能谱出优美的旋律。把握生命,努力奋斗,撒下汗水,不断耕耘,为你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一本好书可以使人明白一个道理,一本好书可以为人建造一条捷径,一本好书甚至可以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就像培根所说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