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安全管理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738608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7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患者安全管理1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患者安全管理1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患者安全管理1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患者安全管理1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患者安全管理1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患者安全管理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患者安全管理1(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护理安全管理,高璐璐,医疗安全的核心和目的首先是病人安全,这一提法直观的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体现出病人在保健服务中的主体地位。病人安全是当前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的重要课题,也是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启动的一项全球性工作,关注病人安全,共创医患关系双赢的局面,也就成为了现代医疗服务模式所追求的目标。由此,中国医师协会颁布了“2008年中国患者安全十大目标”,并同时公布了实现这些安全目标应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的出台对于规范医疗行为,保障病人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姓名差一字护士打错针 家属提出五万赔偿,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1健全与完善各科室(部

2、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 2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3在各关键流程中,均有对患者准确性识别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文件。 4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的制度。,江西南昌市青山南路的劳动医院一护士因打错针而迫使孕妇剖宫产,护士错误执行医嘱导致医疗意外,一麻痹性肠梗阻患儿,因不能进食而插了鼻饲管并行输液支持治疗;医师查房后口头医嘱:“有尿后给氯化钾10推入管内。”待患儿有尿后,护士执行医嘱时未

3、再追问,即将15氯化钾10直接推入静脉输液壶内,致使患儿心跳骤停,抢救无效而死亡。,目标二: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1在通常诊疗活动中医务人员之间要有效沟通,正确执行医嘱,不得使用口头或电话通知医嘱或检验数据。 2对危重症患者进行紧急抢救时,对医师下达的口头临时医嘱,护士应向医生重述,在执行时实施双重检查(尤其是在超常规用药情况下),事后应准确记录。 3在接获口头或电话通知的患者“危急值”或其他重要的检验(包括医技科室其他检查)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地记录检验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进行复述确认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8旬老人右腿骨折左腿植钢板

4、,左侧腹股沟疝气却被割右侧,目标三: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流程,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建立与实施手术前确认制度与“三部曲”程序,设立确认记录文件。 第一步,按照制度与规范,术前由手术医师在手术部位作标示,并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定,避免错误的病人、错误的部位,实施错误的手术。 第二步,病区与手术室间交接核查:双方确认手术前准备皆已完成,所需的文件资料与物品(如:病历、影像资料、术中特殊用药等)均已备妥。 第三步,在麻醉、手术开始实施前,实施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执行最后确认程序后,方可开始实施麻醉、手术。,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产婴室葡萄球菌感染暴发流

5、行,1990年12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产婴室发生葡萄球菌感染暴发流行。历时17天,共发病51例,罹患率29.1。患儿以皮肤脓包疮为主要表现。出院后有2例发生并发症,1例为皮下坏疽,1例为败血症、肺炎气胸。脓包液培养示葡萄球菌。产婴室工作人员手有4例金葡菌阳性,床垫、布衣、冰箱面、电话机、沐浴架及沐浴室墙面等物体环境表面金葡菌培养亦显阳性,且有69.7物体表面细菌数超标,产婴室工作人员的双手和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故考虑本次暴发流行的传播途径为手接触传播。,西安交大附一院新生儿科在2008年8月28日至9月16日这段时间里共收治新生儿患者94名。9月5日至15日,先后有8名新生儿患者连续

6、死亡。9月23日,卫生部和陕西省卫生厅在得知此事后立即成立联合专家组开展死亡原因调查。经调查,联合专家组一致认为,8名早产新生儿死亡系院内感染所致,这是一起严重的院内感染事故。通报称,发生严重医院感染事件的新生儿科在建筑布局、工作流程、消毒隔离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新生儿科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不合理,人流与物流相互交叉;对部分新生儿使用的物品和器具采用了错误的消毒方法;医务人员没有规范地进行手卫生清洁;用于新生儿的肝素封管液无使用时间标识等。,目标四: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1贯彻并落实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制度和手部卫生实施规范,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

7、部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医务人员在以下6种情况下必须洗手或进行手消毒:接触病人前后;摘除手套后;进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病人体液、排泄物、黏膜、破损的皮肤或伤口敷料后;从病人脏的身体部位转到干净的部位;直接接触、接近病人的无生命物体(包括医疗器械)后。 2医护人员在任何临床操作过程中都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确保临床操作的安全性。 3使用合格的无菌医疗器械(器具、耗材)。 4有创操作的环境消毒,应遵循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5手术后的废弃物处理,应遵循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两岁男童注射过期药死亡 医生获刑两年半,2006年11月30日20时许,郯城县胜利乡某村两岁男童康康(化

8、名),因腹痛由其母亲及祖母带至邻村卫生室就诊。乡村医生孙某诊疗后,合并使用硫酸罗通定与维生素K1注射液给康康注射。回家后,家人发现康康情况异常,22时许将其带到另一村卫生室就诊,该卫生室医生用针扎其人中穴和指尖,均无反应。23时10分,康康入郯城县人民医院治疗,诊断为呼吸循环衰竭,次日零时10分死亡。 后经山东省医学会鉴定,孙某使用了过期药品硫酸罗通定,且将罗通定与维生素K1合并使用,属医疗过失行为,与患儿死亡存在因果关系,构成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孙某应承担完全责任。 2008年3月22日孙某被逮捕,4月30日被提起公诉。,未核实病人过敏史 医院赔8000余元,田田今年15岁,去年2月24日他因

9、上腹部不适,前往本市一家大医院治疗,医生给予田田头孢哌酮4.0克及灭滴灵200毫升静脉滴注。25日复诊时腹痛有所好转,医生再次给予同等剂量头孢哌酮及灭滴灵静脉滴注。3月4日田田因左上唇外伤后血肿又到该医院急诊,被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遂于当天入住另一家医院儿内科病房治疗,直至3月17日出院。据了解,田田早在1991年在医院就诊时,就曾有过青霉素皮试阳性的记录;而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所编制的国家基本药物一书载明: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慎用头孢哌酮。2004年9月17日,田田以医院在诊治过程当中,用药存在过错为由提起诉讼。 法庭上,医院则辩称,当日有应用抗生素指征,而田田家长也未提供头孢类过

10、敏史,按常规无需药敏试验。上海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心对该事故进行鉴定后,结论也为不构成医疗事故。 但法院认为,医院在未核实病人是否存在药物过敏史的情况下用抗生素头孢哌酮,违反医疗诊疗常规。据此,法院作出上述判决。,护士用错药七旬翁身亡 院方担责九成赔近13万,70多岁的张某胸口疼痛已经20多年了,今年4月,因为病情加重,他来到市南一家医院就诊,经过医院诊断,张某患有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多种病症,医生随即建议他住院治疗。5月,一名护士在给张某打点滴时,错将其他病人含有青霉素的药物加进了他的点滴里,而张某对青霉素过敏。点滴打完后的第二天凌晨,张某病危,医院发现后立即进行施救,但是张某还是

11、经抢救无效身亡。,目标五:提高用药安全。,1诊疗区药柜内的药品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核查应有相应规范;存放毒、剧、麻醉药应符合法规要求,严格管理和登记。 2有误用风险的药品要严格管理。 3病区药柜的注射药、内服药与外用药应严格分开放置。 4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应有严格核对程序,且有签字证明。 5在开具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6进一步完善输液配伍的安全管理,确认药物有无配伍禁忌,控制静脉输注流速、预防输液反应。 7病区应建立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医师、护士知晓并能执行这些观察制度和程序,且有文字证明。 8药师应为医护人员、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

12、方法及用药不良反应的咨询服务指导。,目标六: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一方面促进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及时对异常结果进行分析和复查,并及时与临床医生取得联系,减少了懒散情绪,增加了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工作的主动性、责任心;另一方面督促临床医务人员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使一些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还增加了临床实验室与临床科室的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和信任,进一步保证了医疗安全。,患者入厕摔死被定医疗事故 阜外医院得赔5万元,年过六旬的王老太太因病住院等待手术,医院确定给予“一级护理”,不料老人独自上厕所昏倒身亡。北京市医学会认定此事为一级甲等医疗事故,西

13、城区法院一审判决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赔偿5万余元。,病床栏断耄耋翁摔昏获赔4万,目标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1建立跌倒报告与伤情认定制度和程序。 2认真实施有效的跌倒防范制度与措施。 3护理服务有适宜的人力资源保障,与服务对象的配比合理(开放床位与出勤护士比1 0.4)。,目标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1、压疮发生的原因 (1)力学因素:压力、摩擦力、剪切力 (2)导致局部组织持续受压的原因:活动受限,意识状态改变或感觉障碍,应用矫形器械,镇静、催眠药使患者嗜睡,机体活动减少 (3)理化因素刺激:皮肤受潮湿、摩擦、排泄物等理化因素的刺激 (4)全身营养不良或水肿,2、避免局部组织长期

14、受压: (1) 定期翻身 (2) 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撑身体空隙处 (3) 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 (4) 使用石膏、夹板、牵引的患者衬垫应平整、松软适度 (5) 避免局部受理化因素的刺激 (6) 促进局部皮肤血液循环:温水擦洗、按摩 (7) 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8) 健康教育,目标九: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对于发现不良因素、防范医疗事故、保证医疗安全,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利益是有益的;可有效的避免医疗缺陷;可增加医疗水平和服务的透明度。,目标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医疗安全是医患双方共同的责任,增加患者参与内容充分体现了患者的权利,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这其

15、中既包括医务人员要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教育,也包括患者在就诊时应提供真实病情、真实信息,这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护理安全控制,制定护理安全常见因素及控制措施 制订护理安全督查表 设立“护理安全流动红旗岗”,护理绩效考核,目的:全面加强医院管理,建立以“病人为中心”和“以临床为重点”的服务模式,进一步调动临床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确保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护理安全,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原则:根据职称、工作量、工作质量和夜班数进行分配,力求公平公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各级护理人员分配系数,科室二级考核分配,根据分管病人数、护理质量、护理安全、三基考试、实习带教、科室管理、夜班数等制定出考评标准,直接考核到个人。,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