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犯罪现象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737337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6.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犯罪现象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第一章犯罪现象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第一章犯罪现象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第一章犯罪现象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第一章犯罪现象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犯罪现象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犯罪现象剖析.(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象(英语:phenomenon)是指能观察、观测到的事实。“现象”一词语源为“可见的东西”,英文的“phenomenon”来自希腊文,意为“可观察到的”(observable)。,“现象”一般是指任何可观察到的事件。“现象”也提供科学研究中的原始资料。,现象是事物表现出来的,能被人知觉到的一切情况。(百度百科),2014年5月19日清晨5时许,安徽省潜山县梅城镇罗汉村平桥组一村民在上厕所时赫然发现一名头朝下倒插在粪坑里的女孩,下半身裸露,已经死亡。死者年仅11岁,系当地平桥小学六年级女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生活由爷爷奶奶照顾。警方勘察后分析,凶手是在前一天晚上趁孩子在家睡觉时,撬开大门进入屋

2、内,持金属类钝器击打孩子头部,强奸杀害后抛尸。,江望兵,2014年10月3日下午14时左右,扬州市江都区小纪镇7岁女童王彦雯在跟随奶奶参加亲戚婚宴时失踪,家人曾悬赏20万寻女。6日晚间,在该市姜堰区华港镇一河边发现失踪女童王彦雯的尸体,证实被害。 江苏泰州市公安局2014年10月8日证实,涉嫌杀害7岁女童王某的嫌疑人王冶于当日被抓获,并带其指认现场。犯罪嫌疑人王冶,男,56岁,泰州市海陵区人。,王 冶,第一编 犯罪现象,第一章 犯罪现象 第二章 犯罪行为 第三章 犯罪人 第四章 被害人,第一章 犯罪现象,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犯罪现象概述,第二节 犯罪现象的状况,第一节 犯罪现象概述,一、犯

3、罪现象的概念 二、犯罪现象的内容,本节主要内容:,一、犯罪现象的概念,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一定时间和地点,在社会上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犯罪的表现形式、类型,以及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外部现象和外部形态。,二、犯罪现象的内容,(一)犯罪状况,指一定时空内犯罪的发量及其比率、类型、危害程度、时空分布以及罪犯的构成状况(如年龄、性别、职业、民族、所在地区、文化程度以及性格、气质、价值取向等),乃至于加害被害互动意义上的被害人的构成状况。,(二)犯罪特点,指犯罪现象所表征出来的,发生于加害被害、犯罪人被害人互动过程中的个别或一般的特殊性或共同性。,如某一阶段的某种犯罪的普遍大量发生;某类地区在犯罪性质

4、、类型、被害人或手段上具有某种共同性;某类罪犯具有某些人身特征;因季节差异犯罪在罪种上的带有规律性的变化。,(三)犯罪规律,指在一定的时空中,犯罪的升降涨落与犯罪人的变化发展的一般趋势或必然趋向,即犯罪及其主体的流量、流向的带有一般性的运动过程。,本节主要内容:,第二节 犯罪现象的状况,一、发达工业国家犯罪现象的状况 二、发展中国家犯罪现象的状况,是指构成犯罪现象基本内容的犯罪状况、犯罪特点和犯罪规律的存在情形、演变轨迹和发展态势。,一、发达工业国家犯罪现象的状况,(一)新犯罪形态,1.白领犯罪,主要指“上层社会经理阶层人员在其职业活动过程中触犯刑法”,包括欺诈、贪污、虚假广告、操纵股票交易、

5、偷税漏税、警察和官员对于权力的滥用等。, 白领犯罪的构成因素: (1)为社会所尊重者所为的破坏刑法的行为; (2)行为人大多拥有较崇高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 (3)在行为人职业领域中或职业活动中实施; (4)通常会造成对职责的侵犯。, 白领犯罪危害既烈且广,但犯罪人却很少受到惩处,因为这种犯罪本身的隐蔽性,以及在刑事责任的认定和担负上所可能出现的技术性问题外,更主要的还是“因为这些犯罪的实施者都是受到他们同行尊重的商界头面人物”,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权势,故而休戚与共,而“无动于衷”,以至于一般的犯罪统计中因为“对于该犯罪的定义尚未取得共识”,而对此忽略不计,使得研究也颇为困难。,伯纳德麦道夫是

6、美国华尔街的传奇人物,曾任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董事会主席。多年来,他一直是华尔街最炙手可热的“投资专家”之一。他以高额资金回报为诱饵,吸引大量投资者不断注资,以新获得的收入偿付之前的投资利息,形成资金流。到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他面临高达70亿美元资金赎回压力,无法再撑下去,坦白其实自己“一无所有”,一切“只是一个巨大的谎言”。这场涉及500亿美元的欺诈案才暴露在世人眼前。,2.环境犯罪,许多西方国家除了将污染严重的劳动密集型初级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施行“祸水外引”策略外,在国内都制定了保护环境的刑事性法规或刑事性条文,将惩治危害环境的犯罪提上刑事司法的议事日程。,3.智能犯罪,指运用现代

7、高技术手段进行的犯罪,比如计算机犯罪中的非法安装终端截取资料、更改程序盗窃财产的滥用计算机犯罪与破坏、盗窃计算机的犯罪。,危害极大且不易发现:100例计算机犯罪案件中,只有1例被发现,其中又只有70%被披露。,4.游戏型犯罪,如“汪达尔行为”、“飞车党”、“暴走族”。无明确经济、政治或人身动机与追求;现代西方社会价值危机的表现之一,反映了隔断“原始纽带”后面临选择与责任的独立个体为“逃避自由”,不甘沦为“单向度的人”而进行的非常规努力及其失败。,“汪达尔行为”,汪达尔主义意味着对物质、文化的极具毁灭性的、彻底的破坏。一些有着强烈的破坏欲望、 无法控制自己的破坏行为的人,可称作汪达尔主义者。其行

8、为称为“汪达尔行为”。,“飞车党”,2002年2月26日美国联邦检察官对73名“飞车党”成员提出起诉,指控他们参与了长岛“飞车党”之间的火并事件。 73人被以制造暴乱、群殴、非法使用武器和敲诈等罪名起诉,他们被指控用武力企图捣毁敌对飞车党赞助举行的摩托车和纹身展览。,“暴走族”,昆明10-14飙车事故,5.因文化冲突而导致的犯罪,移民涌入发达国家,带来种族、民族、习俗乃至审美等的全面文化冲突; 移民为反抗所在国文化对于他们的排斥和歧视,不得已或者逐渐有意识地诉诸暴力甚至是有组织的暴力以求生存。,例:加拿大法律规定未满14岁的孩子不能单独放在家里;不能打孩子等。中国移民一家人来到加拿大,有三个孩

9、子,最小的一个3岁。一次给最小的孩子洗完澡后,光溜溜的照了张像。当把胶卷送去冲洗时,出了麻烦裸照!报案,罪名是儿童色情。当天就把他家的三个小孩带走(可能是怕受到父母的迫害),过了两个星期,才把孩子送回来。但是规定父亲不能回家,要等到法庭审理以后再做决定。,6.恐怖主义犯罪,恐怖主义犯罪主要包括绑架、劫持人质、劫机劫船,以及带有明显政治目的并严重危及公认的国际准则的爆炸、暗杀行为。,伊斯兰国“IS”,7.有组织犯罪,20世纪以前主要是以家族自卫形式出现; 20世纪中期,演变为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受社会政治、经济形式制约的职业化犯罪集团; 几乎所有西方发达国家都受到这类犯罪的困扰。,(二)犯罪人构成

10、,白领阶层成员犯罪比率有所上升 青少年犯罪人数激增 女性犯罪比例上升 累犯、惯犯和职业犯比例上升,二、发展中国家犯罪现象的状况,所有正在实现由农业社会向工商社会转变的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犯罪率大幅上升、构成对于“城市秩序和社会发展进程本身的严重威胁”这一严重问题;,在犯罪类型上,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呈现财产犯罪持续上升、暴力犯罪居高不下、各种原本只有发达国家才有的新形态犯罪陆续出现的状况;,从犯罪人构成来看,发展中国家女性犯罪率相对较低,青少年犯罪率上升显著。,职业性犯罪集团相对稀少甚或不存在,一般不存在盘根错节的犯罪黑社会 (?),黎强,陈坤志,陈明亮,“什么黑社会、流氓,那是很低级的我的人身安全

11、受到威胁,总有人说要抓我去坐牢!”,2014年2月20日,湖北省咸宁市人民检察院通报:原四川汉龙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刘维(曾用名刘勇)等36人,因涉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以及故意杀人、故意伤害、非法经营和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等21项罪名,被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这是近年来国内公诉的特大涉黑犯罪集团。,最后,发展中国家青少年犯罪惊人,在一些实行现代化强行军、社会变迁剧烈的国家,青少年犯罪尤其突出,并且由城市波及农村,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001年,在北方某城市的公园里发生了一桩血案,一年仅14岁的少年被捆绑双手,身上被打得血肉模糊,惨不忍睹。此案告破后,挖出了一个犯罪团伙。

12、这个团伙共有32人,最大的16岁,最小的才12岁,他们成立了“好汉帮”、“神龙教”,还有敢死队,其中有“老大”、“军师”、“打手”等。少年“黑社会”已露端倪!,20世纪发达国家绝对贫困的隐形消失与“奢华生活以及对于这种生活的向往”,在诱发犯罪的罪因结构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白领阶层涉入犯罪者的日见其增,便恰恰是其利用所掌握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权力或者高技术追金逐利的结果。,“白领”犯罪的增多,当代西方国家,青少年犯罪人在犯罪人总体中占有很大比例,并且常常以亚群体的“团伙”形式出现 。,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的累犯率均较高。尽管各国犯罪率高低有别,但累犯率却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其中瑞典的累犯率甚至一度高

13、达80%。,美国统一犯罪报告的官方统计表明,1958年,美国大约每12名被捕人犯中就有1名女性,而在1974年,这个比例降为4.7: 1 。,西方国家女性实施的犯罪类型主要是盗窃、诈骗、伤害、杀人、抢劫、吸毒、堕胎、杀婴、遗弃以及性犯罪 。,“夜盗罪”( burglary ),在英美普通法中指的是“the breaking and entering of the dwelling house of another person at night with the intention to commit a felony of larceny inside”,即行为人以犯重罪或盗窃为目的破门窗闯入他人住宅的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