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八年级(下)期中化学模拟试卷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07734106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八年级(下)期中化学模拟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八年级(下)期中化学模拟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八年级(下)期中化学模拟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八年级(下)期中化学模拟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八年级(下)期中化学模拟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八年级(下)期中化学模拟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八年级(下)期中化学模拟试卷(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八年级(下)期中化学模拟试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1.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A. 发射航天飞机B. 水车汲水灌溉C. 太阳能供热D. 风力发电【答案】 A 【解析】 解: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炸药、石油、煤炭、蓄电池等储存的能量,都是靠化学反应释放出来的 A选项发射航天飞机,就是靠燃料的燃烧释放的能量推动火箭不断地向上运行,发生了化学变化,故A正确; B、C、D三项只是单纯的能量

2、间转化,并无新物质的生成,均属于物理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故选A 此题是关于化学中有关能量来源的判断问题,解题时必须熟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能量变化问题解答时首先从选项中判断出属于化学变化的选项 解答此题实质归结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区别上,关键是看能量转变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通过本题学会处理问题的变通 2.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不安全的是() A.到溶洞探险打火把照明 B.人居社区要配置消防设备和设置消防通道 C.夜晚发现液化气泄漏要立即开灯检查 D.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答案】 C 【解析】 解:A、溶洞中往往会有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所以可以用灯火照

3、明,同时检验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低,故A正确; B、人居社区要配置消防设备和设置消防通道,防止事故的发生,故B正确; C、液化气泄漏,开灯检查会把液化气引燃甚至发生爆炸,故C错误 D、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防止事故的发生,故D正确 故选C 根据发生爆炸的条件(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解答此题 本题考查学生对发生爆炸的条件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在生活中知识的应用 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据质量守恒定律,5g氢气和5g氧气混合点燃充分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一定是10g B.蒸发20g食盐水后得到2g食盐和18g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参加化学反应的各

4、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增加了,这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答案】 C 【解析】 解:A、根据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是1:8,因此5g氢气和5g氧气混合点燃充分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不是10g,故A错; B、蒸发20g食盐水后得到2g食盐和18g水不发生化学反应,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B错 C、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故C正确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与参加反应的空气中的氧气的质量应等于生成的氧

5、化镁的质量,因此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一定大于镁带的质量,不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故D不正确 故选:C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参加反应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可计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根据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发生变化,可对日常生活和常见的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理解和熟记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难度不大 4.北京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提出了“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口号为了使2008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绿色奥运,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机动车辆的尾气处理后排放B.合理开采使用化石燃料 C.提高污水处理率D.关闭所有化工企业【答案】 D 【解析】 解:A、机动车辆的尾气处理后

6、排放,可减少污染,做法可取; B、合理开采使用化石燃料,可减少污染,做法可取; C、提高污水处理率,可减少污染,做法可取; D、关闭所有化工企业,是不现实的,做法不可取 故选D “绿色奥运”应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少能源利用,开发新能源,并对环境保护、治理环境污染等,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绿色奥运,把握绿色的含义为解答的关键,注意从环境污染的角度分析解答,明确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及治理污染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5.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火要虚”的目的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使可燃物与空气

7、的接触面积增大D.便于提高温度【答案】 C 【解析】 解:可燃物架空一些,可使空气容易进入而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氧气与可燃物接触更充分;“火要虚”能使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接触更充分,燃烧更完全才能燃烧更旺;此做法不能改变可燃物的着火点等物质固有属性及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故选C 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三个条件都能满足时,可燃物才能发生燃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越充分燃烧越完全越剧烈 可燃物燃烧通常需要氧气的支持,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或氧气充足时可发生完全燃烧,与氧气接触不充分或氧气不足时则发生不完全燃烧 6.将燃着的火柴头

8、部朝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火柴梗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C.火柴梗处接触氧气少D.火柴梗的着火点高【答案】 A 【解析】 解: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在日常生活中,将火柴划燃后将火焰向上竖直火柴,下面的火柴没达到着火点,所以不易燃烧, 故选A 根据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解答本题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题,并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7.我国已成功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所使用的固体燃料是铝粉和高氯酸铵(化学式为NH4C

9、lO4)的混合物发射时点燃铝粉产生大量的热引发高氯酸铵发生下列反应:2NH4ClO4N2+Cl2+2O2+4X则X的化学式为() A.NO2B.H2C.H2OD.NO【答案】 C 【解析】 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O4N2+Cl2+2O2+4X,反应物中氮、氢、氯、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8、2、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氮、氢、氯、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0、2、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4X中含有8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物质X的化学式应为H2O 故选C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原子守恒来确

10、定物质的化学式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8.如图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A.4:1:4B.4:1:2C.2:1:2D.1:2:2【答案】 C 【解析】 解: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共有5个A分子和1个B分子,反应后含有3个A分子和2个C分子,可判断有3个A分子未参加图示中的反应,则参加反应的A、B、C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分别为2、1、2,原图可表示为: 由上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2 答案:C 利用分子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

11、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对比反应前后的分子微粒示意图,判断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分子的个数比 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反应前后都存在的分子为未参加反应的分子 9.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会发生改变的有() 各元素的质量 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分子的数目 分子的种类 物质的总质量 A.B.C.D.【答案】 C 【解析】 解: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生成新物质的过程,因此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的质量及元素种类一定不变,各元素的质量不变,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而在化学反应中生成新的物质,那么分子的种类必然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故选C 根据质量守

12、恒定律和化学反应的概念和特点解答本题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新物质的形成,这个过程要发生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在这个过程中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的实质等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10.2008年4月12日辽宁省葫芦岛市某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目前已造成16人死亡为了避免类似灾难的发生,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将矿井中的氧气抽出; 加强安全管理,杜绝明火源; 提高通风能力; 降低瓦斯气体的着火点 A.B.C.D.【答案】 C 【解析】 解:氧气能供给呼吸,矿工的生存离不开氧气,所以错误 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煤矿中瓦斯气具有可燃性,故煤矿中要加强安全

13、管理,杜绝明火源,所以正确 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提高矿井中通风能力,可以降低气体的温度并减小可燃性气体的浓度,使混合气体达不到着火点和爆炸极限,所以正确 物质的着火点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人无法降低瓦斯气体的着火点,只能降低瓦斯气体的温度,使之达不到着火点,所以错误 故选C 根据氧气能供给呼吸,矿工的生存离不开氧气判断 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判断 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判断 根据物质的着火点一般是固定不变的判断 “安全重于泰山”,防火、防爆问题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故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了解易燃易爆物的生产、运输、使用、贮存

14、的注意事项,明确燃烧、爆炸的条件和防护措施,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11.1995年12月8日,克拉玛依大火灾中288名小学生葬身火海,专家呼吁:每个人都应该懂得防火知识,学会逃生自救下列自救和灭火措施错误的是() A.在逃生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图书档案或精密仪器着火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室内失火时,不能贸然开窗 D.因电路着火引发火灾时,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答案】 B 【解析】 解:A、火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烟尘,故该说法正确 B、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发生火灾,不能用泡沫灭火器扑灭,否则容易受损,应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质而使资料损坏),故选项说法错误; C、室内失火时开窗,使室内氧气浓度增加,会使燃烧更加旺盛,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电器着火,最先应当切断电源,防止中电,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故该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燃烧后生成的烟尘、有毒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B、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火灾不能有水,否则容易受损;根据灭火器的原理和适用范围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C、室内失火时开窗,会使燃烧更加旺盛; D、根据电器着火的处理方法、防触电的原进行分析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