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07734071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9.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25.0分)1.下列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 A.B.C.D.【答案】 B 【解析】 解:A、表示禁止带火种,与消防安全有关;B、表示国家节能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C、表示禁止放易燃物,与消防安全有关;D、表示禁止吸烟,与消防安全有关 故选B 根据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进行解题的能力 2.2016年4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

2、 B.森林发生火灾,可用砍断树木形成隔离带 C.厨房天然气泄露,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D.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答案】 C 【解析】 解:A、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以便把矿坑中的可燃气排出,防止发生爆炸,正确; B、森林发生火灾,可用砍断树木形成隔离带,从而移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正确; C、厨房天然气泄露,不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错误; D、久未开启的地窖中可能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故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正确; 故选C 根据燃烧的知识、灭火的原理以及燃气泄漏的处理方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能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3.一场大火往往由一

3、个小小的烟头引起在烟头引起的火灾中,燃着的烟头主要作用是() A.提供了可燃物B.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C.支持燃烧D.以上都是【答案】 B 【解析】 解:香烟燃烧能够放出热量,从而使可燃物的温度升高,当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可燃物就燃烧起来 故选:B 根据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解答本题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并将知识灵活应用 4.2015年12月12日,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长远目标是把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控制在较工业化前水平2之内节能减排,人人有责,下列措施不利于节能减排的是() A.参与植树造林

4、,扩大植被面积B.使用一次性餐具,方便生活 C.使用环保袋,将垃圾分类放置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答案】 B 【解析】 解:A、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可以净化空气和减少温室效应;故利于节能减排 B、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能源,故不利于节能减排 C、使用环保袋,将垃圾分类放,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故利于节能减排 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故利于节能减排 故选B 所谓的节能减排就是,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特别是减少化石燃料的利用,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措施如节约电能、减少汽油的消耗、提高煤炭的利用率等都属于节能减排的措施 “低碳生活,节能减

5、排”是当今社会的主题,也是中考的热点 5.石油除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硫与氮等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是可燃物 B.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 C.石油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D.油罐起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油罐喷水,是为了降低石油的着火点【答案】 D 【解析】 解:A、石油可以燃烧,是三大化石燃料之一,故说法正确; B、石油、煤、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说法正确; C、石油燃烧的生成物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故说法正确; 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油罐喷水,是为了降低环境温度至石油着火点以下,石油的着火点是不

6、能降低的,故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石油可以燃烧分析; B、根据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分析; C、根据石油燃烧的生成物分析; D、根据无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分析;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而只要破坏燃烧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6.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10g冰受热融化成10g水 B.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C.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D.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答案】 D 【解析】 解: A、10g冰受热融成10g水,是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错误 B、质量守恒定律是指所有的反

7、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应该是指所有的,而不能仅仅理解为部分错误 C、质量守恒定律是研究质量的,而不针对体积错误 D、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里强调是所有的反应物和所有的生成物的质量是相等的正确 故选:D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里强调是所有的反应物和所有的生成物的质量是相等的质量守恒定律只是应用于解释化学变化,不能解释物理变化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掌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7.3g镁在3g氧气中燃烧可生成氧化镁

8、的质量是() A.小于6gB.大于6gC.等于6gD.以上都有可能【答案】 A 【解析】 解:设3g镁消耗氧气的质量为x 2Mg+O2.点燃2MgO 4832 3gx 483g=32x 解得:x=2g 而题目中有3g氧气,而3g镁能完全燃烧且氧气有剩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小于6g,所以生成氧化镁的质量要小于6g 故选A 完全燃烧是指3g镁全部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根据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镁与氧化镁的质量比,利用金属镁的质量计算出生成氧化镁的质量 利用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根据反应中某一物质质量计算其他物质质量 8.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

9、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个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2302010反应后的质量/gm39516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甲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过程中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3:5 D.丙可能是单质【答案】 C 【解析】 解: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为:2g+30g+20g+10g=62g,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为:m+39+5+16=62,则m=2,甲质量没变,可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乙丁质量增加,应为该反应的生成物;丙质量减少,应为该反应的反应物; A、由以上分析,丙生成乙和丁,故反应为分解反应,故A错误; B、甲反应前后质量没变,故

10、可能为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故B说法错误; C、乙增加了39g-30g=9g,丙减少了20g-5g=15g,故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g:15g=3:5,故C说法正确; D、丙是分解反应的反应物,是化合物,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利用反应物质量会减小生成物质量会增加,催化剂质量不变,以及反应类型的特点解决 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判断、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等,难度不大 9.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H3CO(NH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尿素中有2个氮原子 B.尿素的相对分

11、子质量是60g C.参加反应的CO2与NH3的质量比是44:17 D.该反应是充分利用CO2的一种有效途径【答案】 D 【解析】 解:A、尿素是指宏观意义上的一种物质,氮原子是微观意义上的一种微粒,一个尿素分子中含有两个氮原子,不能说尿素中有2个氮原子,故说法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没有单位,故说法错误; 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CO2与NH3的质量比是44:34,故说法错误; D、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是充分利用CO2的一种有效途径故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A、根据宏观和微观的区别分析;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无单位分析; C

1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D、根据二氧化碳的利用分析; 本题考查了宏观和微观说法上的区别,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等,要熟练掌握 10.已知FeCl3与CuCl2对H2O2分解都有催化作用,为测定并比较二者的催化效率,需要控制的条件包括() 实验温度;H2O2的浓度;催化剂质量;FeCl3与CuCl2的颗粒大小 A.B.C.全部D.【答案】 C 【解析】 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用相同的催化剂,但温度不同,所以反应速率不同是由温度不同导致的,所以可以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同样在探究FeCl3与CuCl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是,必须保持其他的条件相同,如:实

13、验温度;H2O2的浓度;催化剂质量;FeCl3与CuCl2的颗粒大小 答案:C 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使用相同的催化剂,就可以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在探究FeCl3与CuCl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是,必须保持其他的条件相同解答 本题通过保持其他外界条件一致而改变一个条件来探究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 11.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A.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 B.,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 C.Fe在、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 D.类反应放出热量,类反应吸收热量【答案】 C 【解析】 解:A

14、、S、P在氧气中燃烧,分别产生蓝紫色火焰、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两类反应,分别体现了氧气能支持燃烧、能发生缓慢氧化,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发生缓慢氧化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在、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D、类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类反应发生缓慢氧化,也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S、P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两类反应,分别是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生缓慢氧化,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燃烧的生成物、发生缓慢氧化的生成物,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生缓慢氧化的能量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化学反应时的能量变化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燃烧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燃物常用红磷 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C.用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来检验氧气 D.鱼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