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07733845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6-2017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6-2017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6-2017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6-2017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磨杵成针B.死灰复燃C.刻舟求剑D.积土成山【答案】 B 【解析】 解:A、磨杵成针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死灰复燃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刻舟求剑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积土成山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

2、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燃料为丙烷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气体B.易燃 C.沸点为-42.1D.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答案】 B 【解析】 解:A、颜色和状态不需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 B、可燃性需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B正确 C、沸点不需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误 D、物质的溶解性不需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3、,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误 故选:B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初中化学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了解二者包括的内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的送到试管底,然后将试管慢慢竖起 B.为避免酒精烧完,向燃着的酒精灯中用漏斗添加酒精 C.熄灭

4、酒精灯可以用嘴吹或手扇 D.用剩的药品可放回原瓶或带出实验室【答案】 A 【解析】 解:A、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的送到试管底,然后将试管慢慢竖起,是正确; B、向燃着的酒精灯中用漏斗添加酒精,可能会引起火灾,故错误; C、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或手扇,故错误; D、用剩的药品要放在指定的容器中,故错误 故选:A A、根据添加固体粉末的正确方法分析; B、根据添加酒精的注意事项分析; C、根据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方法分析; D、根据用剩药品的正确处理方法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

5、关键 4.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A.集气瓶B.量筒C.试管D.烧杯【答案】 C 【解析】 解:A、集气瓶不可用于加热,故错误; B、量筒不能用于加热,故错误; C、试管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故正确; D、烧杯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不可直接加热,故错误 故选C 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有:坩埚、燃烧匙、试管、蒸发皿 本题考查用于加热的仪器,属于基础知识,容易做好 5.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向试管里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口要紧挨试管口 B.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触及容器内壁 C.为了节约火柴,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

6、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答案】 C 【解析】 解:A、向试管里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故A正确; B、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得伸入容器内,防止污染药品,要悬空滴加,故B正确; C、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防止引起火灾,故C错误; 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或仰视都会使读数不准确,故D正确 故选C A、根据倾倒液体的注意事项分析; B、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得伸入容器内; C、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 D、根据用量筒量取液体的注意事项分析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同时关于实验操作的题

7、型也是中考中常见题目,希望同学们掌握好 6.向量筒内注入水后,先仰视读数为20mL,倒出一部分水后,俯视读数为15mL,则倒出水的体积() A.等于5mLB.大于5mLC.小于5mLD.无法确定【答案】 B 【解析】 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该学生倾倒液体前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示数为20mL,实际液体的体积大于20mL,俯视液面,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大,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15mL;则实际倒出的水的体积为大于5mL 故选B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

8、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 量筒的使用是中考热之一,量筒操作错误时会出现“俯大仰小”,即俯视读数,数值比实际体积大,反之,则小 7.下列对蜡烛燃烧过程中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火焰分为三层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蜡烛逐渐变短D.生成了气体二氧化碳【答案】 D 【解析】 解:A、蜡烛的火焰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这是我们可以观察到的故A选项的说法正确; B、蜡烛燃烧可以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故B选项的说法正确; C、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它们都散到空气中,我们看到

9、蜡烛在逐渐变小故C选项的说法正确; D、蜡烛燃烧可以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我们观察不到故D选项的说法不正确; 故选D 根据蜡烛火焰的结构、以及燃烧可以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对四个选项做出判断 A、蜡烛的火焰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 B、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C、燃烧的蜡烛逐渐变短; D、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我们观察不到 本题考查与蜡烛燃烧的相关问题,看似简单,却容易出错,特别是D选项这就要求同学们一定要细心做题 8.硫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放出大量的热D.硫粉逐渐减少【答案】 B 【解析】 解

10、: 在所有的选项中,A、C、D三项涉及了物质的放热、发光、变色等现象,但是这些均不能作为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而选项B,硫在燃烧时生成SO2,刺激性气味是SO2造成的足以说明有新物质生成 故选B 此题涉及了物质变化时是否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化学变化中常伴随有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无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根据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着发生的一些现象,判断所发生的变化是否是化学变化因为有些物理变化也常伴有发光(电灯)、放热(摩擦)、放出气体(启开汽水瓶盖)、颜色变化(氧气变成液态氧)而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即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产生了新物质 本题

11、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和判断依据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而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关键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9.下列方法中能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三瓶无色气体的是() A.分别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B.闻气体的气味 C.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三瓶气体中D.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三瓶气体中【答案】 C 【解析】 解:A、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因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与通入二氧化碳的现象相似,难以鉴别空气与二氧化碳气体,故错误; B、三瓶气体都是无味的,通过闻气味无

12、法鉴别,故错误; C、将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气体为空气;木条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木条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现象明显,可以鉴别,故正确; D、空气和二氧化碳都有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熄灭,无法鉴别,故错误 故选:C 一次性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差别,所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 利用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差别,设计实验,实验中出现明显的现象差异,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 10.为了除去密封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燃物最好选用() A.碳B.磷C.铁D.石蜡【答案】 B 【解析】 解:A、碳和氧气燃

13、烧生成气体二氧化碳,增加了气体杂质,故A错误; B、磷和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为固体,不会增加气体杂质,故B正确; C、铁丝在空气里是不会燃烧的,故C错误; D、石蜡和氧气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 增加了气体杂质,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涉及混合物的分离的实验设计,使用化学方法分离混合时选用的化学试剂应只与混合物中杂质反应,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可以增加质量,不能减少质量;不得引入新杂质,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及知道反应的生成物,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硫在空气中

14、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有黑色固体生成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答案】 D 【解析】 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12.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一氧化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排水集气法B.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C.向下排空气集气法D.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或者排水集气法【答案】 A 【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