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 精准刷题(1周+1测)第3周 高考模拟检测(含解析)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729147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 精准刷题(1周+1测)第3周 高考模拟检测(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 精准刷题(1周+1测)第3周 高考模拟检测(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 精准刷题(1周+1测)第3周 高考模拟检测(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 精准刷题(1周+1测)第3周 高考模拟检测(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 精准刷题(1周+1测)第3周 高考模拟检测(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 精准刷题(1周+1测)第3周 高考模拟检测(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 精准刷题(1周+1测)第3周 高考模拟检测(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周 高考模拟检测语文(试题)本试卷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这一点。教师若想成功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就必须,事事率先垂范,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不论是孔子讲的“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还是陶行知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都阐释了“为人师表”的含义。A家喻户晓以身作则确实B家喻户晓身先士卒确切C众所周知以身作则确切D众所周知身先士卒确实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

2、演唱的乐歌。,。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时,就作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被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ABCD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文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关键要正确看待自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B“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社会舆论的力量看似无形却不可小觑,它可以使良好的风气得以发扬,使坏风气受到抑制,

3、使坏人得到惩治。C“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他虽然因家庭贫困早早辍学,但从未放弃当一名画家的梦想,没钱买画册画笔,他就去书店、食堂打工。D“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一些小企业与其羡慕阿里巴巴的成功,不如静下心来反思自身,制订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壮大自身。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A每个学生都有求知欲,老师不能扼杀学生学习的权利。B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老师要因材施教。C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老师要

4、平等友善地对待。D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人格,老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郑)元勋字超宗,号惠东。生而颖异,应童子试,张宾王识为国器。年二十一,天启甲子,领应天乡试第六名。时江淮间频饥,道殣相望,捐金以济族子,鸠坊郭米麦千石,为粥于天宁寺,以食饥者。一友触怒大珰注,珰欲置危法相中,勋藏之别室,珰大索不得。会珰败事,乃送之出。豫章罗万藻途遇暴客被创,过扬州,勋舍之,又医药以资其行。南昌万时华客死扬州,勋亲视含殓,附身附棺,勿之有悔,执绋送之。初构影园,延名硕赋诗饮酒无虚日。崇祯癸未,园放黄牡丹一枝,大会词人赋诗,且征诗江楚间,糊名易书,评定甲乙,第一

5、以黄金二觥镌“黄牡丹状元”字赠之,一时传为盛事。癸未,勋中会试第三名,释褐后假归。会高杰留屯仪扬,时居守者巡抚黄家瑞、兵备副使马鸣、司李汤来贺、江都令李日成。鸣故与来贺有隙,来贺父与公同榜进士,以是交善,鸣每事疑勋,数相倾覆。杰尝为裨将,获罪当斩,勋为之请,得免,杰深德之。是时,公曰:“事急矣,吾不惜此身以排乡人之难。”单骑造之,家僮蒋自明遮马谏,勋叱之曰:“扬民安,虽丧身何伤!”遂入杰营,晓以大义,且责其剽掠状。杰为心折,曰:“前事特我裨将杨成为之耳。”出令退舍,且诛杨成。更出其通商符券数百张纳公袖中,而敛兵五里外,城中之门于西北者,因得暂启以薪粟。勋遇人辄举袖呼而与之券,且行且给,至半途而

6、符券尽,后索者不能得,则谓公有所吝,或惊疑告人曰:“高杰以免死牌与郑某矣,非其亲昵不得,非贿不得,有死尔。”语一夕遍。适鸣以矢石暗中杰兵,杰兵憾甚,日逼城下哗噪,如将攻者。城者中夜狂噪,称郑某果贼党,又讹传诛杨成为扬城,露刃围之数重,顷刻刃起,遂及于难。(选自李斗扬州画舫录城西录,有删改)注大珰:当权的宦官。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勋舍之舍:安排住宿B鸣故与来贺有隙隙:隔阂C杰深德之德:感激D家僮蒋自明遮马谏遮:遮盖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童子试,古代参加科考的资格考试。郑元勋通过了童子试才可以正式参加科举考试,如文中参加乡试

7、。B糊名易书,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严防作弊的阅卷方法,文中指给诗歌评奖防作弊的做法。C释褐,一指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二指进士及第授官。文中是后一个意思。D退舍,指军队后撤一定的距离,文中表示自己比不上,不敢与人争。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时江淮间频饥,道殣相望,捐金以济族子。译文:(2)来贺父与公同榜进士,以是交善,鸣每事疑勋,数相倾覆。译文:8文中哪些事件表现了郑元勋“以天下为己任”?请简要概括。(4分)答: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楚南楼柳开洗尽蛮烟几案空,登临直见楚山雄。坐当鸿鹄高飞处,身在乾坤灏气中。木落有情瞻北阙,霜轻无梦入西风

8、。凭阑自是蓬瀛客,独对潇湘兴未穷。注楚南楼:古楼名。柳开:北宋文学家,官至如京使,世称柳如京,为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此诗作于诗人知全州时。蓬瀛:蓬莱和瀛洲。9请简要赏析诗歌颈联的写景手法。(6分)答:10请简要赏析诗歌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答: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总角之宴,。(诗经卫风氓)(2),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陶渊明桃花源记)(4)吾师道也,?(韩愈师说)(5),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6)江山如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7),则不复也。(论语述而)(8)为山九仞,。(尚书旅獒)五、现代文阅

9、读(一)(1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最后一茬花生地宫佳路边的青草还顶着露珠的时候,李老头已开着手扶拖拉机“突突突”地进了地头。抬头向山坳里瞅,好多土地撂了荒,年轻人都进城抓钱去了,地里也就种得马马虎虎,看着人家地里长了蒿草,他的心就生生地疼。这是块好地呀,肥着呢!不长庄稼,长草,这不是羞煞先人吗?庄稼人不好好侍弄地,还叫个庄稼人吗?可他只能在心里嘀咕,不能管别人,只能管好自己。可是能管好自己,却管不了自己的儿子。今年,他看到有那么多地荒着,就和老伴儿捡着种,刚下过一场雨,得赶着春播呢,人老,心气却不老,起早贪黑地干。城里的儿子放小长假要出去旅游,他一听就气不打一处来:“这都什么节

10、骨眼了,还有那闲心思出去玩?赶紧回家帮我种花生。”儿子那头笑了:“爹,你今年怎么还种地?不是找罪受吗?村里不是正要搬迁吗?补偿款快下来了,好好享受生活,我正想给你和娘订去三亚的机票”儿子没说完,老李头就把电话撂了。钱!钱!钱!现在的年轻人张嘴闭嘴就是钱,村里的年轻人进城抓钱抓红了眼,家门一关,蜘蛛网锁门,农民要都不种地,吃啥?手扶拖拉机真不含糊,不一会儿就把跟在后面施肥的老伴儿甩在了后面。犁出来的黑土湿湿的,泛着清新的泥土香味。老伴儿正弓着身子往犁沟里撒化肥,他回头瞅了一眼犁沟,化肥撒得均匀适度,白色的颗粒衬在黑土里,很是养眼,不禁向老伴儿投去暖暖的一瞥。肥料使足了,花生才能长呀!人不亏地,地

11、就不亏花生,秋天拔出花生蔓,白花花的花生个个实成,那才叫一个舒心呢!老李头从老伴儿手里接过竹篮子,脚下生风,五个手指头不断地活动着,化肥就从指缝间源源不断地流入土地。日上三竿,地已犁了一半,老李头招呼老伴儿歇息。自己点了烟,歪在手扶拖拉机上。很多年前,在这块地里,老伴儿在前面扛着木犁,他在后面按着犁把,哼哧哼哧地犁地,那时候,地里的庄稼是全家的指望,一家人的吃喝指望它,孩子念书指望它指望它的地方多了去了,在地里刨食,再苦再累心里也是甜的。后来,花了1800块买了手扶拖拉机,干活儿轻便多了他摸着手扶拖拉机叹了口气。“你真是个倔老头!”老伴儿数落道,“邻居们都搬迁了,你非得种上最后一茬花生,才肯拿

12、补偿款,真是受累的命呀!”“以后想受累也受不着喽!我问了,这手扶拖拉机才卖500块钱,哪儿都没坏,要不是拆迁,给多少钱也不卖呀!种地是庄稼人的本分,不种地,还能干啥?这手扶拖拉机离了土地,就是废铁喽!”“你就是老古董!城里多好呀!有家家悦超市,要啥有啥,就是不买,看看逛逛也舒心。听说,我这么大岁数的老太太傍晚都在跳广场舞,热闹着哪!”老李头吧嗒吧嗒抽着旱烟:“我就怕你几天的新鲜劲儿一过,还是想这黑土地,到时,想回也回不来喽!”老伴儿抬头瞅着修好的柏油马路,这边已起了高楼,已有了城里的新气象,那边还是一排排平房,他们的房子就在这些平房之中,过了今年,这些平房都会被推倒了老李头把烟袋锅子朝鞋底磕了

13、磕,拍拍手扶拖拉机,说:“走喽!老铁伙计,接着干!”老两口正干着,地边有人喊:“老李头,我们正找你呢,就猜你到这块地里来了。”老李头眯着眼,打趣说:“怎么啦?住楼房住腻啦?想到地头抻抻老骨头啦?”“嘿嘿!你还别说,种惯了庄稼,一到了节气,浑身不得劲儿,就回老房子看看。”几个老人手里拿着头,加入了种花生的行列。老李头回头看这几个人,恍惚回到了生产队的光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我们几个在楼房里待不住,在城里找了一份保安的活儿,后天就上岗了,哈哈。”“好呀!赶明年,我也找这样的工作,不当社会的累赘!大家加把劲儿干,干完这块地,把下面的荒地也种了,秋收打花生油,人人有份!”“自家打的花生油就是比超市卖

14、的香!哈哈!”最后一茬花生地载满了欢笑声(选自小小说大世界,有删改)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主要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中间插入年轻人进城抓钱和与儿子电话通话的情节,交代了老李头种最后一茬花生地的背景。B小说中对老李头和老伴儿种花生的描写十分细腻,运用了一系列动词和形容词,主要是为了表现老李头和老伴儿勤劳的形象特点。C“这手扶拖拉机离了土地,就是废铁喽”一句表面上是写手扶拖拉机以后无用武之地,其实蕴含了老李头无地可种的遗憾无奈之情。D本文故事情节相对简单,但人物形象十分鲜明,尤其是老李头这个人物形象,文中对其动作、语言、心理等进行了十分到位的描写

15、。13小说中设置“地里的庄稼是全家的指望”这一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14试探究小说结尾的艺术特色。(6分)答: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认为,要将真语文落到实处,必须遵循汉语的特点和规律开展教学;朱德煕先生说过,孩子进学校“不是为了学口语”,“别看胡同里的老太太,农村里的老大爷,虽是文盲,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也可能很幽默,很风趣,而且说得溜着呢,但这只能说他们很会说话,不能认为他们有语文素养”。总之,让孩子进学校读书就是为了学书面语,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当然,书面语学好了也将有助于他们口语水平的提高,但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提高学生的汉语书面语素养与能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汉字对研究中华文化、研究汉语的历史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要让孩子学习、掌握好汉语书面语,首先必须让孩子学好、写好汉字。特别是小学阶段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