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低效现象的透视及对策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77285 上传时间:2017-05-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初中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低效现象的透视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初中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低效现象的透视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初中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低效现象的透视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对初中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低效现象的透视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初中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低效现象的透视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初中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低效现象的透视及对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对初中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低效现象的透视及对策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合作学习已经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师的肯定, 也越来越被学生接受和喜欢, 在培养合作精神、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由于教育投入不足、班额过大、资源短缺等客观因素,以及教师对新课程新理念的理解不够、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等主观原因,导致许多时候合作学习徒有形式,而没有实效.现选择几个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典型现象进行透视: 现象 1 学生虽然团团坐, 几个人在一起,但小组里往往成为优等生的“一言堂”,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包办了其他小组成员. 后果 :整个小组没

2、有全员参与,容易挫伤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不自觉的成了陪衬,使参与流于形式, 不能真正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 导致两极分化严重, 失去了合作的意义. 现象 2 教师在设置的合作学习环节中, 没有把合作任务、要求布置清楚, 加上学生合作技能欠缺, 不能围绕重点积极有效地讨论,你说你的, 我说我的, 各行其道 ,甚至谈论与学习无关的话题, 争执、吵闹,加上班额过大,教师难以全面顾及, 过程失控. 后果 :课堂秩序混乱,教师难以驾驭, 教学活动不能正常进行 ,合作讨论完全失去了意义,教师对教学方式本身产生怀疑,进而排斥,又返回老路. 现象 3 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没有正确理解合作学习的要旨,

3、 片面2地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在课堂过一会儿用一次(有人听课更甚),目的只为了显示课堂形式的多样和课堂表面气氛的热烈. 后果 :小组合作只是课堂教学形式的插花点缀,教师课堂作秀的工具,完全忽视合作学习的质量和效度,是一种典型的无效学习、形式主义. 综观以上几种现象,教师都只注意了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分组围聚在一起学习,却忽略了合作学习的实质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那么,我们教师该如何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积极寻求提高合作实效的策略呢? 笔者以为教师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认真学习课改的新理念, 不断实践、总结、反思从以上几种现象, 我们不难看出有很多是

4、因为教师新、旧理念“打架”造成的,最根本的还是教师对新理念的理解不够,跳不出过去教学的圈子,怕搞合作学习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没有看到学生的在这种互动、合作探索的过程中,探讨出了教师课堂教学中无法预设的重要问题,没有认识到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素质的过程,是学生发展、教学发展的根本后劲.新课程是新观念和新实践的结果,这个过程需要磨合,开始出现些不适应是很正常的,但是想要尽快进入状态,就要在理念与实践结合的前提下,不断反思, 不断总结,如通过记教学日志, 录教学事件, 写教学案例, 以及积极参加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等多种教研活动,从中汲取好的做法发扬光大, 提高实践能力和理论修养.

5、2 、合理组建合作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方法有很多,怎样分组更合理、科学呢?纵观国内外众多专家和一线教师对合作学习理论的研究和实践,3多数还是倾向于“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可以将男生和女生、本学科学习较好的和有一定困难的、性格内向和外向的分到一组,形成一种互补,每组 4 人6 人为宜. 在参与全班交流中,只有中心发言,没有小组长,而且中心发言人是轮流担任, 每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合作学习中体现地位平等与机会均等,避免优等生唱独角戏,培养学生平等参与意识. 另外,考虑到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有限的,同一形式使用时间过长, 次数过多后,就会失去新鲜感,降低学习兴趣,所以合作小

6、组应该至少每学期调整一次,以便让学生有更宽的交往空间. 3、加强对学生合作方法的指导和合作技能的培养学生往往缺乏经验和技能方法,不能有效合作. 因此,教师要重视合作方法的指导和合作技能的培养,以实现多向交流、多元思考、相互启迪的合作效应,常用的方法有:协商法: 先由小组成员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 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 然后自由交流讨论,形成集体意见. 这种方法可保证小组中每个成员都有思考的机会的时间.辩论法:在小组成员充分思考的基础上,由一位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其他成员以他的观点为中心,展开辩论 ;或者由一个小组陈述他们的观点,其他各组以这一组的观点为中心,进行辩论. 这种合作方法,有利于学生在激烈的多样化的思维碰撞中感悟数学的魅力,促进个性的发展.提问法:让学生面对课本和教师提供的教学材料,自主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在不断的问题发现中,不断思考、不断交流、不断顿悟,自觉建构数学模型,这种合作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同时, 要培养学生养成耐心倾听、分析重点,并作出自己的判断的习惯,要尊重别人,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 修改,补充自己的观点, 敢想敢说,条理清楚, 言简意明, 突出重点等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