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ⅰ)2016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727260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ⅰ)2016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课标ⅰ)2016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课标ⅰ)2016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课标ⅰ)2016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课标ⅰ)2016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ⅰ)2016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ⅰ)2016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6题为单选题,7-10为多选题,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伽利略首先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 B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C开普勒通过研究行星观测记录,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D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2、如图所示,两物块A、B套在水平粗糙的CD杆上,并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整个装置能

2、绕过CD中点的轴OO转动,已知两物块质量相等,杆CD对物块A、B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开始时绳子处于自然长度(绳子恰好伸直但无弹力),物块A到OO轴的距离为物块B到OO轴距离的两倍,现让该装置从静止开始转动,使转速逐渐增大,从绳子处于自然长度到两物块A、B即将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ABOOAB受到的静摩擦力一直增大BB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先增大后减小CA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先增大后减小DA受到的合外力一直在增大3、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在06s内其速度与时间图象和拉力的功率与时间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g取10ms2)( )A BC D4、

3、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是m1和m2,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相连,处于竖直静止状态.现对A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将A提起,稳定时B对地面无压力. 当撤去F,A由静止向下运动至速度最大时,重力做功为( )A B C D5、如图所示,斜面上有a、b、c、d四个点,ab=bc=cd。从a点正上方的O点以速度v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它落在斜面上b点。若小球从O点以速度2v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它落在斜面上的( )OabcdvAc点 B b与c之间某一点C d点 Dc与d之间某一点 6、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安有滑轮,两物块P、Q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P悬于空中,Q

4、放在斜面上,均处于静止状态。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时,P、Q仍静止不动,则( )A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 B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C轻绳上拉力一定变小 DQ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变大7、 2007年10月24日,我国发射了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 ,使“嫦娥奔月”这一古老的神话变成了现实。嫦娥一号发射后先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经多次变轨,最终进入距月球表面h=200公里的圆形工作轨道,开始进行科学探测活动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一号绕月球运行的周期为 B在嫦娥一号的工作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 C嫦娥一号在工作轨道上的绕行速度为 D由题目条

5、件可知月球的平均密度为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劈形物体放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粗糙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沿劈的斜面向上滑,至速度为零后加速返回,而物体M始终保持静止则在物块上、下滑的整个过程中( )VMmA、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始终没有改变B、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左后向右C、地面对物体M的支持力总小于(M+m)gD、物块m上下滑时加速度大小相同9、一个人站立在商店的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向上加速,如图所示,则( )A. 踏板对人做的功等于人的机械能增加量B.人对踏板的压力大小等于人所受到的重力大小C. 人只受重力和踏板的支持力的作用D.人所受合力做的功等于人的动能的增加量v1v210、如

6、图所示,一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1向右匀速传动,某时刻有一物块以水平速度v2从右端滑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如果物块能从左端离开传送带,它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一定比传送带不转动时运动的时间长B.如果物块还从右端离开传送带,则整个过程中,传送带对物体所做的总功一定不会为正值C.如果物块还从右端离开传送带,则物体的速度为零时,传送带上产生的滑痕长度达到最长D.物体在离开传送带之前,可能会做匀速直线运动二、实验题(16分)11 、(8分)(1)某位同学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时,实验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步骤 。(2)正确操作后通过测量,作出aF图线,如图丙中的实线所示。试分析:图线上部弯曲

7、的原因是 ; (3)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f =50Hz,如图是某同学在正确操作下获得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每两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写出用s1、s2、s3、s4以及f来表示小车加速度的计算式:a = (用英文字母表示);根据纸带所提供的数据,算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2、(8分)在追寻科学家研究足迹的过程中,某同学为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探究物体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受力之间关系”的实验装置(1)实验时,该同学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滑块受到的合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应该采取的两项措施

8、是_和_(2)如下图所示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连续的六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测出滑块的质量为M,钩码的总质量为m.从打B点到打E点的过程中,为达到实验目的,该同学应该寻找_和_之间的数值关系(用题中和图中的物理量符号表示)三、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4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对应的题号上。)13(12分)甲、乙两个同学在直跑道上进行4100 m接力(如图所示),他们在奔跑时有相同的最大速度,乙从静止

9、开始全力奔跑需跑出25 m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现在甲持棒以最大速度向乙奔来,乙在接力区伺机全力奔出若要求乙接棒时奔跑的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的80%,则:(1)乙在接力区须奔出多少距离?(2)乙应在距离甲多远时起跑?14(14分).中子星是恒星演化过程的一种可能结果,它的密度很大。现有一中子星,观测到它的自转周期为T=s。问该中子星的最小密度应是多少才能维持该星的稳定,不致因自转而瓦解。计算时星体可视为均匀球体。(引力常数G=6.6710m/kg.s)15、(18分)C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决定举行遥控赛车比赛。比赛路径如图所示,赛车从起点A出发,沿水平直线轨道运动L后,由B点进

10、入半径为R的光滑竖直圆轨道,离开竖直圆轨道后继续在光滑平直轨道上运动到C点,并能越过壕沟。已知赛车质量m=0.1kg,通电后以额定功率P=1.5w工作,进入竖直轨道前受到阻力恒为0.3N,随后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均可不记。图中L=10.00m,R=0.32m,h=1.25m,S=1.50m。问:要使赛车完成比赛,电动机至少工作多长时间?(取g=10m/s2)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DDBCBDBDACADBD二、实验题11、(1)平衡摩擦力 (2)没有满足小车质量M远大于砂和砂桶的质量m (3) 0.6012、(1)保证钩码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的质量平衡摩擦力(2)mg(x

11、2x3x4) M()2M()2三、计算题13、解析:(1)乙起动后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v12=2ax1v22=2ax2v2=v180%得x2=0.64x1=16m故乙在接力需奔出的距离为16m;(2)设乙加速至交接棒的时间为t位移、则;故乙应在距离甲24m处起跑。14、解析:设想中子星赤道处一小块物质,只有当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大于或等于它随星体所需的向心力时,中子星才不会瓦解。设中子星的密度为,质量为M ,半径为R,自转角速度为,位于赤道处的小物块质量为m,则由万有引力定律有 而 由以上各式得,代入数据解得:15、解析:设赛车越过壕沟需要的最小速度为v1,由平抛运动的规律有:,解得:设赛车恰好越过圆轨道,对应圆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v2,最低点的速度为v3,由牛顿第二定律及机械能守恒定律有:,解得:m/s通过分析比较,赛车要完成比赛,在进入圆轨道前的速度最小应该是m/s设电动机工作时间至少为t,根据功能原理有:解得:t=2.53s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