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2016年中考化学同步训练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含解析201703084119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725291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榆林市2016年中考化学同步训练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含解析201703084119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陕西省榆林市2016年中考化学同步训练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含解析201703084119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陕西省榆林市2016年中考化学同步训练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含解析201703084119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陕西省榆林市2016年中考化学同步训练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含解析201703084119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陕西省榆林市2016年中考化学同步训练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含解析201703084119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榆林市2016年中考化学同步训练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含解析20170308411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榆林市2016年中考化学同步训练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含解析201703084119(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榆林市2016年中考化学同步训练: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1在反应X+2YR+2M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A23:9B16:9C32:9D46:9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A克,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B克氧气和C克氯化钾,则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A(A+BC)克B(ABC)克C(A+B+C)克D(A+C)克3已知A物质与B物质反应生成C物质现有12 g A与32 g 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A44gB32gC22gD12g4已知A

2、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C物质,当一定量A反应片刻后,生成56克B和44克C,则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是()A12gB44gC56gD100g5只含铜、氧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9.0克,测得其中含铜元素的质量为8.0克已知铜的氧化物有CuO和Cu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样品的组成只有2种情况B固体样品一定是CuO与Cu2O的混合物C固体样品可能是Cu2OD若固体样品由两种物质组成,则其中一种质量分数为二、填空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6在2A+B2C的反应中,1.2g A完全反应生成2g C,又知B的式量是32,则C的式量为_7已知在反应3A+2B2C+D中,反应物A、B的质

3、量比为3:4当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g时,消耗B的质量为_g8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元素和_元素9在化学反应3X+4Y=2Z中,已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和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10火力发电厂用石灰石泥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防止污染环境,其反应方程式为:2CaCO3(粉末)+2SO2+O22CaSO4+2CO2(1)若100克废气中含6.4克二氧化硫,则处理100克这种废气需含碳酸钙(CaCO3)的石灰石_克(2)处理上述100克废气,可得到含CaSO4 85%的粗产品_克11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们首次攀登珠穆朗玛

4、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穆朗玛峰活动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成功登顶假如每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g求:(1)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3 gL1)(2)若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的高锰酸钾?(3)用这种方法给登山运动员供氧,是否可行?简述理由12小强同学对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的办法如下:取用8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1)8g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多少克?(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

5、)下表中m的数值应该为多少?序号加入稀盐酸质量(g)剩余固体质量(g)第1次105第2次10m第3次101.2第4次101.2(4)要得到280kg CaO,需要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多少千克?(化学方程式:CaCO3CaO+CO2)13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同学,对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进行检测,发现主要的污染物为氢氧化钠为测定污水中氢氧化钠的含量,取100g污水于烧杯中,加入36.5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污水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求:(1)100g污水中含氢氧化钠多少克?(2)污水中所含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14早在1

6、7世纪,质量守恒定律发现之前,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然后打开容器盖,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比原来金属质量增加了(1)试解释金属灰质量比原金属质量增加的原因(2)由于波义耳称量方法上的原因,他错过了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机会请你改进他的称量方法,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陕西省榆林市2016年中考化学同步训练: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1在反应X+2YR+2M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A23:9B16:9

7、C32:9D46:9【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X+2Y=R+2M和已知条件“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以及R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即可求出M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生成的Y的质量=R的质量+M的质量X的质量;然后写出两者的比,据此选择即可【解答】解:应为根据化学方程式X+2Y=R+2M和已知条件“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以及R的质量为4.4g,设生成的M的质量为a,所以11:9=4.4g:a,解之得:a=3.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Y的质量=4.4g+3.6

8、g1.6g=6.4g;则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比是6.4g:3.6g=16:9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涉及到化学方程式中的质量比的关系,是一道计算性的综合题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A克,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B克氧气和C克氯化钾,则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A(A+BC)克B(ABC)克C(A+B+C)克D(A+C)克【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由题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A克,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B克氧气和C克氯化钾,由质

9、量守恒定律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进而可计算出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解答】解: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由题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A克,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B克氧气和C克氯化钾,则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B+C)g,故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Ag(B+C)g=(ABC)g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已知A物质与B物质反应生成C物质现有12 g A与32 g 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A44gB32gC22gD12g【考点】物质的微粒性;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见化学反

10、应中的质量关系【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C的质量=A的质量+B的质量【解答】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此反应中12gA物质与32g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物质,故生成C的质量为:12g+32g=44g故选A【点评】本题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简单计算学生需熟知质量守恒定律,才能正确答题4已知A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C物质,当一定量A反应片刻后,生成56克B和44克C,则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是()A12gB44gC56gD100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物质质量守恒【分析】根

11、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即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质量=生成B物质质量+生成C物质质量【解答】解: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质量=56g+44g=100g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5只含铜、氧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9.0克,测得其中含铜元素的质量为8.0克已知铜的氧化物有CuO和Cu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样品的组成只有2种情况B固体样品一定是CuO与Cu2O的混合物C固体样品可能是Cu2OD若固体样品由两种物质组成,则其中一种质量分数为【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元素质量守恒

12、;平均值法【分析】这道题目应该用平均值法来想根据题目可知,固体样品中铜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分别为8.0g和1.0g,那么固体样品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所以固体样品可能为Cu2O,也可能是Cu、CuO,也可能是Cu、CuO与Cu2O,但不可能是CuO与Cu2O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解答】解:这道题目只要是给定元素的质量,推测物质的组成,关键在于寻找元素的质量与原子个数之间的关系与原子个数之间存在等比例关系由题意可知,铜元素质量为8.0g,则固体样品中氧元素质量为=,则铜、氧原子个数比为 2:1,即固体样品中铜、氧元素的平均组成为Cu2O可能为纯净物Cu2O,也可能是Cu和CuO或Cu、C

13、u2O、CuO,但不可能是CuO与Cu2O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对于D选项:如果固体样品是由两种物质组成,则为Cu和CuO的组合设固体样品中Cu的质量为x,则CuO的质量为(9.0gx),由题意,x+(9.0gx)=8.0g,x=4g,即Cu在固体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A、固体样品的组成只有2种情况,说法错误,因为“可能为纯净物Cu2O,也可能是Cu和CuO或Cu、Cu2O、CuO”,故A错误;B、固体样品一定是CuO与Cu2O的混合物,说法错误,因为由铜、氧原子个数比为 2:1,则“不可能是CuO与Cu2O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B错误;C、固体样品可能是Cu2O,说法正确,故C正确;D、若固体

14、样品由两种物质组成,则为Cu和CuO的组合,而Cu在固体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故D正确故选C、D【点评】这类试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从而培养了各科间的融合能力二、填空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6在2A+B2C的反应中,1.2g A完全反应生成2g C,又知B的式量是32,则C的式量为40【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参加化学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然后结合化学方程式可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2g1.2g=0.8g设C的式量为x2A+B2C 32 2x 0.8g 2g x=40故答案为40【点评】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计算质量时与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无关,在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时,与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是有关的,这是解题的关键7已知在反应3A+2B2C+D中,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当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g时,消耗B的质量为80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质量守恒【分析】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和跟生成C和D的质量和相等【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m(A)+m(B)=1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