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为明实验学校高中语文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1(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712353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为明实验学校高中语文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1(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湖北省武汉为明实验学校高中语文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1(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为明实验学校高中语文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1(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为明实验学校高中语文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1(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烛之武退秦师【学习目标】朗读课文、直译课文前3段。注意将单音词翻译成双音词。(如:朝、亡、厌、国、夕、危、师、及、辞、)2、攻克难译的句子,思考烛之武的做法、思想、才能。(如难句:越国以鄙远、何厌之有、敢以烦执事、朝济而夕设版焉、又欲肆其西封、)【重点难点】 1、难句中的特殊句式。2、难句中的词类活用。3、古汉语中的单音词翻译。【学法指导】 诵读法、小组合作法【导学流程】导:从口才说起 。 口才的作用,三寸之舌能救国。背景 PPT 5分钟思 :方法先默看,后对议、组议 学生对照注释疏通课文。重点展示难句的理解与得分点(1、2、3段)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佚之狐为什么对烛之武劝退秦师这么有

2、把握?烛之武在受命前什么先“辞”后“受”?有什么作用?烛之武是如何退秦师的?烛之武是口才艺术体现在哪几方面?我们能学吗?10分钟 拔高题 :1、从文中找出20个单音词对译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2、你想对烛之武说点什么?100字的演讲词。议: 小组议 PPT 5分钟 展:每个小组选代表上台展示自研成果,一个小组评议,用抽签的方式决定 10分钟 首先,每个组展示一个难句评:归纳、评议,老师采用 PPT 方式 5分钟。测:题目当场出,PPT 方式 5分钟【知识链接】1、春秋三传 (解说春秋):左传公羊传谷粱传 2、史书体例: 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

3、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补充材料:(1)、秦立晋君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 (2)、惠公背约 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

4、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3)重耳过郑 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左传:是我国先秦史传中一部重要著作。左传在记述事件、刻画人物和运用语言方面,都有较高成就。作者善于运用简洁的语言,把纷繁复杂的事件,条理清晰、生动形象地叙述出来。左传描写人物,以极少的笔墨,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内心活动和某些细节的描写,展示不同人物的鲜明性格。尤其是作者笔下的外交人物更为突出。他们或语挟风雷,慷慨陈辞于大国之间,或委婉机智,从容游说于诸

5、王之中,论理叙事,进退有节,出色完成外交使命。因之,欣赏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探讨作品深邃的思想内容,理解左传独有的语言特色,是阅读的首要任务。译文: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

6、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 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 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