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卷山东诗营市2017年中考历史大题猜押试题pdf20170623531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711334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白卷山东诗营市2017年中考历史大题猜押试题pdf2017062353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黑白卷山东诗营市2017年中考历史大题猜押试题pdf2017062353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黑白卷山东诗营市2017年中考历史大题猜押试题pdf2017062353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黑白卷山东诗营市2017年中考历史大题猜押试题pdf2017062353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黑白卷山东诗营市2017年中考历史大题猜押试题pdf2017062353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白卷山东诗营市2017年中考历史大题猜押试题pdf2017062353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白卷山东诗营市2017年中考历史大题猜押试题pdf2017062353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 东营黑白卷大题猜押东营黑白卷大题猜押历史历史 1.(2017 柳州黑卷)柳州黑卷)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 的两大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 1914 年夏季,大部分人把战争当 作短期现象考虑,没有想到它将可能从根本 上变革各国的社会和国际的秩序。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早在 1943 年 11 月,中、英、美三 国政府首脑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过一次会 议,讨论了战后处置日本等问题,签署了开 罗宣言,其中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 领土“满洲、 台湾和澎湖群岛等”必须全部归还 给中国。 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为落实中央关于纪念中国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2、 70 周年有关精神,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教育部组织历史专家进 行了认真研究,对教材修改工作进行了全面 部署,日前基础教育二司又专门发函对中小 学地方教材修订提出了要求。教材修改要求 将 8 年抗战一律改为 14 年抗战,全面反映日 本侵华罪行。 (1) 材料一中“在 1914 年夏季”爆发的这场战 争是什么?(1 分)“从根本上变革国际 的秩序”指的是这场战争后建立的什么体 系?(2 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日本通过 签订哪一条约强占了中国的“台湾和澎湖群 岛”?(1 分)这个条约对中国影响最严重的 条款是什么? (2 分)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指出“14 年抗战”最终胜利

3、的外部原因是什 么?(2 分) (3)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的东方主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 要组成部分。试举出两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中的转折性战役。(2 分) 【答案】(1)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分)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 分) (2)条约:中日马关条约;(1 分)条 款: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2 分) 原因:意大利、德国战败投降,英美等盟 国军队加大了对日攻势,美国向日本投掷了 两颗原子弹;苏联对日出兵作战。(2 分,每 点分,意思相符即可) (3)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 中途岛战役。(2 分,举出任意两例即可) 2.(2017 广西四市黑

4、卷)广西四市黑卷)(10 分)中国近代 的历史就是一部侵略与反抗的历史,中国在被 侵略的过程中开始了近代化的艰难探索。阅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 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 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 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 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 斗争的开端。”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 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 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 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 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业可精,而 才亦可集。

5、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中国社会的新旧斗争,就是人民大 众(各革命阶级)的新势力和帝国主义及封 建阶级的旧势力之间的斗争。这种新旧斗争, 即是革命和反革命的斗争。这种斗争的时间, 从鸦片战争算起,已经整整一百年了;从辛 亥革命算起,也有了差不多三十年了。” 1940 年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士 认为英国为什么要发动鸦片战争?(1 分)你 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2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 运动前期的口号是什么?(1 分)李鸿章认为 国家走向富强最终取决于什么?(2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

6、析,辛亥 革命是具有什么性质的革命?(2 分)其产生 了怎样的影响?(2 分) 【答案】(1)中国的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的 利益; (1 分)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想把中国变 为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或英国想打 开中国的市场)。(2 分) (2)自强;(1 分)兴办学校,培养人才。 (2 分) (3)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2 分)推翻了 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 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 分) 3.(2017 年抚本铁辽葫黑卷年抚本铁辽葫黑卷)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 1819 世纪的近代史上,有一个 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这 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曾

7、经长期居于欧洲和世界 的领先地位。 材料二德国人大卫是一个旅游爱好者,他 开着汽车自驾游法国,又乘飞机去美国游玩, 在美旅行期间用手机社交软件通过互联网与 德国的家人进行联系,他一路赏风景,察民 情,开心快乐! 材料三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在促进经济 快速增长的同时,地球的生态环境正面临着 前所未有严峻的挑战。空气质量变差,水污 染严重,土壤沙化、荒漠化、盐碱化现象严 重, “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 森林面积减少, 动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科学 技术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人们破坏自然、榨取 自然的工具,从而引发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 染等问题。 (1) 材料一中的国家, 成为世界强国的政治、

8、经济因素分别是什么?(2 分) (2)请将材料二中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 的成果找出来。 (2 分)我国在 20 世纪 70 年 代的航天技术取得的成就是什么?(分) 在生物工程领域里取得的科技成就是什么? (分) (3)三次科技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什么时 代?(分) (4)科技既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又造成了一 系列社会问题,你认为如何解决这个矛盾的 问题?(2 分) 【答案】(1)政治:资产阶级革命;经济: 工业革命。(2 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汽车、飞机;第 三次科技革命成果:互联网。(2 分)“东方 红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分)袁 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1 分) (3

9、)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分) (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要实施科教兴 国战略,推动国家发展。但科技发展又造成 了环境、气候、资源等问题,为此应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对资源、气候等问 题,我们应节能减排,合理利用资源,开发 新能源,企业设备升级,更新换代,我们也 要从自身做起,绿色出行等。 (2 分) (提示: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4.(2017 年抚本铁辽葫白卷年抚本铁辽葫白卷)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4 年 8 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 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 该死的联盟体系,他们的较量是现代的祸 根。” 摘自全球通史 材料二第二

10、次世界大战进入 1943 年,战争 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 于来了。英美盟军的战车抢滩登陆,苏联军 队的进攻所向披靡,龟缩在柏林避弹室里的 希特勒已成瓮中之鳖。 材料三我们不屈不挠的宗旨,就是要消灭 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要确保德国绝 不能够再扰乱世界的和平,我们已经商 得同意:当于 1945 年 4 月 25 日在美利坚合 众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会议唯有我们三 国之间以及一切爱好自由的各国之间,继续 增进的合作与了解,才能够实现人类最崇高 的愿望一种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 (1) 材料一中的“联盟体系”指的是什么? (2 分) 他们的“较量”对当时的世界局势产生了怎 样的影响

11、?(分) (2)材料二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的标 志性事件是什么?(分)“英美盟军的战车 抢滩登陆”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分) (3) 材料三出自于哪一会议的内容? (分) 这次会议召开的目的是什么?(分) (4)综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反法西斯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 因。(分)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认为 怎样做才能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分) 【答案】(1)“三国同盟”、“三国协约”。(2 分)加剧世界局势的紧 张,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分) (2) 苏联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 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法西 斯的灭亡。(分) (3)雅尔塔会议。(分

12、)为了协调行动, 尽快打败法西斯,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 胜利和解决战后一系列重大问题。(分)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分)用 和平的方式解决地区、国际争端;加强经济 合作,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各国之间 要加强合作与理解,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 分)(提示: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 即可) 5.(2017 安徽白卷)安徽白卷)(10 分)大国关系影响 着世界形势的走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有像中国那样忠诚的战 友,它有着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中国依 靠其吃苦耐劳、足智多谋的人民,将十倍地 报偿我们以前给它的援助。”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在美国的形象也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 期

13、:“敌人、恐怖”成了中国的代名词。 摘编自纽约时报 材料二(西欧国家)政治上的考虑根 源于这样一个信念,即只有通过超国家组织 的建立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大国之间的 战争威胁,欧洲各国若想恢复原先在国际事 务中的地位,就必须学会用一个声音讲话, 并拥有足可与美国相抗衡的人力和物力。 摘编自世界经济简史 (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 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 20 世纪 70 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使中美关系出现缓和? (4 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 国家产生“政治上的考虑”的背景。西欧国家 “用一个声音讲话”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 影响?(4 分)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概述导致大国关系 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 分) 【答案】(1)由友好到敌对;(2 分)尼克 松访华。(2 分) (2)两次世界大战使得欧洲国家遭受重创, 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下降; 美苏“冷战”, 欧洲 国家寻求自身安全; (2 分)冲击了美国的霸 主地位,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 发展。(2 分) (3)国家利益;国际形势变化;综合国力等。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