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级职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702368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6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设计中级职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建筑设计中级职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建筑设计中级职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建筑设计中级职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建筑设计中级职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设计中级职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设计中级职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掌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王树京,建筑设计专业基础与实务考试辅导之三,一.规范制定的指导思想 建筑防火工程设计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采取防火措施,防止和减少火灾的发生。 在建筑防火设计中首先确定: 1.建筑是多层还是高层建筑; 2.明确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3.建筑物的防火间距;,4.建筑的防火分区; 5.建筑的安全疏散; 6.建筑构造的防火设计; 7.消防给水和固定灭火装置; 8.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的防火设计; 9.电气设备开关,管线的防火设计; 10.装饰材料的防火选择等。 要求设计者必须严格按照防火规范进行设计。,二、火灾基本特性: 1.引燃火源(温度)、 2.可燃烧物、 3.助

2、燃的氧化剂(如空气) 以上是发生火灾的三大要素。严格控制任何一个要素就可以控制火灾的蔓延。,三.建筑防火工程的设计原理 (一)构件的耐火极限:耐火极限对任一建筑构件按时间一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二) 建筑的耐火等级 1.我国防火规范规定,以下建筑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 九层及九层以下的住宅(包括底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和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其他民用建筑以及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单层公共建筑;地下民用建筑;单层、多层和高层工业建筑;其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

3、限,2.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应分为一、二两级,其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2的规定。,(三)防火和防烟分区 防火分区是由能限制火灾蔓延的防火分级结构围起来的建筑区间。防火分区不仅包括水平方向的、根据建筑面积的划分,还包括垂直方向的、按层次进行的划分。防火分区兼防烟分隔,分区内各处应做到防止烟火渗透。 1. 多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长度和面积,应符合表3的要求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长度和建筑面积,注:重要的公共建筑应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商店、学校、食堂、菜市场如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有困难,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建筑物的长度,系指建筑物各分段

4、中线长度的总和。如遇有不规则的平面而有各种不同量法时,应采用较大值。 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层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增加一倍。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一倍计算。,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如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和水幕分隔。 托儿所、幼儿园及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应独立建造。当必须设置在其他建筑内时,宜设置独立的出入口。 1. 高层建筑的防火和防烟分区 (1) 高层建筑内应采用防火墙等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应超过表4的规定。 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注: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本表增加1.00倍;当局部设置自动灭

5、火系统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0倍计算。 一类建筑的电信楼,其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本表增加50%。,(2)高层建筑内的商业营业厅、展览厅等,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装修时,地上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4000m2;地下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2000m2。 (3)当高层建筑与其裙房之间设有防火墙等防火分隔设施时,其裙房的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500m2,当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增加1.00倍。,(4)高层建筑内设有上下层相连通的走廊、敞开楼梯、自动扶梯、传送带等开口部位时,应按上下连

6、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当上下开口部位设有耐火极限大于3.00h的防火卷帘或水幕等分隔设施时,其面积可不叠加计算。,高层建筑中庭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当超过一个防火分区面积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房间与中庭回廊相通的门、窗、应设自行关闭的乙级防火门、窗。 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应设乙级防火门或耐火极限大于3.00h的防火卷帘分隔。,(5)设置排烟设施的走道、净高不超过6.00m的房间,应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0.50m的梁划分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500m2,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四) 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 1.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

7、间距,不应小于表6的规定。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2.高层建筑之间及高层建筑与其它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 7的规定。 高层建筑之间及高层建筑与其它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m) 表7,(五)建筑的安全疏散 1. 公共建筑 (1)公共建筑和通廊式居住建筑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要求的可设一个: 一个房间的面积不超过60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时,可设一个门; 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托儿所、幼儿园除外)内由最远一点到房门口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4m,且人数不超过80人时,也可设一个向外开启的门,但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40m,(2)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出口不应少于2个。当其建筑面

8、积不大于50m2时,可设置1个疏散出口。其疏散出口总宽度,应根据其通过人数按不小于1.0m/百人计算确定设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超过3层的地上建筑,应设置封闭楼梯间。,(3)剧院、电影院、礼堂的观众厅安全出口的数目均不应少于两个,且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人。容纳人数超过2000人时,其超过2000人的部分,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400人。,(4)地下商店和设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当其地下层数为三层及三层以上,以及地下层数为一层或二层且其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时,均应设置防烟楼梯间;其他的地下商店和设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可设

9、置封闭楼梯间,其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5)疏散走道和楼梯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1m,不超过六层的单元式住宅中一边设有栏杆的疏散楼梯,其最小宽度可不小于1m。 (6)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入场门、太平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宽度不应小于1.40m,紧靠门口1.40m内不应设置踏步。太平门应采用平推外开.,2.高层建筑 (1)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和阅览室等,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m;其它房间内最远一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15m。 (2)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当面积不超过60m2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

10、0.90m。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当面积不超过75m2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40m。,(3)高层建筑内走道的净宽,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高层建筑首层疏散外门的总宽度,应按人数最多的一层每100个不小于1.00m计算。首层疏散外门和走道的净宽不应小于表8的规定。,首层疏散外门和走道的净宽(m),(4) 高层建筑的公共疏散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不应采用侧拉门、吊门和转门。自动启闭的门应有手动开启装置。疏散门不应正对楼梯段。电梯不能作为疏散用楼梯. (5)甲级防火门耐火极限不低于1.2h的防火门; 乙级防火门耐火极限不低于0.9h的防火门; 丙级防火门耐火极限不

11、低于0.6h的防火门.,高层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表 9的规定。安全疏散距离,第536条 地下室、半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两个。但面积不超过50m2,且人数不超过10人时可设一个。地下室、半地下室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火分区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一个通向相邻分区的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人数不超过30人且面积不超过500m2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其垂直金属梯可作为第二安全出口。,第742条 需设防烟楼梯间的建筑,其室外楼梯可为辅助防烟楼梯,但其净宽不应小于900,倾斜

12、角度不应大于45度,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1m。 其他建筑的室外疏散楼梯,其倾斜角度可不大于60度,净宽可不小于80cm。 室外疏散楼梯和每层出口处平台,均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h,楼梯段的耐火极限应不低于025h。在楼梯周围2m内的墙面上, 除疏散门外,不应设其他门窗洞口,疏散门不应正对楼梯段。,第747条 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用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人数不超过 60人的房间且每膛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人时(甲、乙类生产房间除外),其门的开启方向不限。 疏散用的门不应采用侧拉门(库房除外),严禁采用转门。,第1023条 闷顶内有可燃物时,其内的配电线路应采取穿金属

13、管保护。 第1024条 照明器表面的高温部位靠近可燃物时,应采用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 卤钨灯和额定功率为100W及100W以上的白炽灯泡的吸顶灯、糟灯、嵌入式灯的引入线应采用瓷管、石棉、玻璃丝等非燃烧材料作隔热保护。 第1025条 超过60W的白炽灯、卤钨灯、荧光高压汞灯(包括镇流器)等不应直接安装在可燃装修或可燃构件上。可燃物品库房不应设置卤钨灯等高温照明器。,第1026条 公共建筑和乙、丙类高层厂房的下列部位,应设火灾事故照明: 一、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及前室; 二、消防控制室、自动发电机房、消防水泵房; 三、观众厅,每层面积超过1500m2的展览厅、营业厅,建筑面

14、积超过 200m2的演播室,人员密集且建筑面积超过300m2的地下室; 四、按规定应设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建筑的疏散走道; 第1027条 疏散用的事故照明,其最低照度不应低于05Lx。消防控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的照明支线,应接在消防配电线路上。,第1028条 影剧院、体育馆、多功能礼堂、医院的病房等,其疏散走道和疏散门,均宜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第1029条 事故照明灯宜设在墙面或顶棚上。 疏散指示标志宜放在太平门的顶部或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一米以下的墙面上,走道上的指示标志间距不宜大于20m。事故照明灯和疏散指标标志,应设玻璃或其他非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3我国防火规范

15、规定,多层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高层建筑分为二级。 4建筑装饰材料的燃烧性能:分为四级:不燃烧材(如砖、石)、难燃烧材(如石膏)、可燃烧材(如木材)、易燃烧材(如纸、布)。,一.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强制性条文 1.防火墙应直接设置在基础上或钢筋混凝土的框架上。轻质防火墙体可不受此限。 2.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当必须开设时,应设置固定的或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其它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当必须穿过时,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将墙与管道之间的空隙紧密填实;当管道为难燃及可燃材质时,应在防火墙两侧的管道上采取防火措施

16、。 防火墙内不应设置排气道。,3.建筑内的隔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顶板底面基层。住宅分户墙和单元之间的墙应砌至屋面板底部,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h。 4.建筑幕墙的防火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窗槛墙、窗间墙的填充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当外墙面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 的不燃烧体时,其墙内填充材料可采用难燃材料; (2) 无窗间墙和窗槛墙的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高度不低于0.8m的不燃烧实体裙墙; (3) 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5.防烟、排烟、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中的管道,在穿越隔墙、楼板及防火分区处的缝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6.电梯井应独立设置,井内严禁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缆、电线等。电梯井的井壁除开设电梯门洞和通气孔洞外,不应开设其它洞口。电梯门不应采用栅栏门。 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