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执行力的提升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702192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干部执行力的提升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干部执行力的提升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干部执行力的提升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干部执行力的提升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干部执行力的提升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干部执行力的提升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部执行力的提升剖析(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干部执行力的提升,前言,执行力,是贯彻实施和实际操作的能力,是把目标和决策变成现实的本领。执行力的重要性,古今中外皆有记述。“言必信,行必果”,反映的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执行”思想。致加西亚的信的主人公美国士兵罗文,在不知道具体送信地点的情况下,只身进入险象环生的古巴丛林,忠于职守、不畏艰险,最终完成了总统交代的“把信送给加西亚将军”的任务,成为西方关于执行力的经典故事。,前言,对个人而言,执行力是办事能力;对团队和企业而言,执行力是核心竞争力;对执政党和国家而言,执行力是执政能力和国家组织动员力。一个地方的发展,仅有意图、决策、战略不行,更重要的是执行、是落到实处。三分决策、七分执行。执行有

2、力、执行到位,就会事半功倍;执行不力、执行不到位,就会一事无成。 可以说,哪里的干部执行力强,哪里的发展就快、竞争力就强。,一.执行力问题的提出,(一)实践视野里的执行力问题 为什么在同样的机遇和政策环境下,有的行动得快、执行得好、成效显著,有的却反应慢、落实差、收效甚微? 为什么在同样的任务和困难面前,有的勇于担当、敢于攻克、业绩不凡,有的却缩手缩脚、迟迟不动甚至推而不动? 为什么一些建设项目,有的精心组织、如期完工、质量俱佳,有的则虎头蛇尾,开头轰轰烈烈,过后冷冷清清,变成了“胡子”工程?,(一)实践视野里的执行力问题,从这些疑问中,不难发现一些干部在执行力方面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3、 : 有的决而不行,对上级部署的工作置若罔闻,阳奉阴违,表面上说好,实际上不办。把开会当落实,把发文当完成,搞“关门办公”,当“甩手掌柜”。 有的推而不动,满足于上传下达,只说不干,不去落实。对待工作拈轻怕重,怕苦怕累,以种种借口敷衍塞责。本来马上能办的事,非要“看一看”、“等一等”、“拖一拖”。 有的忙而无效,工作中缺少办法、没有章法,胸中无数、昏头昏脑,忙来忙去不得要领,辛辛苦苦搞形式,热热闹闹走过场。 有的错而不改,不讲方法,不计成本,不汲取教训,不改进措施,致使一些问题反复出现,一些错误屡屡发生,乃至酿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一)实践视野里的执行力问题,这就说明,现实中一些矛盾和问题的暴

4、露,不只是体制机制问题,也不是法律体系不健全问题,更不是民众的觉悟不高的问题,而是执行力出了问题。,一.执行力问题的提出,(二)国家视野里的执行力问题 2006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这是“执行力”概念第一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政府执行力建设正式被纳入国家治理范畴。 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一次表明了中央要提高政府执行力的坚强决心。,二.执行力的内涵及其重要性,(一)执行力的内涵 什么是执行力呢?执行力就是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就是

5、部门和个人理解、贯彻、落实、执行决策的能力。从字面上理解,执行力就是执行某项决策的效果和力度。通俗的讲,就是干部对于上级的决策或制度是否认真履行,履行的力度有多大,效果如何,即做的怎么样。,二.执行力的内涵及其重要性,(一)执行力的内涵 “执行力”一词,源于美国人保罗托马斯和大卫伯恩于2003年合著的执行力一书。此书通过对世界上许多著名公司、企业兴衰成败的分析,提出了“执行力”这样的概念。概念的核心思想是指把战略、决策、规划与部署付诸实施的能力,并不断演变为一种理念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渗透并不断赋予其新的内容和内涵。,二.执行力的内涵及其重要性,(一)执行力的内涵 执行力其实就是“做

6、”的能力,即选用合适的人用科学的方法去做正确的事,把事情做好。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的执行力,另一个是组织的执行力。个人执行力是个人执行并完成任务的素质和能力,抓落实的作风和精神,是职业技能。不同的人要完成不同的任务,需要不同的具体能力。组织的执行力不是每个人执行力的简单相加,而是整体与部分之和的关系。具体到基层政府,执行力就是拥有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科学决策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处理危机的能力、公共服务的能力以及廉洁自律的能力。,二.执行力的内涵及其重要性,(二)执行力的重要性 执行工作做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领导的决策和意志能否正确有效的得到落实,成为衡量

7、各项管理工作优劣成败的重要标准。执行力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是长期战略一步步落到实处的能力,是一个组织目标成功的必要条件和关键要素。没有执行,一切皆为零。邓小平曾说“世界上的事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言简意赅,给我们这样一个警示,决策、思路、制度再好,没有强有力执行,一切都是纸上谈兵,最后失掉机会。,二.执行力的内涵及其重要性,(二)执行力的重要性 汪中求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的前言中写道:“中国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地执行”。 可见,战略与执行就好比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给予实践方向性指导,而实践可以

8、用来检验和修正理论。,二.执行力的内涵及其重要性,(二)执行力的重要性 执行力是衡量执行的标准。执行是把政策、战略转化为既定目标的一个具体过程,是“一门将战略与实际、人员与流程相结合、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学问”。它是决策的延续,也是决策本身的要求。决策以后不去执行或执行不力,就失去了决策的价值和意义。到位的执行,可以在执行的过程中巩固、优化战略,确保组织的事业获得成功。反之,执行的效果不好,不仅达不到目标,反而会引起人们对决策正确性的怀疑。,二.执行力的内涵及其重要性,(二)执行力的重要性 对政府来说,执行是政府工作的最主要内容之一,以前由于缺乏衡量执行的标准,执行往往被认为是细枝末节,不受重视。

9、战略和计划出台后,没有列出如何实现政策和战略的具体工作步骤,以便对计划的执行进行有效地跟踪;更没有根据计划实现的程度制定赏罚标准,使执行工作流于形式。 执行力克服以往对执行无法量化的缺点,对执行做出周密细致的工作安排,对实施工作的每一步都进行跟踪评估,以便发现问题,并及时的解决问题,确保执行的准确、到位。执行力是衡量执行工作的标准,对于确保政策和战略的贯彻落实具有重要的意义。,三、干部必须增强的执行能力,(一)要增强决策能力 绝大多数干部有着双重身份,既是一名执行者又是一名领导者,起着上策下行,下情上传的重要作用。其特殊位置对执行力的发挥举足轻重,既要善于领悟上级的决策,又要善于实施本级决策,

10、善于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善于根据宏观经济形势与社会发展状况,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条件与实际状况,运用创造性思维做出科学可行的决策。在决策过程中,要尊重客观规律,避免主观盲目性,一切决策都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群众的检验和历史的检验,真正实现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三、干部必须增强的执行能力,(二)要增强组织能力 组织是为保证决策和计划的实施,建立权力体系和协作结构,分配权、责、利的过程。作为地方领导干部,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不可能也不必要事事亲为,关键是要有效地进行组织实施,善于统率和调动各方力量,本着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原则,把广大干部积极性广泛调动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以最短的时间与最小

11、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成效,实现既定的目标。组织实施中,要学会授权,牢记成就下级,就是成就自己。通过授权使之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和时间思考重要问题,也为下级成长创造机会,使下级的头脑都动起来、能量都拼出来,以形成众人拾柴、政令畅通局面。,三、干部必须增强的执行能力,(三)要增强协调能力 协调是解决和消除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以及系统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目标、利益、行为等方面的矛盾、冲突与分歧的过程。领导干部要善于做沟通和协调工作,开展广泛而健康的社会交往,艺术地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种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人力资源。最好的协调关系就是实现共赢,通过协调沟通,消除误解、化解矛盾、清除障碍,把事情

12、办得更好、更快,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受惠。,三、干部必须增强的执行能力,(四)要增强解决难题的创新力 船的力量在帆桨,人的力量在创新。创新,是增强干部执行力的重要途径。要勇于创新,以一股子敢闯、敢试、敢冒的精神,突破体制弊病和传统惯性。要鼓励创新,宽容失误,敢于冲破墨守成规的藩篱,在大胆创新中不断增强我们的执行力、提升我们的工作水平。只要我们努力把中央决策部署与贵州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贯彻落实,把科学谋划与苦干巧干结合起来富有成效地推进,把干部身先士卒、甘于奉献的精神与广大群众蕴藏的无穷智慧和创造活力结合起来克难攻坚,就能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干部必须增强的执行能力,(五)要增强危

13、机处理能力 在突发事件或危机面前,干部能否“扶国家于危难,救大众于水火”,关键取决于一些必备的能力要求。 准确判断的能力。这是一种能够在复杂的环境和形势中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准确决策的能力。它包括宏观战略眼光、总揽全局的意识;不仅具有必须的知识基础,而且能够利用和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熟练使用分析工具等,一旦出现突发事件或危机,能够迅速做出正确决策,趋利避害。,三、干部必须增强的执行能力,(五)要增强危机处理能力 迅速反应能力。能否在危机发生第一时间,做出迅速的反应,采取相应的应对行动,决定着危机和灾害将给社会造成损失程度。因此,对于具有相关职责的公务员来说,能否在其权限范围内,迅速把

14、信息传送给上级部门和相关部门并将可利用的资源投入到救助和减灾中是对其应变能力的检验,而这种能力的基础则是平时的实践的积累和训练有素。,三、干部必须增强的执行能力,(五)要增强危机处理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协调有力是能够有效组织可支配的资源,有序地应对和重建;应对危机的有序性和有效性不仅取决于危机管理的机制,同样取决于公务员在完善危机管理体制机制的条件下,对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这是影响到迅速反应的能力、减轻危机造成的损坏程度和灾后恢复和重建的效率。因此,培养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的精神是危机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三、干部必须增强的执行能力,(五)要增强危机处理能力 依法应对能力。危

15、机状态下群体危机心态不仅会支持匆匆立法,而且行政自由裁量权也会因为保证“第一时间处置权”而扩大。比如,在“非典”期间对“疑似”人员的强制隔离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反映出执法范围和权限的是否适当的问题。 因此,公务员必须牢牢地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使整个危机管理工作都处于法律的框架的前提下,防止个人和机构对法律的践踏。,四、提升干部执行力的路径,(一)干部执行力的提升需要一个外部机制来规制 1要用良好的用人机制引导干部增强执行力。“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导向就是风向标,打造一支执行力强的干部队伍,必先营造一种好的用人风气。坚持重用提拔人品正、有办法、干实事、能攻坚的干部,工作才

16、会渐入士气高涨、人人争先之佳境;反之,如果“溜须拍马之辈”获得任用,“孺子牛”受到冷落,局面则可能陷入萎靡不振、逡巡不前的泥潭。,四、提升干部执行力的路径,(一)干部执行力的提升需要一个外部机制来规制 2要用严格的奖罚机制激励干部增强执行力。古人云:“国家大事,唯赏与罚。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咸惧。”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的标准来评价干部执行力,把那些只有唱功、没有做功,没有“金刚钻”还霸着“瓷器活”的庸官刷下来,把那些“见到困难就躲”、“碰到麻烦就绕”、“遇到阻力就退”的懒官请下台,把那些“不会干事只会来事”的劣官剔出去,切实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四、提升干部执行力的路径,(一)干部执行力的提升需要一个外部机制来规制 3要用严格的问责机制督促干部增强执行力。“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干不行,干不好也不行,要让那些执行得好的人理直气壮,让那些执行不好,甚至不执行的人脸上无光。大力褒奖干事者、有功者,严厉问责懒惰者、混事者,使整个奖优、治庸、罚劣过程显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