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信息学与pcr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7702068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4.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信息学与pcr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生物信息学与pcr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生物信息学与pcr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生物信息学与pcr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生物信息学与pcr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信息学与pcr》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信息学与pcr(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聚合酶链反应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评价: * PCR是现今生物生命学科最关注、最爱用、 最欢迎的新技术。 * 被誉为: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具有划时代 的、生命学科中革命性的新技术。 * PCR使生命学科发生变革,给生物医学的发 展注入无限活力。 * 公认PCR最具发展前景,最有生命力的一项 新技术。 * 最短时间获诺贝尔奖(86-93年)。 * 多么高的评价都不过分。,一、问题提出 背景: 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的兴起, 反向生物学的诞生 (核酸、遗传物质,基因型表型)。 共同障碍: 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获足够量、纯净的、 特异的目的DNA片

2、段/基因供使用,可检测。,1基础理论研究的需要 DNA重组、基因克隆、HGP测序,探针制备 2实际应用的需要 基因工程(基因表达)、基因诊断、基因治 疗,基因预防等给人类带来希望。,体内DNA的复制体系,DNA聚合酶(I II III),拓扑异构酶 解旋酶类 SSB,引物 dNTP Mg2+,Mullis的PCR构思,二、PCR的基本概念,概念 由一对引物介导,在体外对特定DNA片段进行 快速、酶促、扩增技术。 以拟扩增的DNA分子为模板,以一对分别与模板5末端和3末端互补的寡核苷酸片段为引物,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按照半保留复制的机制沿着模板链延伸直至完成新的DNA合成,重复这一过程,即可

3、使目的DNA片段得到扩增。,PCR反应循环,前提:人工合成一对特定引物作向导, 始动DNA合成。 酶促:体外试管内进行酶促生化合成 (非化学合成)。 靶子:特导扩增目的靶序列(目的)。 高效:极微量模板、百万倍扩增 快速:短时高速完成实验。,内 涵:,三、PCR工作原理 PCR的基本原理 变性、复性、半保留复制 PCR过程:3步曲 + 1循环 高温变性 9097 降温退火 4555 适温延伸 72左右 反复循环,分四个阶段讲述其原理: (一)高温模板变性 制备好含有扩增靶序列/目的基因的样品DNA (模板DNA)。然后在高温下(90 - 95)使双 键模板DNA变性,解链,获得单链模板DNA,

4、为DNA 合成作好准备。 (二)降温引物退火 合成一对特导性引物,在25 - 55温度下, 引物与模板配对结合。,引物的作用有三:定位、定向、定大小,1定位: 一对引物分别位不同模板 DNA链上的靶序列的两端, 两条引物各自结合在不同 的信息、非信息链上。 引物是通过严格碱基互补发挥识别、 结合和特异定位。,2定向: DNA链有方向性从5端到3端,引物 结合也有方向性。 引物和模板DNA 3端结合, 以引物为起点的新合成链,5端锁定。 遵循DNA合成5端到3端的方向性, 引物只能3端延伸, 两条引物3端均指向靶序列。,在高温模板变性反应体系中,加入过量(浓度大,引物数量多)的一对引物,在较低温

5、下(25 - 50)大量的引物分别与各自相对应的单链模板DNA互补补严格大碱基配对,由于引物量大,长度小,其退火、结合的速度远高于模板单链DNA之间的结合。,3定大小 引物决定两条引物之间的靶序列长度,一对引物一旦设计合成,其扩产物长短不再变化。,(三)适温引物延伸(适温新链合成) 加入选定的DNA聚合酶,在其适宜温度(Taq 酶为65 - 72)进行DNA酶促合成反应,反应体系中的4dNTP(底物A、C、G、T四种核酸),在引物3端,在模板序列指导下,开始合成,即引物自53端延伸,合成一条与模板互补 之新链。,反应体系中DNA产量增加一倍,(原模板+新合成DNA,半保留复制),若以此产物DN

6、A总量为模板重新合成反应,新反应体系中模板量实际将增加一倍。,(四)循环指数扩增 重复前三个步骤, 由于每次循环后产物可作为下一次反应模板,DNA总量和模板量均较上一次循环增加一倍, 反复多次累积呈指数增加,如一分子DNA成单链后两个模板,一次循环后变为2分子DNA,变性后有4个单链模板,30次循环的 230呈百万倍增加。,PCR原理,模版,目的扩增片段,5,5,3,3,PCR原理,高温模板变性,目的扩增片段,3,3,5,5,PCR原理,2.降温引物退火,上游引物: 下游引物:,5,3,3,5,PCR原理,3.适温引物延伸,PCR原理,4.循环指数扩增,)高温模板变性,PCR原理,2)降温引物

7、退火,PCR原理,3)适温引物延伸,PCR原理,4)循环指数扩增,(1)高温模板变性,PCR原理,(2)降温引物退火,PCR原理,(4)循环指数扩增,(3)适温引物延伸,DNA以指数形式扩增(2n),其中长片段以线性形式扩增 (2n+2),最终主产物片段长度在两个引物之间。,预变性(92-95C,2-5m),变性(92-95C,30s),复性 (40-60C,30s),延伸 (72C,30-60s),总延伸 (72C,7m),(25-35)次,PCR的一般过程:,经过30次的循环, 扩增的DNA片段可达100万倍以上。,PCR 循环 第一步 加热变性,靶序列,靶序列,Primer 1,Prim

8、er 2,Biotin,Biotin,5,3,5,5,3,5,3,3,PCR 循环- 第二步 引物与靶序列退火,靶序列,靶序列,Primer 1,Primer 2,Biotin,Biotin,5,3,5,5,3,5,3,3,Taq DNA Polymerase,PCR 循环 - 第三步 - 引物延伸,靶序列,靶序列,Biotin,Biotin,第1个 PCR 循环完成后 得到两个拷贝的靶序列,No. of No. Amplicon Cycles Copies of Target 1 2 2 4 3 8 4 16 5 32 6 64 20 1,048,576 30 1,073,741,824,1

9、 cycle = 2 Amplicon,2 cycle = 4 Amplicon,3 cycle = 8 Amplicon,4 cycle = 16 Amplicon,5 cycle = 32 Amplicon,6 cycle = 64 Amplicon,7 cycle = 128 Amplicon,30次循环后靶序列扩增的数量,PCR每次循环扩增一览表 (n0) 循环 起始模板 5端锁定长链 短链靶序列 总拷贝数 0 2 0 0 2 1 2 2 0 4 2 2 4 2 8 3 2 6 8 16 4 2 8 22 32 20 2 40 105 220+1 n 2 2n 2n+1-2n-2 2n

10、+1 (恒定不变) (线性增加)(近似指数增加) (指数增加),从表中可知, 20次PCR循环后,反应产物DNA链拷贝数220 起始模板可略去不计,5端长链数40个,只占总数40/2203.510-5.比例相当小。 当扩增30次后,其占比例更小,产物中 99.99%均为目的靶序列短链。 可能合成少量小于靶序列的短小片段。由于进入下一循环后,引物结合不止,不可能大量扩增。,(二)PCR操作流程,5、PCR反应参数的设定(选择与优化),PCR反应体系,Mg2+,Mn2+,dCTP,dGTP,dUTP,dATP,Taq DNA 多 聚 酶,Pfu DNA 多 聚 酶,引 物,和 或 和,* 切记莫忘

11、 模板变性要充分, 最好加酶前使模板充分变性 变性成单链 * PCR 反应六要素 引物 酶 dNTP 模板 Mg2+ 缓冲液,(四)结果检测(显示),一般采用琼脂矿凝胶电泳-澳化乙锭处理紫外灯下观察法、荧光显示(PCR-EB法) 注意设立严格对照: DNA分子量标准, 阳性对照, 阴性、空白对照,更精确的方法: PCR-blot(转印后与已知探针、杂交) PCR-LP(产物标记后作探针、杂交) PCR-HPLC(分析吸收峰) 套式PCR(另设计一对内引物、扩增更小片段),标记引物,观察,PCR产物,五、PCR两个最关键因素引物、酶,(一)引物 引物是PCR特异性反应的关键,PCR 产物的特异性

12、取决于引物与模板DNA互补的程度。 理论上,只要知道任何一段模板DNA序列, 就能按其设计互补的寡核苷酸链做引物,利用PCR就可将模板DNA在体外大量扩增。,引物(primer)也称为寡核苷酸引物,常规的PCR反应需要两种引物,分别成为5端引物和3端引物,或称为上游/正向引物和下游/反向引物。 通常DNA及mRNA序列的写法为53,所以5端引物与目的序列的5末端序列相同,而3端引物与目的序列的3末端序列反向互补。,引物,它们作为DNA扩增的起始部分,能限定待扩增DNA序列的长度。 为了保证扩增的特异性和有效性,引物与模板相匹配部分应至少有1518 bp。,* 如何设计PCR引物要素之一,(A)

13、引物来源: (1) 购买成套检测试剂盒,简单省力、 易出错、成本高 (2) 自己合成 1)查文献、查序列库(计算机) 直接查引物序列合成; 查靶序列自己设计 2)依PCR目的,选定靶序列上的两侧翼序列如 作检测,靶序列应保守、特异(种、属、 型特异),3)必须有两条不同引物,扩增两条不同链,序列分析资料只能提供一个DNA链顺序。假定是信息链的资料。,5 P2 3 3 P1 5,信息链5 3, 已知该条信息链序列/靶序列资料: 5-TATAACATG AAG ACG AGC CAC/ CAG CGG/ CAC CGA CTC CAT TAACGTACG -3,必须据此序列置设两个引物: 扩增信息

14、链的引物 扩增其互补链的引物 ( 知道DNA一条链序列,可依硷基互补配对原则写出另一互补链序列 ),(4)谁的引物合成谁的链,但必须以对方链为模板,产物中的两条新链,一条是信息链,另一条为与互补的非信息链。 (5)信息链引物的设计: 按信息链顺序,在5分端选定部位,按碱基排列顺序照抄10 - 20个碱基,即信息链引物。合成新的信息链。 信息链引物: P1 5ATGAAGACGAGCCAC(5 3)见图,(6)非信息链引物的设计 在信息链的 3端,选10 - 20碱基,写出其互补碱基,即为非信息链引物,将来以互补链为模板合成出新的非信息链,考虑到方向性。(5 3) 非信息链引物: P2 5TTAATGGAGTCGGTG3 即按5 3写出,(表面上与信息链顺序反向),3 5P2 5TATAACATGAAGACGAGCCAC/CACCGACTCCAGTTAA3 3ATATTGTACTTCTGCTCGGTG/GTGGCTGAGGTAATT5 P1 5 3 P1 5ATGAAG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