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2016_2017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0171028394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701991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延安市2016_2017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0171028394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陕西省延安市2016_2017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0171028394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陕西省延安市2016_2017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0171028394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陕西省延安市2016_2017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0171028394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陕西省延安市2016_2017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0171028394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延安市2016_2017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017102839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延安市2016_2017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017102839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延安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说明:卷面考查分(3分)由教学处单独组织考评,计入总分。考试时间 50分钟 满分100分第I卷(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你知道中国通过考试选官的制度是从何时开始的吗( )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2小明想要了解唐朝建立者的情况,上网点击的关键词应是( )A李世民 B李渊 C杨坚D杨广3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不仅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请说出这条运河的中

2、心是( )A长安 B涿郡 C余杭 D洛阳4隋朝统一全国是在()A581年 B605年 C589年 D611年5.唐朝时,“六部”是由哪个机构领导的?( )A.尚书省 B.门下省 C.中书省 D.内史省6.在百花齐放的唐代文学中,最为光彩夺目的成就是( )A.散文 B.传奇 C.词赋 D.诗歌7.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她冲破世俗的牢笼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的女皇帝;她始创武举、亲自殿试终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之伟业。百年之后,她用无字碑,让是非功过留给后人评说。她就是( )A慈禧太后 B陈硕真 C吕后 D武则天8.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

3、、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呢?( )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 B食客盈门的酒楼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舍 D好汉比武的擂台9一位生活在唐朝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购买精美的唐三彩 B经常听人们吟诵李白的诗C乘装有指南针的外国商船去南洋 D到都城长安旅游10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的人是( )A.鉴真 B.玄奘 C.孙思邈 D.李春11宋代的文官政治提高了官僚集团的整体文化素质。宋代官员的主要来源是( )A随军调动B分解相权C科举入仕D设置通判12两宋在外贸港口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船舶司 市舶司 C转运司 邸店13如果给右图鉴真塑像作文字注解,应该选择(

4、 )A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B.历经苦难,求得真经C.西游天竺,求取佛经 D.主动请缨,和亲塞外14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15宋代民间传统节日很多,其中最受百姓重视的三大节日是( )元旦 寒食 冬至 元宵节 中秋节A. B. C. D.16“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是大家所熟知的历史典故。这些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个人物有关(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赵匡胤17南宋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这最能

5、说明南方( )A.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B.地理位置重 C.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D.交通十分发达181127年金军攻陷东京,北宋灭亡,史称( ) A.“澶渊之盟” B.“土木之变” C.“靖康之变” D.“白登之围”19.宋代下列阶层中,受到社会普遍尊重的是( )A.皇帝 B.官僚 C.地主 D.士人20鸡肋编记载:“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燃薪者。”引文中的“石炭”指的是( )A.石油 B.煤 C.生铁 D.青铜21南宋时期,成为全国第一大港口的是( )A广州 B杭州 C泉州 D福州22“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当时全国最重要的粮仓是( )A.苏州、湖北 B.苏州、湖南 C.江苏、两湖 D

6、.太湖流域2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的回族最早形成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24一首青藏高原引起无数人对西藏的向往,你知道这片神奇的土地什么时候成为我国行政区的吗?( )A.元朝 B.明朝 C.唐朝 D.汉朝25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而采取的措施是( )A将调兵权与统兵权分离 B分解相权C在地方设转运使 D在地方设通判26下列图1、图2、图3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行政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图3反映的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D元朝27百家姓是我国流

7、传最广、影响至深的一种启蒙读本,据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一个朝代国君的姓,理应为首,请问是哪个朝代?()A明代 B元代C唐代 D宋代28安史之乱导致唐朝中央集权大大削弱,唐朝政府被迫增设许多节度使,形成了( )A黄巢起义B五代十国 C藩镇割据D拥兵自重29唐朝灭亡后出现了对峙以及频繁改朝换代的混乱、动荡局面,这一混乱、动荡局面指的是( )A藩镇割据 B黄巢起义C五代十国D安史之乱30宋朝宰相赵普认为唐末以来频繁改朝换代和地方割据混战的关键在于“方镇太盛,君弱臣强”。因此他主张( )A控制军权 B强化君权C集中财权D加强中央集权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20162017学年

8、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卷)初一历史 命题人:张丽君 审题人:孙洪亮说明:卷面考查分(3分)由教学处单独组织考评,计入总分。考试时间 50分钟 满分100分第卷(共40分)二、材料题(共3小题,31题16分,32题14分,33题10分,共40分)31(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贞观政要材料三: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请回答:(1)上述材料出自哪一位皇帝之口?(1分)这位皇帝在位时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1分)(2)从材料一中说明他认识到了什么问题?(2分)(3)材料二

9、反映了这位皇帝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有效的统治措施?(写一项即可)(2分)?(4)材料三中的被皇帝称为“人镜”的是谁?(2分)(5)请你对这位皇帝进行简要评价(6分)32.(14分)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之一,它不仅“合同为一家”,还“迎进来,走出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依据材料一说出图片是哪两位历史人物及对应的历史事件?(6分)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2)材料二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2分)材料三: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的开放与广泛的交流使

10、唐朝文明更加辉煌。(3)唐朝的繁盛吸引了周边邻国,尤其是日本。唐代中日之间的交流也是盛况空前的。日本政府经常派使团到唐朝来交流学习。这种交流使团被称作什么?(2分)材料四:唐朝对外交往图(4)图中向西和向东行的路线分别是唐朝两位著名历史人物的对外交往路线,请写出两位人物的事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具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分)33(10分)江南经济的发展史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变化。材料二:两宋时

11、期,主产于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盛产水稻的苏州湖州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南方商业发展的水平,从总体上看也超过了北方。与此同时,南方赋税收入增加,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材料三:从东晋开始,北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再加上更北的游牧民族侵扰,居住在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的汉族人开始迁往江淮一带。从南北朝一直到南宋,北方汉人迁往江淮的脚步就一刻没有停留,共计数百万。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指的“世界最早的纸币”是什么?(2分)它出现在什么朝代?(2分)(2)上述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什么影响深远的变化?(2分)这种变化最终什么时候完成?(2分)(3)从材料三可知,出现

12、以上变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2分)历史期中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5 CBDCA 610 DDCCC 1115 CBADA 1620 DCCDB 2125 CDBAC 2630 DDCCD二、材料题(共三小题,31题16分,32题14分,33题10分,共40分)31.(1)唐太宗(1分);贞观之治(1分)(2)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2分)(3)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或维护封建统治)(2分);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赋税负担、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2分)(4)魏征(2分)(5)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代皇帝,中国封建社会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他在位期间,认识到农民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